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Io:是码片的能量与接收总频谱密度(信号加噪声)的比值,体现了所接收信号的强度和邻小区干扰水平的比值,Ec就是码片能量chip energy,Io是手机收到的总功率即手机当前所接收到的所有信号(有用信号+干扰信号)强度。
Ec/Io值大,有两种可能性:一、Ec很大,占主导水平;二、Ec不大,但Io很小,即来自其他基站的杂乱干扰性导频信号很少。前者,属强覆盖,也许对自身小区覆盖很好,但是Ec过大,又有可能造成对其他小区的干扰;后者,属弱覆盖,因为Ec小,Io也小,所以Rx也小,又有可能出现掉话的情况。
Ec/Io值小,也有两种可能性:一、Ec小,Rx也小,属弱覆盖;二、Ec小,Rx却不小,即Io总信号强度并不差。后者情况,经常是BSC(B
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指特定频带内的功率包括了干扰,是接收信号的强度指示,它的实现是在反向通道基带接收滤波器之后进行的。
Rx:是手机当前接收到的所有信号的强度,
RSSI与Rx的区别:
两者是同一概念,具体指(前向或者反向)接收机接收到信道带宽上的宽带接收功率。实际上中,前向链路接收机(指手机)接收到的通常用Rx表示,反向链路接收机(指基站侧)通常用反向RSSI表示。前向Rx通常用作覆盖的判断依据(当然还需结合Ec/Io),反向RSSI通常作为判断系统干扰的依据。
RSCP:(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接收信号码功率,是CPICH一个码字功率。如果PCPICH采用发射分集,手机对每个小区的发射天线分别进行接收码功率测量,并加权和为总的接收码功率值。
BLER:Block Error Rate,对传输信道上每个传输块进行测量该指标反映了业务的通信质量,应分别对规划的各种业务进行误块率(BLER)测量,上行BLER在基站侧记录。
TPC:发射功率调整指示,用于指示功率控制情况,表明让手机/NodeB增加/降低其发射功率。
作为传输功率控制;一般情况如果SIR的估计值比SIR目标值大,NodeB把相应的下行DPCCH信道一个时隙的 TPC 置为0;如果SIR的估计值比SIR目标值小,NodeB把相应的下行DPCCH信道一个时隙的 TPC 置为 1;
l 取值范围:0,1
PSC:主扰码,用来在小区搜索过程中解码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从而解调出系统下发的广播消息,得到小区信息。
主扰码有512个,分为64组,每组8个。
取值范围0~511
扰码:从gold序列中截取,长度是38400chips,周期10ms,
对与上行物理信道:长扰码,短扰码 224 个,同一个RNC内不同用户上行扰码不同,所以在上行我们用它来区分不同的用户(UE)
下行物理信道:可产生218-1个扰码,但我们只使用8192个,即 0……8191号扰码
下行扰码:区分不同的小区(cell)
我们将8192个扰码分为512个集(0……511),主扰码有512个,又分为64组,每组8个主扰码
每个集分一个主扰码,15个从扰码
SIR:信干比SIR=(RSCP/ISCP)×SF ,ISCP算法各手机不同,SIR为手机直接测出。
用于内环功率控制,设置Target SIR,与接收到的SIR相比,决定升/降功率。
取值范围-11~20dB
上行内环功率控制是在上行链路中,基站频繁估计接收到的信干比(SIR)值,并把它同目标SIR 值比较。
如果测得的SIR高于目标SIR,(NodeB把相应的下行DPCCH信道一个时隙的 TPC 置为0;)基站就命令移动台(UE)降低功率;
如果测得的SIR 要比目标SIR 值低,(NodeB把相应的下行DPCCH信道一个时隙的 TPC 置为 1;)基站就命令移动台(UE)提高功率。
对每一个移动台,这个“测量-指示-反应”循环的周期为1500次/秒
Ec/No:Ec/No 是码片能量与总干扰能量密度的比值,与信道有关。注意能量密度No有时也被称为Nt。对于导频信道,它是下行导频信道的码片能量与总干扰能量密度的比值。对于业务信道,它是业务信道的码片能量与总干扰能量密度的比值。Ec/No 同样可以不经解扩直接测量,其物理意义相当于大家熟悉的信干比C/I。
Eb/No:Energy per bit to noise power density 每bit能量与噪声功率密度之比(不是噪声功率),这个值正如大家说的是解扩之后的signal-to-noise ratio。这个值直接反映了误码率的大小。比如说,反向链路要求Eb/No大致为7dB 左右,如果处理增益大致为20dB, 则C/I可以低到-13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