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就业市场形势不太好,人多岗位少,导致找工作的人很多。但是大部分人找工作的方式都是通过海量投简历、面试,来提高获得offer的概率。今天突然想到了当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感觉可以应用到找工作上面。
当年报考学校和选专业的时候,需要预估自己的高考分数,然后根据各大高校、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来填报志愿。可以选报5个志愿,对应5个学校,每个志愿可以选择5个专业,所以有25个可能性。这里可以分为3个梯度,分别是冲一冲、稳一稳和保一保。前面两个志愿可以冲一冲往年录取分数超过预估分的学校,中间两个保一保录取分数和预估分差不多的学校,后面一个要保证有学校可以上,所以要选择一个录取分数低于预估分的学校,这种填报志愿的方式可以避免“高分低录”。专业的选择方法和学校的选择方法类似。
以找工作类比高考报志愿,报考的学校就是意向企业。如果有专业的话,就是工作的岗位,比如大数据、Java开发、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大模型等。
以互联网领域求职者为例,专业可以是互联网和手机厂商。
如果报考专业是互联网相关的,那么
第一志愿:百度、阿里、腾讯、字节。
第二志愿:京东、美团、拼多多、携程。
第三志愿:滴滴、网易、新浪、快手。
第四志愿:顺丰、货拉拉、唯品会、小红书。
第五志愿:米哈游、知乎、平安科技、商汤科技。
如果报考的专业是手机相关的,那么
第一志愿:华为。
第二志愿:小米。
第三志愿:OPPO。
第四志愿:VIVO。
第五志愿:荣耀。
往年的录取分数就是之前面试赞的经验和自己所能了解到的对于公司的认知,自己的高考分数成了自己对于个人能力的真实认知。和报考志愿不一样的是,报考的志愿数量可以多于5个,以增加获得offer的概率,也可以避免大材小用。
本文提到的公司是随机想到的,并不代表排在前面的企业就比后面的好,就好像招聘平台经常说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最后希望这篇文章对于正在找工作的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