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提出目标检测新方法:基于IoU-aware的定位改进,简单又有效

作者 | 周强

来源 | 我爱计算机视觉(ID:aicvml)

【导语】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发表了一篇新论文《IoU-aware Single-stage Object Detector for Accurate Localization》,在此论文中作者提出了一种非常简单的目标检测定位改进方法,通过预测目标候选包围框与真实目标标注的IoU(交并比),并基于此与分类分数的乘积作为检测置信度,用于NMS(非极大抑制)和COCO AP计算,显著提高了目标检测的定位精度。

作者均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并称代码将开源,不过目前还未公布地址。

论文地址:

https://arxiv.org/pdf/1912.05992.pdf

在目标检测问题中,模型需要输出目标分类分数和与其对应的目标定位的包围框,在以往的模型中,经常使用分类分数作为目标定位准不准的置信度,并基于此对大量候选目标包围框NMS,现在越来越多的工作发现,分类分数高并不能保证定位精度高。

作者认为IoU是直接反应定位准不准的直接指标,可以在目标检测模型的分类和定位任务的基础上添加IoU预测的任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定位置信度。

  • 作者是在著明的一阶段目标检测算法RetinaNet基础上做的改进,如下图:

在包围框回归分支添加一个并行的预测IoU的任务。

  • 相关的损失函数数学描述:

作者将分类分数和预测得到的IoU相乘,这个指标既反应了是不是这个目标,又反应了该位置和真实目标的可能的交并比,认为它是更加精确的检测置信度:

公式中参数 α 用于控制两者的贡献大小。

  • 实验结果

作者在COCO test-dev上与其他State-of-the-art算法的结果比较:

可见,相比于基线RetinaNet,取得了显著的AP提升,提升在1.0%∼1.6%之间。

在PASCAL VOC数据集上与RetinaNet的比较结果:

同样取得了显著的AP提升,AP 提升在1.1%∼2.2%之间。

这篇文章尽管思路比较简单,但改进还是明显的,希望对其他目标检测算法也有效,期待有更多实验结果出来。

         

(*本文为AI科技大本营转载文章,转载联系作者)

精彩公开课

推荐阅读

  •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AI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