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认知功能的评估可以较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认知状态、认知特征,对认知障碍和痴呆的诊断、亚型判断和病因分析有重要作用作用。常笑医学整理了5个常用的认知功能评估量表,包括简易智力精神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评定(CDR)、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知情者问卷(IQCODE)、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这些量表在常笑医学网均支持在线评估、下载和创建项目使用。
(完整量表请点击量表名称查看)
简易智力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是最具影响的认知缺损筛选工具之一,被选入诊断用检查提纲(DIS),用于美国ECA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WHO推荐的复合国际诊断用检查(CID1),亦将之囊括在内。
MMSE总分范围为0~30。原作者以24分作为分界:1~24分为有认知功能缺损。国内李氏提出以17分为分界值。我们对5055例社区老人的检测的结果证明,MMSE总分和教育程度密切相关,提出按教育程度的分界值:文盲组(未受教育)17分,小学组(教育年限≤6年)20分,中学或以上组(教育年限>6年)24分。其结果较满意。
(完整量表请点击量表名称查看)
本量表由患者的经治医师评定。经治医师通过对患者及其照料者的访谈,从患者的记忆、定向、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社会功能、家庭及业余活动功能和个人生活功能等6个方面分别作出评估。在完成以上6个方面评定后,经治医师作出临床痴呆程度总评。
分级仍为0,0.5,1,2和3。一般总评并无困难,即多数方面在哪一级,即为总评的级别;如果若干项目评定有较大差别,则由临床医师综合判断。评定时,只考虑智能减退导致的功能变化,不考虑其他因素如躯体疾病、抑郁或人格改变所致者。
(完整量表请点击量表名称查看)
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知情者问卷(IQCODE),是澳大利亚学者Jorm修订的用于评定老年人认知功能水平的问卷。IQCODE检测是比较患者10年来的认知功能下降的幅度,而不是评估当前的认知状态。因此,IQCODE适用于初步筛查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并可对认知功能下降程度进行随访,可应用于临床和流行病研究。
IQCODE量表的最终得分为16项得分的平均分,如患者IQCODE得分≥3.3分则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筛查,分值越高提示认知功能受损越严重。均分=有效项目数总分/有效项目数(没法比较和不知道不计入总分)。IQCODE被用于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筛查,其敏感性为89.8%,特异性为78.9%。
(点击量表名称即可在线使用)
BSSD易于实施,只需5~10分钟,便可完成检查。BSSD只有一项统计量,即总分,得分范围0~30。分界值为文盲组≤16,小学组(教育年限≤6年)≤19,中学或以上组(教育年限>6年)≤22,低于分界值可能为痴呆。
(完整量表请点击量表名称查看)
长谷川痴呆量表由日本学者长谷川和夫于1974年制定,其后又经过修订,修订后又称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长谷川简易智能修订量表(HDS-R)。我国学者根据国情作了修订,国内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介绍使用该量表。
以上就是常笑医学整理的5个临床常用的认知功能评估量表,供临床医生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