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完原理图,或多或少,都会有点错误,有错误不要紧,改改就好了,怕就怕在,找不到错在哪。本文从几个角度来讲讲如何查找原理图中的错误。
验证工程
软件自带有ERC功能,可以对原理图中的一些电气连接特性进行自动检查。执行菜单栏中的“工程”→Validate PCB Project ***.PrjPcb(验证PCB工程,快捷键CC)
常见错误类型有这么几种:
Duplicate Component Designators XX:存在重复的元件位号。位号不能重名。
Net XX has only one pin:网络XX只有一个引脚。这样的网络被称为单端网络,一般情况下网络都是成对出现的,单端网络一般认为是个错误,需要处理。
Floating Net Label XX:存在悬浮的网络标签XX。注意网络标签的电气属性点默认在左下角。
Floating Power Object XX:存在悬浮的电源端口XX。
一般情况下所有的Error(错误)都要处理,部分Waring(警告)可以忽略,但必须跳转到相应的位置,确保这个警告不影响电路板的使用。
BOM表
BOM就是物料清单,元器件的种类非常多,参数也各有不同。设计人员要想准确表达自己需要哪个元器件,必须在BOM表上写清楚器件的信息。要是不知道用啥物料就设计了电路图,买东西的时候肯定两眼抓瞎,参考华强买电阻
检查原理图必须检查BOM。执行菜单命令“报告→Bill of Materials”,快捷键“RI”。
默认情况下导出的文件格式为Excel,不使用模板。导出的文件默认在Project Outputs for test文件夹下,也可以手动修改路径,导出后默认打开。贴片元件焊接练习板参考料单如下。
# 导出PDF原理图
软件自带的检查功能,只能查查原理图有没有规则上的错误,它检查不出来设计上的错误。可以找大神帮你看看原理图的问题。
一般要把原理图以PDF的形式输出给别人阅读,一方面保护自身的设计成果,降低设计被直接篡改的风险;另外一方面,便于没有安装AD软件的人员阅读。Altium Designer自带“智能PDF”的功能。
执行菜单命令“文件→智能PDF”(快捷键FM),点击“Next”。
单张原理图一般选择当前文档,不导出BOM表,其它选项无需修改,点击“Finish”,即可得到PDF格式的原理图。
原理图导入PCB
导入之前,必须创建好工程。原理图不能是“Free Document”类型,工程中必须包含PCB文件。当原理图设计完毕以后,最终目的就是把元器件的封装与引脚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导入PCB中,完成电路板的设计。
执行菜单命令“设计→Update PCB Document XX.PcbDoc”(更新PCB文件,快捷键DU)
点击“验证变更”,对于没有错误的元器件或者网络,“状态”面板下显示检测完成。点击“执行变更”,所有被标记为“完成”的元器件与网络都会导入到PCB文件中。
导入PCB时,常见问题有这么几种:
警告:编译工程时发现错误!说明原理图中有错误,一般来说这些错误在原理图中以棕色的波浪线标记,在原理图检查阶段就应该解决这些错误。
Footpriny Not Found XXX:没有找到XXX封装。如图 根据“受影响对象”,可以判断,把R48的封装由R0805改为R1206的时候出错。这种错误首先检查修改封装是否是误操作,其次检查PCB库中是否有R1206的封装。
Unknown Pin:Pin XXX:未知的引脚,一般是没有找到封装。如图 根据“受影响对象”,可以判断问题出现在R52,需要给它指定封装。
小提示
在绘制PCB的工程中,有时会发现原理图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引脚错误,封装不合适等。有些工程师习惯在PCB上直接修改封装或者网络,这是不好的习惯。因为这些信息不会同步到原理图中,会给阅读原理图带来障碍。任何改动都要在原理图中修改,然后更新到PCB中。在PCB文件,执行“设计→Import Changes From ***.PrjPcb”,与图 效果相同。养成良好的习惯,始终在原理图中修改,然后导入PCB,而不是直接修改PCB,也不是把PCB中的修改导入原理图
细心就是省钱
用错误的原理图,去画PCB,得到的也一定是错误的PCB。而制作PCB,可是要花钱的。我们一直说做硬件的苦逼,不像做软件的,一台电脑就够了。做硬件要买示波器、万用表、电烙铁等等一堆工具,还要打板子。程序写错了,最多没预期结果,电脑不会坏。板子出错了,打板的费用可就打水漂了。特别是样板出来后,再修改原理图,得加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