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数据的产生,目前来看, 手机上产生的数据更加随机、多样化和碎片化。为了便于存储和使用手机端的数据,避免手机空间耗尽,很有必要使用云盘或网盘将数据从手机上转移出去。在我手机上,微信上的数据最多,各种图片、视频、文件不断积累,管理起来很难。
为了方便存储和查找,可以注册一个网盘账号,然后安装一个手机客户端,将收到的文件实时推送到云端,删除本地文件。下次想要的时候也方便访问。
比如可以在网盘上新建一个文件夹,叫做“浮生若梦”,然后下面分别创建子文件夹,比如2023、2022,或者2023.1,2023.2,用第二个数字表示上半年、下半年,或者4个季度、12个月都可以,看自己喜欢。
当微信上收到一个喜欢的图片,一个短视频,就传上去。想再使用,打开网盘客户端,再下载下来。一般数据量不是很大,或不经常上传下载的话,手机流量应该是够的。
推荐的网盘,无非就是最大的三家,百度网盘、阿里云盘、夸克网盘,后两家有血缘关系,还有个坚果云。
建议比较正式的文件,比如各种文档或资料,和这些随手存储的文件分开管理。这些随手存储的文件,作为不重要的、消遣性质的文件来管理。
========== 分割线 ==========
为什么需要网盘?
我上大学那会,买了个电脑在宿舍,当时配置已经很不错了,256MB的内存,让同学很羡慕。那时的电脑,还是用软盘、光盘居多,我们交计算机作业,都是用软盘。鼠标、键盘都还是PS/2接口。
宿舍只有局域网,还是我们自己装的,能一起打CS和星际。我还记得我学习装网线头,在窗口外面和门上拉网线,终于打通东西两侧宿舍。
宿舍想上网的话只能用电话线拨号。图书馆或系里的机房是能上网的,价格便宜,但性能不是很强,也不自由,不能打游戏哈。
后来为了从网吧往自己的电脑拷贝东西,我记得是花了180大洋买的一个小U盘,好像是16MB。稍大一点的文件,都要分割一下,一次拷贝一点。很是拮据和麻烦,但我却乐此不疲。当时一个同学有个移动硬盘,就觉得很了不起。
因为有着仓鼠一样的习性,从大学开始有了自己电脑以后,就不停的收集了好些资料。文件太多没地方放的时候,就要忍痛割爱,删除一些内容。在收集时也不加注意,存放的乱起八糟,没有整理分类好,不好查找,也没时间看,这是一种对资源和时间的浪费。
从数据本身来讲,也有保质期的,放着放着,就变得没兴趣了,过时了。
从另一方面说,现在社会的知识、信息和科技增加和变化太快,不停学习你也是学不完的。人脑适合用来思考,而不是用来存储大量的无关紧要的细节性的知识。那就需要我们将知识进行更好的整理,在需要的时候,容易获取,降低大脑负担,提升处理效率。
所以,就需要依靠外部的工具来实现这一点。对于我来说,主要是使用印象笔记,将自己的经验、知识和回忆记录下来。还有就是使用网盘、移动硬盘等存储介质,来把文件存下来,整理好,以备不时之需。
这个世界变化很快,每天都是一个新起点,让我们得到一些数据,创造一些数据,留下一些数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