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40年前的极致前瞻性演讲:如今看,句句预言都成现实!

在 1983 年的阿斯彭国际设计会议上,年仅 27 岁的史蒂夫·乔布斯登台发表了一场充满远见的演讲。这场并不广为人知的演讲,至今依然令人回味。

彼时,第一代 Macintosh 尚未发布,个人计算机刚刚起步,但乔布斯已经在思考:计算机将如何塑造未来社会?技术与人文之间该如何融合?普通人与知识的关系将如何改变?

演讲中,他预测图形界面将成为主流,教育将被重构,人与机器的关系将更为亲密与自然。他的很多预判,在今天已成为现实。

在这场演讲中,乔布斯用极富穿透力的语言,探讨了计算机程序的本质。他问听众:“你们知道什么是计算机程序吗?”随后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程序是一种“没有实体形式的抽象概念”,更像是人类思想的表达,而非物质的工具。

乔布斯将计算机编程与电视节目进行了对比。电视是一种“体验的捕捉”,它记录和重现曾经发生过的情绪与场景,比如重看 1963 年肯尼迪葬礼的录像,人们依旧会落泪,因为那段经历被完好封存。但计算机编程则不同,它不是记录体验,而是捕捉体验背后的“原理”。这些原理构成了可以衍生出无数种体验的基础——就像电子游戏中,无论每一局怎么玩,重力和角动量的规则始终成立。

他还特别提到了一个名叫《汉谟拉比》的经典文字游戏。在这个游戏中,玩家扮演古苏美尔国王,需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种植、土地交易等决策。乔布斯指出,尽管这只是一个粗糙的游戏,但它让七岁的孩子学会了与宏观经济模型进行互动。他认为,这种基于“原理”的互动式学习,远比我们成长过程中那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更有意义。

乔布斯还谈到了教育媒介的变革。他称赞书籍是“无中介的信息传递工具”,可以让人直接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话;但书籍的局限在于“你无法向亚里士多德提问”。他描绘了一个未来的愿景:或许几十年后,我们可以拥有一台记录思想、精神和世界观的机器——“当下一个亚里士多德出现时,他可以随身携带这台机器,记录一生的所思所想;在他离世后,我们仍能向这台机器提问。”

这不仅是一次关于技术的演讲,更是一场关于人、知识、未来与想象力的深度思考。

推荐阅读:

一人连肝7年!独立游戏最惨「翻车现场」:3.7万张手绘+500首配乐,结果连个差评都等不到……

“我年入3000万美元、绩点4.0,却被15所名校集体拒绝!”这位18岁创业少年到底做了什么?

投资5000万美元的AI项目,竟是菲律宾“人肉API”?35岁CEO被曝欺诈,或面临最高40年监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CSDN资讯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