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抽象类与抽象方法概念
抽象类用来描述一种类型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具体如何去完成这些行为由子类通过方法重写来完成,如:
犬科均会吼叫,但属于犬科的狼与狗其吼叫内容不同。所以犬科规定了有吼叫功能,但并不明确吼叫的细节。吼叫的细节应该由狼与狗这样的犬科子类重写吼叫的方法具体实现。
即抽象方法指只有功能声明,没有功能主体实现的方法。
具有抽象方法的类一定为抽象类。
那么犬科就可以定义为抽象类,吼叫方法为抽象方法,没有方法体。
2,抽象类&抽象方法的定义
抽象方法定义的格式:
public abstract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
抽象类定义的格式:
public abstract class 类名 {
}
看如下代码:
//员工
public abstract class Employee{
public abstract void work();//抽象函数。需要abstract修饰,并分号;结束
}
//manager
public class Teacher extends Employee {
public void work() {
System.out.println("正在赋予权限");
}
}
//customer
public class Assistant extends Employee {
public void work() {
System.out.println("正在使用该系统");
}
}
//开发人员
public class Manager extends Employee {
public void work() {
System.out.println("正在维护此系统");
}
}
3,抽象类&抽象方法的使用
抽象类无法直接创建对象,只能被子类继承后,创建子类对象。
子类需要继承抽象父类并完成最终的方法实现细节(即重写方法,完成方法体)。而此时,方法重写不再是加强父类方法功能,而是父类没有具体实现,子类完成了具体实现,我们将这种方法重写也叫做实现方法。
4,抽象类注意事项
- 抽象类的意义
抽象类往往用来表示对问题领域进行分析、设计中得出的抽象概念。其存在的意义在于其设计性、复用性与扩展性。
抽象类方便了具体类的定义。
抽象类仅是对功能和属性的声明,表示这类事物应该具备这些内容。限制程序员不能直接创建该抽象类对象,必须定义其子类才可使用。如我们可以听一只狼的叫声,也可以听一只狗的叫声,但是如果我们听一只犬科的叫声就显然不合适了。 - 抽象类继承细节
只有覆盖了抽象类中所有的抽象方法后,其子类才可以实例化。如果存留未实现的抽象方法则该子类仍为一个抽象类,无法创建对象。
抽象类不一定包含抽象方法。
抽象类可以有非抽象方法。 - 抽象类拥有构造方法
其存在的意义在于对自身进行初始化,供其子类使用。
5,抽象类常见疑惑
- 抽象类一定是个父类,因为抽象类是不断抽取共性需求而来的。
- 抽象类中是可以不定义抽象方法的,此时仅仅是不让该类创建对象,用于某些特殊的设计需要。
- 设计时由具体类抽取出抽象类,而开发阶段应该先定义抽象父类,再根据不同需求由父类定义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