国际IT市场风云变化莫测,随着各大厂商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压力以及信息化进程的巨大变化,国产化成为一大发展趋势。
作为一家在桌面云市场备受瞩目的外企,Citrix(思杰)在2023年11月正式宣布全面退出中国市场,停止所有商业化交易,并撤离自己的研发团队。这一决定引发IT界热议。
要知道,早在10多年前,Citrix已开始布局中国市场,凭借其在应用交付和虚拟化上的技术积累,在VDI桌面的可靠性、可维护性、性能表现等方面表现突出,Citrix受到众多国内客户的青睐。那么Citrix退出中国意味市场将重新洗牌,到底谁能顶上?
Citrix退场,挑战与机遇
在讨论洗牌的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弄清原本选择Citrix的客户需求与当前面临的问题。从一开始Citrix的定位是大客户,深耕高价值企业,客户群集中在央国企、大型制造业、外资企业等中大型企业以及金融企业。
因此,此次Citrix退场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国的大企业客户,他们不但面临后续技术支持、系统更新、数据迁移等问题,还需重新评估新的桌面云解决方案进行过渡。例如企业将面临技术支持和服务中断,后续企业可能无法得到最新版本的软件和系统更新,也无法获得新功能和安全补丁,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难以得到保障。还有企业将面临迁移和兼容的问题,企业需要快速找到合适的替代选择,还需进行数据迁移以及系统兼容性的适配工作,存在一些技术挑战。
当然,Citrix的离场对于国内桌面云厂家而言,既是机遇,也充满挑战。这次事件为桌面云领域的国产化方案替代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来看,国内多家知名桌面云方案提供商均有自己的技术解决方案。
然而,对于客户而言,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是,国产化方案是否有能力进行替换?哪家方案能提供平替甚至优于Citrix的产品服务?这些问题的答案将为客户选择新方案提供参考。
国产化方案能否实现替代?
在产品方面,新华三、深信服、锐捷等各家厂商的方案在具体的功能和技术指标上各有所长,但是在安全、管理、运维功能层面,这些方案有诸多贴合国内用户使用场景及习惯的亮点功能。
以H3C Workspace为例,它首先是安全集中,有了应用和数据集中,对应用安全性的管理以及对机密数据保护变得更容易,只需重点保护服务器端安全即可,无需考虑终端安全。
其次是统一管理,对于用户能使用什么应用、访问什么数据,管理员可以集中统一控制;对于用户虚拟桌面所使用的硬件资源,管理员也可在服务器端统一调度、弹性分配,将闲置的硬件资源提供给其他用户,真正做到按需分配硬件资源等。
在运维方面,在虚拟桌面基础架构模式下,终端上由于没有任何数据和应用,只需要简单连接虚拟桌面的功能即可,应用和操作系统统一批量推送和更新,极大的提升运维效率。
这些功能使H3C Workspace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可以帮助组织确保桌面安全,简化终端管理,并提高办公效率。
除此之外,产品能力也需要匹配所要服务的用户场景,因此才更能够体现出国产方案可替代的可行性。
就办公场景而言,这一领域的需求并不复杂,国内桌面云产品基本可以实现平替。但在极弱网使用场景和高精尖场景中,Citrix在核心协议ICA/HDX仍具有一定优势(CR内部测试版本版本已在推行EDT协议),国产厂商都还有很多需要追赶和优化的地方,尤其在协议算法上还需打磨优化。
像新华三这样的厂商,其特有的VDP桌面连接协议历经四次重大的技术迭代,在保证安全传输的前提下,通过8种典型的智能自适应算法来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VDP协议可以在200毫秒的高延时、100kbps的低带宽下做到5%的丢包率,基本能满足的日常办公。这一技术已在远程办公场景中得到了市场检验。
当然,这个领域也存在挑战性场景,比如极弱网情况下的外网接入和GPU高端图形渲染。在国内的一次展会上,我们看到了H3C Workspace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所下的功夫。在高端的图形渲染和云游戏场景中,H3C VDP协议做到了144FPS电竞级别的超高帧率,H3C Workspace工作空间产品与8K云屏联合展示了8K超高清显示技术,8K@60帧的情况下可以高清无损的查看PACS医疗影像。
此外,我们整理了H3C Workspace与Citrix XenDesktop产品组件对比:
总体来看,H3C Workspace基本可以作为Citrix的平替方案。
但是,Citrix协议&虚拟化底座很早之前就实现了解耦,而在应用分层上,Citrix凭借与Microsoft的深度耦合,AppDNA、UPL等融合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在公有云对接上,Citrix更是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与Amazon、Azure、Google等公有云巨头都有深入的方案进行耦合。相比之下,国产厂商的方案在产品层面和场景服务上还有进一步优化提升的空间。
国产化方案的迁移难度大吗?
在新桌面云的选择上,客户不光希望在产品技术以及应用场景的需求适配等方面能比肩Citrix,同时,客户也非常看重是否能在尽量不影响现有业务运行的情况下进行平滑过渡,在这一点上,需要着重考察桌面云方案中的纳管和迁移能力。
在H3C Workspace桌面云方案中,从管理平台侧,可以针对底层的虚拟化平台进行深度纳管,在管理平台上可以实现虚拟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通过管理平台,可以实现虚拟桌面的整体系统和数据的在线迁移,整个过程是图形化和自动化的操作,虚拟机基础的网络信息不会发生改变,并且能尽最大限度的保持桌面虚拟机原貌。
在认证平台方面,H3C Workspace可实现微软AD认证、本地认证、第三方OAuth2.0等多种第三方认证,可以基于客户OA系统做深度的定制开发,满足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
从桌面虚拟机侧,通过UPM2.0、云网盘等功能可实现虚拟桌面数据的温和、高效迁移和转存。从终端客户端侧,Workspace App可以实现新老桌面通过一个客户端进行登录,这降低了对前端客户的使用影响,为后续完全迁移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操作界面。
在迁移期间,可能会出现新旧两套系统的共存情况,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两套系统的运维工作,确保业务的平稳过渡,也是国产厂商需着重考虑的问题。
当然,除了纳管和迁移能力,H3C Workspace产品还有异构迁移等诸多极具特色的功能点。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为了吸引Citrix客户选择自家方案,国产厂商肯定会尽己所能给出无缝迁移方案。
中国桌面云市场开新局
Citrix退出中国市场之后,对于曾经的用户来说,替代Citrix方案刻不容缓,这意味着,中国桌面云市场将进一步实现国产化,这也是国内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
一方面,国内桌面云企业可以借此机会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中国桌面云市场崛起,不是单个厂商的独角戏,这离不开多方的合作共赢,从而确保国产化服务能够持续并满足更多客户需求。
可以预见的是,在国产厂商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桌面云市场格局会被重塑,这将进一步推动国产厂商在技术和产品服务方面的升级,也将为国产桌面云方案在全球化市场分一杯羹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