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产品经理都应该懂点技术。当技术人员认为你提出的需求不能实现而怼你的时候,你可以从技术的角度将他正面击倒。而且熟悉一定的技术后,产品经理提出的需求将会更加合理,技术人员实现起来更容易。达到产品和技术和谐共处的美好社会。此篇文章是该系列的第一篇。
产品经理每天需要跟技术人员打交道。有时候我们想知道,我提出的需求技术人员究竟能不能实现?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技术人员是怎么工作的,他们不同的分工又分别做了什么工作。我们假定团队中只有两类技术人员:前端和后端。虽然测试和运维也同样重要。为了简化思考,我们暂时不考虑他们的工作内容,而只看前后端的工作。
在Web开发中,前端去做界面模板,后端负责数据。这样可以把后端的数据放到前端的模板里。此称为前后端分离。
在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中,前端和后端可以同时进行工作。具体的方式是通过前后端在事先约定好的文档规范。前端人员依据文档写页面模板,后端人员根据文档写API接口。前端可以调用后端的API接口为界面模板填充数据。
如果是纯技术人员,我们大概到这里就介绍完毕了。不过,考虑到这篇文章是为非技术人员写的,所以我有必要更透彻的展开一下。
通过刚才介绍我们发现前后端的依赖关系只在API上。如果API的概念不容易理解,我们可以看看API的定义。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是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目的是提供应用程序与开发人员基于某软件或硬件得以访问一组例程的能力,而又无需访问源码,或理解内部工作机制的细节。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如果觉得难以理解我们可以划下关键词,函数、提供访问程序的能力、无需理解内部工作。API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个URL地址。具体来说是前端页面向API发送了一个请求的数据A,后端接收到A,根据业务的需求将A变成处理后的数据B,并把B返回给前端页面上。这个过程中前端不知道也不必知道API内部是如何工作的,前端只需要根据发送的数据获取到需要的数据。后端的工作就是接收前端发来的数据,处理后返回给前端使用。
我们以登陆返回用户数据的一个操作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上述图片是一个前端页面。当我们输入完用户名和密码,就意味着前端的数据已经获取完了。我们点击登陆的按钮后,其实就将数据发送给了后端的API,此处我们假设API地址是 api.com/login 。一般使用JSON这种数据格式,如下图(其实省略了很多数据,以下数据仅供参考)
{
"email":"gaoyakang@outlook.com",
"password":123456789
}
后端拿到上述数据后开始判断并返回
- 该条数据格式对不对?
- 账号密码对不对?
- 如果都对则返回用户信息,如果不对返回错误信息。
假设我们在数据库中有以下的数据:
password | RealName | NickName | birth | age | |
---|---|---|---|---|---|
gaoyakang@outlook.com | 123456789 | mark | Rever4433 | 1995-04 | 22 |
验证成功后,我们开始返回用户信息,根据我们数据库中的数据,我们将要返回RealName、NickName、birth、age等信息给到前端去填充数据。
还是用上述JSON数据格式表示:
{
"RealName":"mark",
"NickName":"Rever4433",
"birth":"1995-04",
"age":"22"
}
前端拿到该数据后把数据渲染到界面上:
这样一条数据从前端发送到后台接收处理,处理完后发送到前端,前端向用户展示这一过程就完成了。
一些说明
为了尽可能简化理解一些难于理解的数据我没有写出来,不过对于非技术人员应该已经足够理解了。另外,实际开发中有的公司可能没有采用接口化的方式,而是前端做界面模板,做完后让后端去填充数据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前后端结合的实现方式上有区别,但思想上是差不多的。
看完本文,你可能对前后端具体做的事情有了一些理解。也许你还会想知道,前后端开发人员是怎样一起进行工作的呢?前端和后端工作有先后顺序吗?这些疑问我们将会放在下一篇。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将描述前后端人员是通过文档来开展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