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实用gdb结合coredump定位崩溃进程

42 篇文章 1 订阅
19 篇文章 1 订阅

参考文章:linux环境下如何产生core文件

https://www.cnblogs.com/jing1617/p/8486407.html

Windows环境崩溃问题可根据vs调试工具查看,Linux同样可以查看调用堆栈的信息,只是

需要更改Linux设置,使程序崩溃时候产生core文件。然后gdb调试即可。

1、产生core文件方法

产生coredump的条件,首先需要确认当前会话的ulimit –c,若为0,则不会产生对应的coredump,需要进行修改和设置。

ulimit  -c unlimited  (可以产生coredump且不受大小限制),这种设置仅对当前生效,如果想永久生效

那么需要在

/etc/profile中加入以下一行,这将允许生成coredump文件

ulimit-c unlimited

在Linux系统如何修改profile文件后立即生效呢?

    方法1:
        让/etc/profile文件修改后立即生效 ,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 .  /etc/profile
        注意: . 和 /etc/profile 有空格
    方法2:
        让/etc/profile文件修改后立即生效 ,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 source /etc/profile
 
    附:Linux中source命令的用法
        source命令:
        source命令也称为“点命令”,也就是一个点符号(.)。source命令通常用于重新执行刚修改的初始化文件,使之立即生效,而不必注销并重新登录。
        用法: 
        source filename 或 . filename

2、更改core dump生成路径

 a. /proc/sys/kernel/core_uses_pid可以控制core文件的文件名中 是否添加pid作为扩展。

文件内容为1,表示添加pid作为扩展名,生成的core文件格式为core.xxxx; 为0则表示生成的core文件同一命名为core。

可通过以下命令修改此文件: echo "1" > /proc/sys/kernel/core_uses_pid

b. 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可以控制core文件保存位置和文件名格式。

因为core dump默认会生成在程序的工作目录,但是有些程序存在切换目录的情况,导致core dump生成的路径没有规律,所以最好是自己建立一个文件夹,存放生成的core文件。

我建立一个 /data/coredump 文件夹,在根目录data里的coredump文件夹。

调用如下命令:

echo /data/coredump/core.%e.%p> /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

将更改core文件生成路径,自动放在这个/data/coredump文件夹里。

%e表示程序名, %p表示进程id

以下是参数列表:

%p - 添加pid
%u - 添加当前uid
%g - 添加当前gid
%s - 添加导致产生core的信号
%t - 添加core文件生成时的unix时间
%h - 添加主机名
%e - 添加命令名

3、测试生成core文件以及调试

该程序在core_test1()内部scanf的时候回崩溃,i前面应该加上&

编译的时候带上-g选项,这样才能用gdb调试core

运行后结果显示段错误

 进入/data/coredump文件夹可以查看生成的core

用gdb调试该core,命令为 gdb core.ctest.6408 ,显示如下

 program terminated with signal 11 告诉我们信号中断了我们的程序

敲命令: bt 可以打印堆栈信息

 这个一堆问号很多人遇到过,有人说是没加载符号表,有人说是标准glibc版本不一致,

可以通过如下命令调试:

gdb 可执行程序exe

进入gdb环境后

core-file  core的名字

敲命令bt可以查看准确信息。

示例:

gdb ./ctest

进入gdb环境后,敲core-file /data/coredump/core.ctest.6408

bt命令,这是gdb查看back trace的命令

可以看到最近的栈中存储的是调用了IO操作,之前一步是scanf,再往前能看到是

ctest.cpp中第九行 core_test1()函数出错。

到此为止,就是core文件配置生成和调试方法

  • 1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Android的coredump是指系统或应用程序由于某些错误而崩溃时,生成的一种二进制文件,包含了崩溃时的内存状态和寄存器信息等调试信息。这个文件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定位和解决崩溃问题。 在Android中,生成coredump的方式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通过adb命令行工具获取。具体步骤如下: 1. 连接Android设备到电脑,并打开调试模式。 2. 在电脑上打开命令行工具,输入以下命令: ``` adb shell ``` 3. 进入设备的shell环境后,输入以下命令: ``` su ``` 4. 获取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的PID号,例如: ``` ps | grep com.example.app ``` 5. 使用gdbserver启动应用程序,并将coredump写入指定文件中,例如: ``` gdbserver :5039 --attach <PID> --core <filename> ``` 其中,`:5039`是gdbserver监听的端口号,`<PID>`是应用程序的进程ID,`<filename>`是coredump文件的保存路径和文件名。 6. 在另一个终端窗口中,打开gdb调试工具,连接到gdbserver,并加载coredump文件,例如: ``` arm-linux-androideabi-gdb <path-to-binary> -ex "target remote :5039" -ex "core-file <filename>" ``` 其中,`<path-to-binary>`是应用程序的可执行文件路径,`<filename>`是coredump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 7. 在gdb调试界面中,可以使用各种命令分析coredump文件的信息,例如查看寄存器状态、打印堆栈信息等。 需要注意的是,获取coredump文件需要root权限,而且对于系统级的crash,可能需要特殊的配置和调试工具才能捕获到完整的信息。此外,coredump文件可能会包含敏感信息,需要注意保密。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