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入门:Kaggle NLP比赛总结

一、背景介绍

很早就想入坑 kaggle NLP 类比赛,记得最初是跟着教程跑入门赛 Bag of Words Meets Bags of Popcorn,被一步步的文本预处理搞得心累,再加上 kaggle 上 NLP 类比赛也不多,所以一直没有正儿八经打一场。后来 BERT 横空出世,文本预处理已不再重要,NLP 类比赛变得像传统挖掘类比赛一样简单,现成的开源框架加上 kaggle 平台上免费的 GPU 资源,似乎已经没什么障碍了。

这次的比赛是年前放出的 Google QUEST Q&A Labeling,正好赶上过年放假,差不多有两周左右的时间可以全力投入。不过对于新手而言,还是有点晚,错过了组队的时机,只能一个人撸,吭呲吭呲累够呛,最终也只拿了个银牌。

因为是第一次打 NLP 类比赛,经验更多的是来自平台的 winner solutions。这些方法在多个比赛中被广泛应用,不一定在所有场景下都有效,但绝对值得一试。另外,本文总结的内容比较浅,更适合像我这样的新手,高手的话随意看看就好,当然也很乐意接受各位的指点。

2018年 BERT 问世,迅速统治了 kaggle NLP类比赛。鉴于 BERT 及其后继者在 NLP 多个任务上简单且有效,这里的总结也就局限在如何使用 BERT 类模型打比赛。

二、BERT使用框架

BERT 类模型的使用方法是预训练 + finetune,为方便理解,放一张简图:

绿色的数据部分,主要包括对数据进行采样,转换成 BERT 输入的格式。NLP 类比赛中的数据大致可分为文本数据和非文本数据,文本数据为主,一般以句子、段落或篇章的形式存在;非文本数据是指数值变量或分类变量,这类变量的处理方法与传统挖掘类比赛一样,因为不是重点,不需要太复杂的处理或转换,并且一般只是作为补充信息被整合到 BERT 模型中,我们不妨称它们为 meta 特征。

粉色的是模型部分,我把它拆成了两块 Encoder 和 Classifier,在实际使用中其实是放在同一个神经网络里的。拆开表示主要是因为 Encoder 部分就是我们所谓的预训练语言模型,不论是网络结构还是权重都是现成的,我们直接拿来用,基本不需要做改动;而 Classifier 部分是随着任务的不同而改变的,它一般是一层或多层全连接网络(FCNN)。大致的流程是文本特征(也可以有 meta 特征)经过 Encoder 层会被编码成向量表示(Vector Representation),再通过 Classifier 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

meta 特征既可以以 special tokens 的方式和文本特征一起进入 Encoder 进行编码;也可以不过 Encoder 而在 Classifier 部分进行 Embedding,然后与文本的 Vector Representation 进行融合后作为 Classifier 的输入。

清楚这个流程后,我们就对图中不同部分用到的方法进行总结。

2.1 Encoder

都是基于 transformer 结构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包括了 Bert 及其后继者 Bert-WWM、Roberta、XLNet、Albert 等,统称为 BERT 家族。它们不仅在结构上很相似,而且在使用方法上更是高度一致,可以在 huggingface/transformers 全家桶中直接调用。

这里只是从使用角度简单介绍一下 BERT 家族里几个常用的模型,想进一步了解原理的小伙伴可以在网上搜索,有很多详细的解读,也可以直接看原始论文。考虑到 Bert 是基础,很有代表性,对它有一定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这里推荐一个博客。

Bert

Bert 是一种基于 Transformer Encoder来构建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它是通过 Masked Lanauge Model(MLM) 和 Next Sentence Prediction(NSP) 两个任务在大规模语料上训练得到的。

开源的 Bert 模型分为 base 和 large,它们的差异在模型大小上。大模型有更大的参数量,性能也有会几个百分点的提升,当然需要消耗更多的算力,BERT 家族其他模型也类似。

Bert-WWM

模型结构与 Bert 完全一样,只是在 MLM 训练任务上做了一个小的改进。Bert 在做 MLM 采用的是 token 级别的 mask,而 Bert-WWM 则采用了词级别的mask,更加合理一些。

Roberta

Bert 的优化版,模型结构与 Bert 完全一样,只是在数据量和训练方法上做了改进。简单说就是更大的数据量,更好的训练方式,训练得更久一些。

  • 相比原生 Bert 的16G训练数据,RoBerta 训练数据量达到了161G;

  • 去除了 NSP 任务,研究表明 NSP 任务太过简单,不仅不能提升反倒有损模型性能;

  • MLM 换成 Dynamic Masking LM;

  • 更大的 Batch size 以及其他超参数的调优;

XLNet

XLNet 对 Bert 做了较大的改动,二者在模型结构和训练方式上都有不小的差异。

  • Bert 的 MLM 在预训练时有 MASK 标签,但在使用时却没有,导致训练和使用时出现不一致;并且 MLM 不属于 Autoregressive LM,不能做生成类任务。XLNet 采用 PML(Permutation Language Model) 避免了 MASK 标签的使用,且属于 Autoregressive LM,可以做生成任务。

  • Bert 使用的 Transformer 结构对文本的长度有限制,为更好地处理长文本,XLNet 采用升级版的 Transformer-XL。

Albert

Albert 的目的是想对 Bert 瘦身,希望用更简单的模型,更少的数据,得到更好的结果。它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减少模型的参数量:

  • 对 Vocabulary Embedding 进行矩阵分解,将原来的矩阵V x E分解成两个矩阵V x HH x EH << E)。

  • 跨层参数共享,每层的 attention map 有相似的pattern,可以考虑共享。

效果是 70% 参数量的削减,模型性能损失 < 3%,但有很多文章指出 Albert 的计算量并没有减少太多,并且如果达到超过 Bert 性能,需要使用更大的模型以及相应的算力。

这些模型的性能在不同的数据集上有差异,需要试了才知道哪个表现更好,但总体而言 XLNet 和 Roberta 会比 Bert 效果略好,large 会比 base 略好,更多情况下,它们会被一起使用,最后做 ensemble。

2.2 数据转换

我们拿到 raw features 之后一般要进行一些处理和转换才能喂到模型中,这对于挖掘类比赛是重中之重,也就是所谓的特征工程。在 NLP 比赛中,raw features 主要甚至全部是文本特征,重点变成了如何对文本建模,这也是 NLP 与其他类比赛的最大区别。幸运的是 BERT 的出现极大地简化了文本的预处理,我们只需要将文本转换成一种适合 BERT 的格式就可以了。

Bert 的输入格式如下:

tokens     : [CLS] Sentence 1 [SEP] Sentence 2 [SEP]
input_ids  :  101     3322     102     9987     102
segment_ids:   0        0       0        1       1

文本特征

单句或者句子对(或叫上下句)经过 Word Piece Tokenize 后变成 tokens,然后通过一个词表(vocab)被映射成 input_ids。上下句信息会被编码成 segment_ids,连同 input_ids 一起进入 Bert,经过多层 transformer 被转换成 Vector Representation,文本信息也就被编码到向量中了。

需要注意的是 tokens 总长度的限制(Seq Length):一方面是硬性限制,即不能超过 512;另一方面是资源限制,GPU 显存消耗会随着 Seq Length 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下面表格是 Google 给出的在单个 Titan X GPU(12G RAM) 上 Bert 的资源消耗情况。

真实的数据集中,每条数据的文本长度是不相同的,一般呈现长尾分布,需要简单的分析然后确定一个 Seq Length。以 Google QUEST Q&A Labeling 比赛为例,文本特征包括 question_title、question_body 和 answer,tokenize 后分布如下:

  • 使用 question_title + question_body + answer 的方式,则有75%左右的样本满足512的长度限制,另外25%需要做truncate处理;

  • 使用 question_title + question_body 和 answer 分开编码的方式,则有92%左右的样本满足512的长度限制,不过这时候需要使用两个 Bert;

常用的截断的策略有三种:

  • pre-truncate

  • post-truncate

  • middle-truncate (head + tail)

有研究对比了三种策略的效果,head + tail 最优,这也符合我们的直觉,一般文章或段落的开头结尾往往会包含重要信息,截掉中间部分信息丢失最少。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建议三种方法都尝试,比较后挑选,或者都保留,后期做融合。另外,也可以根据具体的场景自定义截断策略,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可以通过设定 question_title 不超过 50,question_body 不超过 200,answer 不超过 200 等。

meta 特征

meta 特征更多地是作为一种附加信息被整合到模型中,并且未必能获得效果的提升,所以不是必须的。整合途径有两种,最上面的示意图中也有提到。

在 Bert 输入端,通过添加 special tokens

拿 Google QUEST Q&A Labeling 比赛举例,比如对于每条问答数据,有一个类别信息,类别可以是 culture、science 等,可以设计两个 special tokens [CAT=CULTURE] 和 [CAT=SCIENCE] 加入到文本中:

tokens     : [CLS] [CAT=CULTURE] question [SEP] answer [SEP]
input_ids  :  101       1          3322    102   9987   102
segment_ids:   0        0           0       0      1     1

当然,新增的 special tokens 需要相应地在词表中添加,实现方法也很简单,具体可以查看相关框架的文档。

在 Bert 输出端,直接做 embedding

另一种方式是直接在 Bert 的输出端对 meta 特征进行 embedding,然后与文本特征的 Vector Representation 进行融合。

实现方法也非常简单,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代码示意:

emb = nn.Embedding(10, 32)    # 初始化一个 Embedding 层

meta_vector = emb(cat)    # 将类别编码成 vector

logits = torch.cat([txt_vector, meta_vector], dim=-1)    # 文本向量和类别向量融合

两种方式都可以尝试,我个人的感受是第二种方式影响会更明显一些(不一定是提高,也可能是损伤模型效果)。第一种方式会在 Bert 输入端为新添加的 special tokens 随机始化一个 embedding 向量,然后通过一个很深的 transformer 网络,如果训练数据很少的话,很难训练充分,只相当于添加了一些随机噪声,几乎看不出对影响。

2.3 Vector Representation

文本特征经过 Encoder 编码后变成了啥?以12层的 bert-base 为例,我们得到了 transformer 12层的 hidden states,每一层的维度为 B x L x H (B 表示 batch size,L 表示 Seq Length,H 表示 Hidden dim)。一般认为最后一层的第一个 token (也即 [CLS]) 对应的向量可以作为整个句子(或句子对)的向量表示,也即,包含了从文本中提取的有效信息。但在比赛中可以看到各种花式操作,并且都得到了明显的效果提升,比如:

  • 取最后一层所有 token 对应的向量做融合;

  • 取所有层的第一个 token 对应的向量做融合;

  • 取最后四层的所有 token 对应的向量,加权重(可学习)融合;

kaggle 上有个帖子反对直接无脑使用 [CLS] 作为句子的向量表示,给出了一些尝试或改进的方向,值得一看:Let's Complicate Things [Bert]。

这里直接贴出一些 winner solutions 里用到的结构,大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适当借鉴,也可以自定义一些适合自身任务的结构。

2.4 Classifier

一般为一层或多层的全连接网络,最终把特征的向量表示映射到 label (target) 维度上。这部分比较灵活,可以做很多尝试,比如使用不同的激活函数、Batch Normalization、dropout、使用不同的损失函数甚至根据比赛 metric 自定义损失函数等。这里列出一些广泛使用的小技巧:

Multi-Sample Dropout

使用连续的dropout,可以加快模型收敛,增加泛化能力,详细见论文,代码实现如下:

dropouts = nn.ModuleList([
    nn.Dropout(0.5) for _ in range(5)
])

for j, dropout in enumerate(dropouts):
    if j == 0:
        logit = self.fc(dropout(h))
    else:
        logit += self.fc(dropout(h))

辅助任务

多任务学习在 NLP 领域也很常见,通过设计一些与目标任务相关的辅助任务,有时也可以获得不错的提升。在 Jigsaw Unintended Bias in Toxicity Classification 比赛中,1st place solution 就采用了辅助任务的方法。

图中 Target 是比赛要预测的目标,is male mentionedis christian mentioned 等是一些辅助目标,通过这些辅助目标提供的监督信号,也可以对模型的训练和最终效果提供帮助。

2.5 采样

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定义,把所有跟采样、数据增强等相关的内容都放在这里。

虽然没有太多深度学习的比赛经验,但通过之前的 Predicting Molecular Properties 比赛,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当一种神经网络框架很强大时(比如 transformer 结构),对网络结构的小的改进(比如在 classifier 中增加几层全连接层、改变一下激活函数、使用dropout等)收益都是非常小的,这时候大的提升点往往是在数据层面。

预训练语言模型

BERT 是在大规模开放语料上做 LM 预训练得到的比较通用的模型。如果比赛数据规模比较大,或者领域比较特殊,或者有途径可以获得同类型的外部数据,那么在这些数据上进一步做 LM 预训练,往往会取得不错的效果提升。huggingface/transformers 提供了现成的 LM 预训练代码,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

文本扩增

数据扩增相当于获得了更多的训练数据,可以显著提高模型泛化能力,在 CV 领域普遍使用。NLP 中,文本扩增比较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是基于翻译的,叫做 back translation。原理非常简单,是将文本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然后再翻译回来,比如:

原始文本

Take care not to believe your own bullshit, see On Bullshit.

EN -> DE -> EN

Be careful not to trust your own nonsense, see On Bullshit.

EN -> FR -> EN

Be careful not to believe your own bullshit, see On Bullshit.

EN -> ES -> EN

Be careful not to believe in your own shit, see Bullshit.

因为 Google 翻译已经做到了很高的准确率,所以 back translation 基本不会出现太大的语义改变,不过需要有办法搞到 Google 翻译的 api,目前似乎没有免费可用的了。

Hard negative sampling

在 NLP 问答任务中,需要从一篇文章中寻找答案,一种常用的建模方法是将文章分割成多个 segment,分别与问题构成句子对,然后做二分类。这时候只有一个正样本,其他都是负样本,如果不对负样本做下采样的话,数据集会非常庞大,并且模型看到的多数都是负例。下采样可以减小数据集规模,从而节省模型训练的时间和资源消耗,这样才有可能尝试更多的模型和策略。那么该使用什么样的下采样策略呢?最简单的可以直接随机下采样,当然有更好的选择,这里推荐使用 hard negative sampling, 它的思想是保留那些对模型而言比较“难”的负样本,这样可以增加难度,迫使模型学到更多有用的特征。

对负样本“难易”程度的衡量多是基于一些启发式规则,比如与正样本比较接近的可能更有迷惑性,因此可以通过定义句子间距离,保留那些与正样本“距离”比较近的负样本。再比如可以先用一个简单、运算量小的模型对训练集做预测,把那些容易预测错的负样本作为“难”的保留下来。

Pseudo-labeling

伪标注是一种半监督方法,在众多比赛中被验证有效而广泛使用,步骤如下:

1. 训练集上训练得到 model1;
2. 使用 model1 在测试集上做预测得到有伪标签的测试集;
3. 使用训练集+带伪标签的测试集训练得最终模型 model2;

伪标签数据可以作为训练数据而被加入到训练集中,是因为神经网络模型有一定的容错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伪标签数据质量可能会很差,在使用过程中要多加小心,比如不要用在 validation set 中。

2.6 Ensemble

打比赛的小伙伴对 Ensemble 应该不会陌生,在经验分享中看到有人只靠从 Public Kernal 中筛选一些得分高的模型,稍做修改后融合在一起就能拿到铜牌,足见 Ensemble 的威力。

在挖掘类比赛中经常见到复杂的 Ensemble 策略,多个模型做 blending,然后再 stacking 好几层,以至于有时候自己都搞不清最终的提交是由哪些模型融合而来的。但在 NLP 比赛中,Ensemble 会简单很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深度模型都很大,最终提交会有资源限制,没法跑太多模型。常用的 Ensemble 策略其实就是多个模型的输出求 average(算数平均、几何平均或秩平均)。

因为深度模型消耗的运算资源大,并且结果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出现了一些适合深度模型的 Ensemble 方法。

SWA

SWA(Stochastic Weight Averaging) 通过对训练过程中多个时间点的模型权重求平均达到集成的效果,基本不增加运算量,详细原理可以参考论文。

pytorch 也提供了支持,参考 Stochastic Weight Averaging in PyTorch

Checkpoint / Seed / Fold average

因为深度模型的随机性,同样的模型结构,使用不同的随机种子、KFold 分割、训练过程中的检查点,都可以做 average 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

三、 结束语

说是总结,其实更像是收集了一堆 tricks,至于有没有效,可能真的要试了才知道。突然想到有位 kaggle 大佬分享比赛经验时写道:

During our search of the solution space ...

打 NLP 比赛确实更像是搜索解空间,不断寻找下一个更优解,直到比赛结束。这样看来,快速撸出一个 baseline,建立可靠的 local validation 系统,然后不断尝试并验证新想法,收获好成绩似乎也有迹可循。希望这篇总结能提供一个狭窄的“解空间”,帮助大家在下一个比赛中搜索到更优解。

最后,祝大家在打怪升级过程中收获知识与快乐,Happly Kaggling!

往期精彩回顾




适合初学者入门人工智能的路线及资料下载机器学习在线手册深度学习在线手册AI基础下载(pdf更新到25集)本站qq群1003271085,加入微信群请回复“加群”获取一折本站知识星球优惠券,请回复“知识星球”喜欢文章,点个在看
  • 5
    点赞
  • 1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