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语言模型商业化的赛道上,DeepSeek 和 ChatGPT 都展现出了独特的潜力。这两款模型由于技术特点、市场定位和发展策略的不同,在商业化发展前景上各有千秋。
市场定位与应用场景
ChatGPT 定位为通用性的大语言模型,旨在为全球用户提供广泛的服务。它与必应搜索引擎和 Edge 浏览器整合,在信息检索与智能问答方面有广泛应用。在国际市场上,ChatGPT 被大量应用于代码生成、创意写作、客户服务等领域。其强大的通用性使其能够满足不同行业、不同用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从个人用户到大型企业,都能在 ChatGPT 中找到适用的场景,这为其商业化奠定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DeepSeek 则更侧重于特定领域和中文市场。在量化金融、半导体产业链分析、生物医药前沿等领域,DeepSeek 通过建立专项知识图谱,提供更精准、专业的服务,在这些垂直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中文处理上,它更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对于中国市场以及对中文内容有需求的用户来说,吸引力十足。这使得 DeepSeek 在特定行业和区域市场中,能够通过提供定制化、专业化的解决方案,获取商业机会。
收入模式与增长潜力
ChatGPT 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付费订阅和 API 接口服务。据人工智能调研机构 FutureSearch 发布的报告,ChatGPT 每月的付费用户约为 988 万名,年度经常性收入达到 34 亿美元,其中 84% 的收入来自 ChatGPT 付费用户(ChatGPT Plus、ChatGPT Enterprise 和 ChatGPT Team 订阅),而面向开发者端的 API 接口收入占比仅为 15% 左右 。ChatGPT Plus 订阅贡献了总收入的 55%,约 19 亿美元,全球共有 770 万 ChatGPT 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