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娜姐 @迪娜学姐 ,一个SCI医学期刊编辑,探索用AI工具提效论文写作和发表。
很多同学问大修Major revision究竟该怎么改?生怕改的不好,二审就变Reject,直接被拒。
也有同学觉得自己很冤,明明我在回复信中正面回答了reviewer的所有问题,为什么他们还是不满意?
今天娜姐分享的这篇文章,来自发了200多篇SCI论文的华裔教授周耀旗老师,带你从应付审稿人、修补文章漏洞的视角脱离出来,站在一个更高的全局视角:主动迎合读者期望,预先回答专家可能质疑。对于同学们该如何准备论文,一次性搞定审稿人启发很大。
写这篇文章时,周教授任印第安纳大学教授,现已回国,任深圳湾实验室资深研究员,副院长。周老师在Genome Biology, Ann. Review Biophys., PNAS, Nucleic Acids Research,Cell Metabolism,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等国际一流杂志发表论文200多篇,根据Google Scholar统计,总引用1万3千多次,H-index 61。
对于如何应对审稿人,他的经验是:
文章在发表前必须经过审稿人的评审。他们一般是相关领域的专家甚至是你的竞争者。他们会尽力寻找你文章中的毛病。有时,由于不同的观点和竞争的需要,审稿人或许会试图阻止你的文章发表。因此,文章必须写得理由充足。在被别人挑剔之前,自己必须首先鸡蛋里挑骨头,预先回答审稿人的可能质疑。
那么,该如何才能满足审稿人?
1).只提出“一”个中心命题。论文里的观点太多,不但不好写,问题也容易多,读者也不易记住你要说什么。
2).在这个中心命题的基础上,用一个迷人(但绝不夸张)的标题来吸引审稿人的兴趣。无偿审稿使审稿人只审批感兴趣的论文。如果你不能引起审稿人的兴趣,那最好不要发表那篇文章。编辑们有时候会很郁闷,因为找不到有兴趣的审稿人。
3).合理解释每一个参数,合理说明每一个步骤。审稿人没时间考虑细节。程序和参数的合理化显示出你知道你在做什么,而不是凑数据。没理由要找理由,有理由要强调。
4).问问你自己是否提供了足够重复你工作的所有细节。审稿人(或读者)越容易再现你的工作,他就越可能接受你的文章。当然,审稿人并不会真正去重做你的工作,但你必须通过你的描述使他相信可以重做。
5).必须有说服力!尽量做彻底而不是半成品的工作!用多方面测试来证明你的中心命题。要使文章像律师证明无罪官司,预先回答一切可能提出的疑问。
6).引用所有重要的研究工作,特别是经典力作。写作的时候要再做全面文献检索。
他把自己多年来的论文写作和搞定审稿人的经验总结为10点:
1.认真对待写作。尽你最大努力花时间写作。它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一环。文章没写好,没人看,没人用,等于没发表。
2.除非这个研究是全面彻底的,而且你试了所有可以支持你结论的方法,否则不要去发表。
3.重新思考,并合理解释为什么做这项工作,做了什么,什么是最重要的发现?为什么用这个方法?为什么用这些参数?什么是以前做过的(更新文献搜索)?不同在什么地方?
4.要从批判的角度来看你的工作,想一想别人会怎样来挑毛病。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弱点,进一步发展。我的许多论文是在反复讨论中大幅度修改,许多计算经常要重做。只有理顺和理解结果,文章才会更有意义。
5.要能回答所有合理的质疑。如果你自己有疑问,一定要搞清楚,否则别人又怎会相信。不要轻易相信得到的革命性发现。
6.以高标准严要求写论文,不与烂文章比,争取建立自己的品牌。不要隐藏任何事实,不作假,不要低估其他科学家的智慧。让你的研究可重复。把所有的材料和数据上网。
7.从头(标题)到尾(结论或讨论)要从旧信息过渡到新信息。永远不要在句子的开头引入新信息。切忌在术语被定义之前使用它们。
8.照抄别人文章里的句子是不道德的。这暴露出作者不愿思考,只走捷径,不是一个真正科学家的料。同时抄来的句子常常会打断文章中原有信息的流通,不利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一定需要用别人的原句,就必须用上引号,并引用该文献。
9.在段首要有阐明整段主题的句子,在段尾要有连到下段的过渡句。从标题到结论都要连贯。句句相扣,段段相连,让一篇论文是一个整体而不是杂乱无章地把句子堆积在一起。这样才能使读者享受阅读你的文章。
10.写,重写,再重写。没有人能第一次就写好。不花时间,不下功夫,写不好。我的文章一般要修改十次以上。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写科学论文的时候必须遵照一定的框架结构。
关于写作顺序,周教授建议从方法和结果开始写,“因为你对方法和结果最熟悉,此外只有更好地理解方法和结果,才能确定中心命题。而标题,引言和讨论的写作都需要中心命题。我们应该从最熟悉的事情开始,就像读者从他们最熟悉的地方开始理解一样。”
周老师也不是一开始就写的很好。他在文中也介绍了自己一路升级打怪的历程:
我的第一篇英语科技论文写作是把在科大的学士毕业论文翻译成英文。当我从纽约州立大学博士毕业时,发表了20多篇英语论文。但是,我对怎样写高质量科技论文的理解仍旧处于初级阶段,仅知道尽量减少语法错误。这是因为大多数时间我都欣然接受我的博士指导老师Dr. George Stell和Dr. Harold Friedman的修改,而不知道为什么要那样改,也没有主动去问。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我去北卡州立大学做博士后。我的博士后指导老师Dr.Carol Hall建议我到邻近的杜克大学去参加一个为期两天的写作短训班。这堂由Gopen教授主办的短训班真使我茅塞顿开。第一次,我知道了读者在阅读中有他们的期望,要想写好科技论文,最有效的方法是要迎合他们的期望。这堂写作课帮我成功地完成了我的第一个博士后基金申请,有机会进入哈佛大学Dr. Martin Karplus组。在哈佛大学的五年期间,在Karplus教授的指导下,我认识到一篇好的论文需要从深度广度进行里里外外自我审查。目前,我自己当了教授,有了自己的科研组,也常常审稿。我觉得有必要让我的博士生和博士后学好写作。我不认为我自己是写作专家。我的论文也常常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退稿。但是我认为和大家共享我对写作的理解和我写作的经验教训,也许大家会少走一些我走过的弯路。
娜姐观点:读完这篇文章,我发现周老师是把写论文回归到本质-科学研究和探索,并不仅仅是在按照框架完成一篇论文写作,而是把一个科学问题研究清楚和彻底。“关于这个主题,我的发现是什么,我的思考是什么,还有哪些待解决的问题”,在写作之前通通想明白了,便能预判审稿人的预判。如此,你才能和审稿人达成一次畅快无阻的交流。
文中还有一些对于论文各部分写作的详细建议,如果需要全文,可以点击左下角“阅读全文”免费获取全文下载链接,或者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周老师”获取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