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笔记法》摘要

How To Take Smart NotesOne Simple Technique to Boost Writing, Learning and Thinking - forStudents, Academics and Nonfiction Book Writers
Sönke Ahrens

卡片笔记的必要性

我们需要一个系统来追踪和消化不断增加的信息,我们需要一个可靠而简单的外部架构来思考,以弥补我们大脑的局限性。
GTD的原则是把所有需要处理的事情收集到一起,并以标准化的方式进行处理。这倒不是说要落实所有曾经计划做的事情,而是要从中做出明确的选择,并定期检查任务是否仍然符合大局。只有明确知道从重要到琐碎的事情都已经处理妥当,能够放开手脚专注于眼前的事情时;只有当工作记忆中没有任何其他东西滞留,没有任何东西占用宝贵的精神资源时,我们才能体验到艾伦所说的“心如止水”——在这种状态下,就可以专注于眼前的工作,而不会被其他想法分散注意力。
大多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并不是源于我们的环境,而是源于我们自己的思想。
只有当信任系统,而且知道一切都可以处理好的时候,大脑才会放开,才能专注于手头的任务。

一个想法、一条笔记只有在它的上下文语境中才有价值,而上下文并不一定是它的出处。
如何让笔记与不同的上下文相联系并起到相应的作用。如果只是把笔记积累在一个地方,除了产生大量的文字,不会再有其他的成果。

保持掌控感的最好方法就是保持控制。为了保持控制,在写作过程中,我们最好开放自己的选择权,而不是把自己限制在最初的想法里。对于写作,尤其是以洞见为导向的写作,问题会发生变化是很正常的,可能我们所处理的材料与原来的想象大相径庭,也可能我们会有新的想法,这些都会改变工作的思路。只有当工作的方式足够灵活,允许这些细小而频繁的调整,我们才能保持兴趣、动机和工作的一致性,这就是毫不费力地工作的前提。

成功不是源于强大的意志力和克服阻力的能力,而是源于高明的工作环境事先避免了阻力。高效率的人不会与不利的阻力作斗争,而是像柔道冠军一样转移阻力,这不仅要依靠正确的心态,也要依靠正确的工作流程。

如果你想好好地思考、阅读、理解和产生想法,你手里必须有一支笔。如果你想长期学习某样东西,就必须把它写下来。如果你想真正理解某件事情,你就必须把它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思考既要在自己的脑子里进行,也要在纸上进行。你必须将你的想法外显化,必须把它们写下来。

写作使我们更有可能理解所读到的东西,记住所学到的东西,并让我们的想法变得有意义。而既然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写,为什么不利用写笔记为我们未来的出版物积累资源呢?
卢曼笔记法是自下而上地开发主题,然后在卡片盒中不断地添加笔记,基于这个卡片盒,通过排序相关笔记的链接,来对一个主题进行整理。
索引,他会从这个索引中引用一两条笔记,作为进入某个思路或主题的切入点。当然,带有分类收集链接的笔记是很好的切入点。

  1. 闪念笔记-fleeting notes 只收集未经处理的笔记会导致混乱,即使是少量不清晰和不相关的笔记散落在你的办公桌上,你也会很快混乱。
    闪念笔记只有在你能在一两天内回顾它们,并将它们变成以后可以使用的适当的笔记时才有价值。
    大多数想法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2. 文献笔记-literature notes 文献笔记要非常简短,精心选择,并使用自己语言记录,对引文要格外挑剔,不要只是抄写,而不去真正理解其含义。最后把这些笔记和参考书目的细节一起保存在你的文献管理系统中。
    推荐使用 Zotero ,方便引用,收集参考文献以及阅读⑩做的笔记。
  3. 永久笔记-permanent notes 这种笔记不是为了收集,而是为了衍生新的想法、论点和讨论。是对1,2信息与原有信息进行关联。新的永久笔记完成,更新,归档,做好与其他笔记的相关链接。建立笔记链,想法群。如果不是衍生笔记,则放到最后一条笔记。
    推荐使用Obsidian或Roam Research这类支持反向链接的笔记工具
    如果没有一个永久性的想法库,你将无法发展任何长期而重大的想法,因为你要么把自己禁锢在某个项目周期内,要么没有足够的记忆容量去存储。
    永久笔记不只是思想或者观点的备忘录,而是以书面形式包含实际想法或观点的文本。
    格式标准化,笔记可以建立群聚效应,促进思考与写作。消除了不同格式、存放位置带来的不必要的复杂性和选择难度。
    对永久笔记建立集群,方便链接
  4. 项目笔记-projects notes 它们只与某一特定项目有关,归档为特定的项目。用完后可以存档或丢弃。存档基本上相当于丢弃了。
    与项目有关的笔记:大纲;备忘录;草稿片段;to-do-list; 项目文献收集;
  5. 从系统内部自下而上的发展主题、问题和研究课题。你对某件事情越感兴趣,就会阅读得越多,思考得越多,进而收集的笔记越多,最终越有可能从中提出问题和想法。它可能正是你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东西,但更有可能是你的兴趣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就是洞见的作用。
  6. 积攒足够多的想法去确定一个写作主题。这时,你的主题是基于你的素材和思考,而不是没有读过的文献及其未知的想法。进而对这个主题进行积极的思考,给产出足够的时间去阅读、积累,以改进你的想法、论点和架构。
  7. 将笔记变为初稿。从笔记中中得到你的论点,检查论点的漏洞,想办法完善或改变论点。

关于工具的使用:不仅需要知道工具该如何使用,还需要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为什么有效的解决了问题。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对工具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尽可能好的方式工作。

有效写作的四个原则:

  1. 写作是为了表达,带着明确的写作目的去做每一件事,你就能把事情做得从容不迫。刻意练习。即使你决定不去写作,做事时把写作当做最重要的事情也会提高你在阅读、思考和其他方面的技能。 作者的观点,目标,如何展开,下的结论,论据是什么。
  2. 简洁是最重要的。复杂性的管理需要简洁。卡片盒是学术界的集装箱,所有内容被标准化成相同的格式后放在一个卡片盒中。所有的努力只有一个目的:发表有价值的观点。
  3. 没有人完全从零开始写作。我们必须那个笔阅读,吧思想的发展过程落实到不断增长的外部思想库。我们不能被不可靠的大脑盲目编造的计划所引导,而是被我们的兴趣、好奇心和直觉所引导。这种直接在阅读、思考、讨论、写作和发展思想等实质工作中形成的。
    如果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感兴趣的事物上,并对自己的知识发展过程进行书面记录,题目、问题和论点就会自然的从材料中涌现出来。这意味着信息库里的材料触手可及,不用从脑中寥寥无几的想法中挤出论题。
    如果从未记笔记,写作是只能从大脑的记忆、别人的意见等方面来获得想法、支持。
    在写作中不断的发展自己创尔想法,开放性的问题就会清晰可见。
  4. 让工作推动前进。一个好的工作流程是一个良性循环,积极的体验激励我们轻松的前进。
    如果不能从长远考虑建立积极反馈循环,任何试图用外部奖励哄骗自己去工作的尝试知识短期的解决方案。只有当工作本身就是激励,驱动力和奖励才能可持续动态循环,从而推动整个任务前进。
    寻求反馈,不回避反馈,寻求成长。长期成功最可靠预测因素是拥有“成长型思维”(Carol Dweck)。积极寻求并接受反馈。对个人成长最大的阻碍是抱有“固定型思维”。那些因为觉得反馈可能会损害他们所珍视的积极的自我形象而害怕和回避反馈的人,尽管可能在短期内感觉良好,但很快还是会落后(Dweck,2006;2013)
    拥抱成长的心态意味着要从变得更好中获得快乐(内在回报),而不是从接受赞美中获得快乐(外在回报)。选择前者的人常常着眼于最需要改进的地方,而选择后者的人常常固守在舒适区内。尽可能多地寻求学习的机会,是最可靠的长期成长策略。
    建立一个学习系统,以实际的方式实现反馈循环。如果你每隔几个月才能得到一次对已完成工作的反馈,这样的反馈并没有多大帮助。小的、随时的反馈容易让人接受。拿着笔阅读,把读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写出来,这是检验我们是否理解所读内容的最简单方法。写永久笔记的反馈循环: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会让我们思考自己是否真的想清楚了。当我们试图与其他笔记联系起来时,很容易发现矛盾、不一致、重复的地方。
    笔记库不是简单笔记的集合,使用笔记库是为了指向相关的论据。

成功写作的六个步骤

  1. 明确区分独立而关联的任务。写作不是敲字,还包括阅读、理解、思考、联想、关联、区分术语,寻找合适的词语、结构化、组织、边际、修正等。这些任务需要投入不同的注意力。我们不能专注于多任务。
    创造力的关键是能够在开放、活泼的思维和传统的分析框架之间灵活地切换。
    做专家,不做计划的制定者。“由于理性分析的推理过于缓慢,且强调规则、原则和通用的解决方案,单纯使用理性分析往往会阻碍人们进一步提高绩效。其次,全身心的投入、快速推进以及通过恰当的例子对具体案例进行深入了解,是成为真正高手的先决条件。”(Flyvbjerg,2001)。
    写下来为大脑减轻负担。我们的短期记忆容量有限。我们最多可以同时在脑海中保存5-9件事。(Miller,1956)信息会在我们脑海中游荡,寻求我们的注意,并占据大脑资源,直到被遗忘,被更重要的东西替代或者转存到长期记忆。
    我们所理解的事物都是有联系的,或者是通过规则、理论、描述或是纯逻辑、心理模型或者解释。而信息库的目的就是专门建立这类有意义的联系。
    写作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如下问题:这个事实如何与我的某个想法相对应?这个现象如何用那个理论解释?两个观点的关系、关联?这样的问题,增强我们对问题的理解,促进学习。一旦一个想法与其他事情产生了有意义的关联,那我们就容易产生联想。
    分解任务,写下思考及其联系。
    减少做决定。意志力和驱动力有限。一个可靠的、标准化的工作环境对我们的注意力、专注力和意志力的消耗都比较小。
    能够及时完成一项任务,并能在停下的地方重新开始工作,有助于恢复注意力。我们可以放心休息,而不用担心自己会忘记之后从哪里重新开始。
    休息有助于恢复经历,让大脑处理信息并移入长期记忆,接受新信息。要善于休息。散散步、打个盹儿。
  2. 阅读和理解
    敞开心扉
  • 确认将任务分解,专注于理解我们所阅读的文本。
  • 确保做好笔记——找到笔记间的关联。
  • 永久笔记/信息库的选择标准:是否扩展、补充、推翻了已有的信息。
    辨别模式、质疑所用的框架、并发现不同作品间差异的能力,是进行批判性思考并审视文本或者谈话背后观点的先决条件。能够对问题、论断和信息进行重构、使用。
    熟悉不等于理解。当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使用,详细的去解释,可以测验是否真正理解。
    信息库负责处理细节和参考资料,存储的是长期的记忆资源,保持信息的客观性不被改变。大脑专注于要点、理解、处理、联系、创造力。
  1. 做信息笔记
    超越文本既定框架的思考能力,联系,建立添加到索引上,构建心理模型的网络结构。
    信息不能脱离语境而存在,做笔记需要:简要描述文本的主要观点,上下文的大概含义;去思考不同语境的联系、扩展提出的问题。将这些明确的记下来,用文字描述与其他笔记的关系。
    如果不写作,就不可能系统性的进行思考。思考需要在载体上展开,大脑不太适合。
    无论明确的还是隐含在概念中的想法,人们必须以某种方式标记差异,跟踪区别。因为只有这些联系以某种方式固定在外部时,他们才作为模型或理论发挥作用, 并未进一步的思考富裕意义和连续性。(Luhmann 1992)
    有选择的去记,记录对自己有启发的。什么都记,那就是什么都没记。比如作者的一条记录:“任何对社会不平等的全面分析都必须包括稀缺性带来的认知效应。参见《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记忆真正的机制是把有用的东西带入到头脑中——与原有的认知建立联系。
    费曼图,以学生对之前所学知识的实际理解为连接点来促进学习。(Feynman 1963)
  2. 发展想法
    笔记之间的引用关系比目录与内容之间的索引关系更重要。只有我们想的清楚,才能去用索引。
    关键词的选择:如果以后忘了,会如何找到?会以什么为主题去查找
    比较、纠正和区分笔记。
    “有创造力的人更善于认识关系、建立联系和联想,并以一种独创的方式看待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Andreasen,2014)
    对工程师创造力的研究表明,拥有抽象的能力等同于为技术问题找到兼具创造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案的能力。一个工程师对具体问题进行抽象化的能力越好,他的解决方案就会越好、越实用(Gassmann and Zeschky,2008)。抽象也是分析和比较概念、进行类比和组合想法的关键,尤其是涉及跨学科的工作时(Goldstone and Wilensky,2008)。
    独立思考的敌人是自己的惰性。要向有新的想法,需要突破旧的习惯。
    大多数情况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对其进行重新定义,然后采用现有的解决方案。实际上,我们应该先关注问题本身:用这种特定的方式问问题,你能期望得到什么样的答案呢?还缺少哪些答案呢?
  3. 分享洞见
    “写作本身可以让人发现事情的漏洞,直到把东西写下来,我才真正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并且我相信,即使你充满自信,在你开始构思一句话、一段话或一个故事的时候,你也会想到‘哦,这可能不正确’,然后不得不回过头来重新思考。”(Carol Loomis)
    自下而上的写作:通过信息库提出问题,发展主题,进行写作。这种写作方法的优势在于所有的想法都是嵌入在上下文中的,并且附带了可以使用的素材,而非凭空产生的。
    我们对已有的想法越熟悉,就会对新的想法开放,因为越熟悉就约明白其缺点。
    应该把旧的思维方式看作常规思维,如果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的常规思维,就不能奢望去打破它了(Jeremy Dean,2013)。
    他从不强迫自己做任何事情,而只做那些对他来说容易做到的事情。“每当我思路卡顿的时候,我就会离开它,转头去做别的事情。”有人问他当被某个项目困住时会做什么其他的事情,他回答道,“嗯,写其他的书。我总是在同时创作不同的稿件。用这种同时进行不同项目的方法,我从来不会遇到任何心理障碍。”(Luhmann,Baecker,andStanitzek,1987)这就像武术,如果我们遇到阻力或攻击,要懂得借力打力使之促成另一个目标。卡片盒就是如此,永远能为我们提供多种可能性。(《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从阅读到写作》 分享你的洞见)
  4. 养成习惯
    有策略的建立新习惯,逐步的替换就习惯。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