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内核中的网络核心与可编程扩展:从 TCP 协议栈到 eBPF/XDP

引言

在 Linux 内核的网络子系统中,传统的 TCP/IP 协议栈负责处理基础的网络通信,而 eBPF(Extended Berkeley Packet Filter)和 XDP(eXpress Data Path)等技术则是近年来引入的可编程扩展。本文将从普通 TCP 通信的实现出发,探讨内核核心功能与可编程扩展的关系,并解析为何这些扩展并非 TCP 通信的必需品,而是为特定场景提供的高性能或灵活性增强。


一、传统 TCP 通信的核心实现

Linux 内核的 TCP/IP 协议栈是一套高度优化的自包含实现,其核心逻辑完全独立于 eBPF 或 XDP。以下是其关键流程:

  1. 连接管理

    • 通过三次握手(SYN/SYN-ACK/ACK)建立连接,由 net/ipv4/tcp.c 中的状态机实现。

    • 通过四次挥手(FIN/ACK)终止连接,依赖内核的定时器和队列管理。

  2. 数据传输

    • 数据通过 send()/recv()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109702008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