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从短信交流中的署名谈起 2014.04.09

一:现象

    经常接到学生来电、短信、邮件,进而和学子间有个性化的交流。然而也经常遇到一些困惑,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短信1:老师,作业是否可以推迟几天交呢?
                  短信2:老师,打扰你了,有几条回边就有多几个环,这句话对不对。谢谢老师。
                  短信3:丁老师,请问您办公室在哪呢?或者在哪里上课?上学期找您借了两本ERP的书还没还您呢~
                  短信4:老师,你好。由于我现在不在湛江,所以今天无法参加提高班,抱歉。(王晓飞)
                  ……
    交流确实能够增进了解,进而理解。然而,我们可以让交流的成果更有效一些。下面是自己回复短信3发出的信息:
                 短信5:周四上午在科技楼602。-丁又专
    现在看这条回复,信息还是不确切,如果能够改为“周四上午8点到12点在科技楼602,提前电话联系。-丁又专”,或许会更清楚,更容易行动一些。

二:感悟

    最近在读《 人是如何学习的》,其中讲到了专家与新手对待同一个问题的差异,如看到同样一个象棋残局,同样的时间,专家能够绝大部分信息,并在思考下一步可以怎样走棋;而新手能够记住的信息很有限。因为各自的背景与经验不一样,每个人的理解就会产生差异。
    怎样让交流更顺畅,更有效?其实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去发现、总结与反思,就可以逐步提高这方面的技能;而且当我们有所思、有所悟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够学会分享,那么这样的行为就会成为自身的习惯。
    回到我们的短信交流,大家可以看到短信1、2、3、4,收信方能够理解的信息越来越多。由于收信人不一定保存了发信人的手机号码(坦白说,一般我只保留学习委员与频繁交流的学生号码;QQ中,则如果可能,更新为学生的姓名与班级,甚至加上备注信息,帮助理解),所以从短信1,我很难明白这是谁?哪个班的学生?应该延迟什么作业?   对于短信2,我能够猜测出是《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班级上的学生,因为上节课讲到了有向图与有向无环图的相互关系;  对于短信3,我大概能够明白可能是信管大二的学生,但不能记起把书借给哪个学生了;  对于短信4,这个非常明显,是提高班的王晓飞同学请假,他是哪个班级?面貌?等信息都理解出现在脑海中。
    以上就是不同的短信,收信人能够理解信息的差异。而发信方,一般肯定知道收信人是谁,故没有这样的体会。那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呢?

三:更有效的交流建议

    以下这些建议,都是自己或者亲身经历发现有效,或者是通过阅读等感觉有帮助的内容。
(1)含有发信人信息。
    不管是发短信,还是发邮件,发QQ留言,我们都应该尽可能使交流更准确而有效。我使用的是诺基亚老人手机,能够设置“签名”,故每一条我发出的短信,最后都会有“-丁又专”。记得自己的导师潘德炉院士,潘老师的短信最后一般都有“-潘”或者“-pan”,而自己也是向老师学习最后逐步养成的习惯。
    而邮件也是如此,我的三个邮箱(工作邮箱、学生交流邮箱、QQ邮箱),都有如下类似的签名信息,并且每封信的末尾,习惯性的会写上“祝好  丁又专”等字样,如下所示。
(2)含有收信人称呼。
    在一般交流中,我们可以含有简单的称呼,如“丁老师”;如果是邮件等较为正式的交流,可以是“丁老师,您好。”特别是大家工作以后,更要做到这一点(收信人特别提醒的除外,如我爱人的导师,就不希望大家这样写“尊敬的张老师”,而是希望大家直接写“张老师”)。
(3)邮件主题明确。
    经常收到“无主题”的邮件,如果收信人每天要受到20-100封邮件的话,可能你的邮件就永远无人回复,甚至没有人看过。邮件主题,就如同我们的姓名一样,一定要言简意赅,大家可以多斟酌一下。原则:5-15个字之间,是对我们信件的高度概括。
(4)邮件中有个人介绍。
    如果是给较不熟悉的人写邮件,开始时一定要稍微有一小段个人介绍,这样“一回生、二回熟”,通过在交流中,每次都能够增加熟悉度。
(5)重要邮件要仔细检查。
    如果是非常重要的邮件,一定要仔细检查一下,甚至是写好后先发给自己,然后自己在“收件箱”查看这封邮件,是否清晰明了,特别是“附件”一定要下载下来,看是否能够正确的打开阅读。对于附件是word格式,一般建议发送doc格式的word,ppt格式的PowerPoint,xls格式的Excel,为什么呢?为了减少兼容性带来的麻烦。如word,则最好能够同时附上pdf版本。我们的每一个步骤,虽然增加了一点点自己的时间,都会给对方带来很大的方便,进而达成交流的迅捷度、有效度。
    这里自己有一个亲身体会:在教同学们使用Java编程环境时,需要安装JDK和Eclipse,所以就把这两个软件的安装包发给了同学,但后来很多同学都说不能使用,很纳闷。原因:我使用的是32位的win7,大部分大一学生使用的是64位的win8,所以需要下载不一样的安装软件,才能够正确使用。
(6)适当使用邮件的“已读回执”与“紧急”选项。
    为了能够了解对方是否已经阅读了你写的重要邮件,可以 适当使用邮件的“已读回执”与“紧急”选项。需要说明:只有重要信件才使用这一点,平时邮件不需要。
    上面对邮件的使用方式,其实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如我们写文章、做作业、参加班级活动、和父母交流等。在实践中,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感受与领悟,所谓“一叶知秋”。
    关于邮件,大家还可以参考以前写的一篇文章( 发邮件的基本素养——与大学生的多次交流总结),有很多具体的使用示例。

四:个人、社会、责任随想

    个人品性、修养的提高,离不开我们个人的日积月累的努力。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年代,更应该在个人修养方面不断进步。阅读能够打开一扇心灵的窗口,而反思、实践能够让浅薄的想法逐步成为习惯。分享能够让我们大家一起进步。俗话说: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贵族不是指我们有非常多的金钱,更多的体现在个人的品质、修养与担当。最近看了《 往事并不如烟》(章诒和,2004)、《 粱潄溟、王實味、儲安平》(戴晴,1989)、《 活着的理由》(钱理群)、以及梁漱溟、张东荪、潘光旦等相关书籍与文章,在大师远去的年代,其实也有一些有着理想与追求的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坚持,如钱理群教授( 钱理群“告别教育”)、 贺利坚老师 、 米新江老师、 李晓明教授……
    也许,我们周围有很多同学与老师都在发问“学习这个有什么用? ”,“ 找工作还是靠关系”的时候,我们在大学中还是有一个坚守,用鲁迅的话就是 “活着”三个层次 的理由:为自己活着,为爱我者活着,为敌人活着。为了自己的信念与志趣,我们要努力而有质量的活着;为了我们的父母兄弟的付出,我们应该努力与坚持;为了能够亲眼看到光明的中国,我们要努力的提高自己、锻炼身体,为光明的中国而作出个体应有的价值。最近和朋友交流中,当谈到工作时,朋友的回复堪称经典“混口饭吃”。确实,我们大部分人,包括自己,也都在这个层次上,大家工作以后的感受会更深,会越来越发觉,“生活的意义”这些东西太遥远,而每天的工作,就是为了能够让家人能够生存,为了孩子的奶粉、安全的猪肉、70年产权/30年使用寿命的房子而奔波。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生活真的没有意义。
    在大学四年,用钱理群教授的话来说,是大家唯一“只有权利,没有义务”的四年,你来上课也罢,考试突击甚至抄袭也罢,是否有提高也罢,都是你的自由;而大学之后,我们的权利会越来越少,义务会越来越多。怎样让我们的世界越来越美好?如果自己放弃了,就没有任何理由对这个社会进行抱怨;只有我们自己,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并且还在前行的路上不断坚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与能力,才能够为我们的下一代,甚至让我们自己这一代,能够看到并体验一个“光明而自由的世界”。
    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并能够用一己微薄之力促使其前行,正如刚才抬头看到了一只淡绿色的蝴蝶从窗外飞过,幸哉。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