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2.0版本-博鳌论坛2024|中国智库·国家(中国)智库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研究智库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谋定论道·中国企业家论坛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经营管理·中国营销企划 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 国稻种芯·药食同源健康产业论坛 万赢信采编:
3月29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分论坛现场。新海南客户端记者 李昊 摄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取得累累硕果成为共建国家携手发展的合作之路、机遇之路、繁荣之路。下个十年如何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3月29日举行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分论坛上各方嘉宾充分交流、分享经验。
01
共建“一带一路”,要确保项目高质量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表示,共建“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项目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这些根本原则。所有的项目参与方要进行广泛磋商,既要考虑基础设施修建带来的搬迁影响,也要考虑到环保和气候变化等。此外,“一带一路”需要所有参与方共同合作、共同建设,同时要给共建国家的人民带来惠益。
“‘一带一路’项目不能光注重数量,要更注重质量。”金立群认为,项目的高质量主要来自于几个维度,分别是设计、实施以及维护。比如项目的设计,必须统筹规划好,还要强化项目之间的组织协调;在项目的维护上,要确保可持续顺利运行,当地的参与建设非常重要。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巴基斯坦前总理阿巴西以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为例,介绍了该项目包含港口、基础设施、能源、产业等多个领域的合作,而且所有的合作项目都满足“项目的经济可行性”以及“环境上的可持续性”这两个条件,以确保当地人民受益。
“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既给中巴两国人民带来经济发展的好处,也加强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阿巴西强调。英国海外发展研究院董事苏马·查克拉巴蒂表示,如今共建“一带一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版本更为令人期待。同时他也指出,在新的历史阶段,对于一些项目实施,需要更加精细化的设计,使这些项目既保证高质量,同时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我们需要加强项目实施等方面的标准建设,同时探讨如何简化流程,最好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就让各方参与进来,以便未来项目落实的时候,各方的标准更好地实现融合。”苏马·查克拉巴蒂表示。尼泊尔总理外事顾问如博表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战略,聚焦不同国家的战略需求或可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注入新动能。
他说,对于尼泊尔这样比较小的国家来说,直接建设大型旗舰项目有一定难度。如果能有针对性地向一些国家推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小而美”项目,亦可逐步提升这些国家未来建设大型项目的能力。
02
帮助发展中国家跨越“数字鸿沟”
随着世界数字化浪潮的不断推进,建设“数字丝绸之路”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领域加强合作,让“数字丝绸之路”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能,也是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
金立群认为,数字通道是所有基础设施项目的基础,“数字丝绸之路”将帮助发展中国家跨越“数字鸿沟”。几百年前,还需要骆驼载着货物在丝绸之路上运输,现在除了火车、飞机,还可以通过数字通道来连接。特别是对于低收入国家,他们的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数字丝绸之路”将改善这一状况,对此作出贡献。
苏马·查克拉巴蒂表示,“数字丝绸之路”对总体发展非常重要,中国的民营企业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举例称,总部位于中国深圳的手机制造商,2022年在非洲所占市场份额是47%,现在所占份额更高。其手机设计非常吻合消费者需求,不但创造了更多的商机,也引导了当地数字化消费。
“未来‘数字丝绸之路’项目需要让更多的当地工人参与进来,以提高本地化率。”苏马·查克拉巴蒂说,更重要的是,在生产修建过程中,培养更多当地技术人员,帮助他们提高创新能力,这样一来他们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共建“一带一路”中来。
新闻多看点嘉宾探讨能源与绿色发展
能源低碳转型如何“立”与“破”?
“新能源是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石油已经把新能源的发展作为主营业务,在海南我们也在积极布局海上风电业务。”3月2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能源低碳转型”分论坛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黄永章说。
他表示,中国石油作为能源行业主要的油气供应商之一,要在低碳转型中更有作为;化石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关系,是“立”与“破”的关系,化石能源逐步减少要建立在能源安全基础之上,减少化石能源的同时,要把新的能源体系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升上来,这是减少化石能源的基础。
而在国际能源转型学会会长、国际能源论坛第四任秘书长孙贤胜看来,尽管各国基本对能源低碳转型达成共识,但由于各自经济发展水平和禀赋条件不一样,所走的路也会各自不同。他概括了能源低碳转型的五个影响因素,一是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二是能源转型的目标和路径,三是能源转型创新技术水平和人才队伍,四是投资能力,五是外部环境与国际合作。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余兵说,国家能源集团作为央企,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能源保供、绿色转型、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重任。在能源保供和绿色发展上怎么坚持先立后破,同时又能加快绿色转型的步伐,这是公司在加快思考的问题。
“我们有四大板块,煤炭、电力、化工、运输,都面临着怎么做好能源保供,同时把绿色低碳转型做好的问题,我们要加快转型的速度。”余兵说。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说,近三年中国光伏和风电的发电量占比翻了一番,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发电成本并没有显著上升;而且在资源良好的地区,风电和光伏都是最低发电成本,“从这个角度来看,能源低碳转型的成本已经为全社会全世界所接受,全球去碳化清洁能源成本变得可承受。”他认为,光伏在接下来能源转型中还会起着重要作用,整体来讲会越来越普及,会为全球能源转型作出更大的贡献。
专家学者热议城乡绿色发展
以新质生产力助推城乡走向绿色未来
“绿色、城市、农村,这三个关键词是各国共同关注的课题。”3月2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绿色发展:点亮城市和乡村的未来”分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率先提出议题重点。
在李保东看来,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同时会带来污染、交通拥堵等多种“城市疾病”,“我们必须实现经济和工业的转型,以一种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来推动经济和产业发展。”李保东说,近年来,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农业、绿色建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等方面纷纷取得快速突破,这些新兴的绿色技术正是助推城乡走向绿色未来的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同样关注技术及创新在城乡绿色发展上的作用。他表示,目前智慧城市是世界各地城市的发展趋势,大家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通过使用众多数字化技术或创新性解决方案推动更加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许立荣从新质生产力角度出发,他表示:“当前中国提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中前景广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质生产力使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许立荣认为,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国际潮流,以全球海运业为例,当前绿色船用能源种类正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对甲醇、生物燃料、氨、氢等绿色能源的研究和运用正在加速推进。
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城市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论坛执行主席、泰达控股原董事长张秉军表示,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在创新,所以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中,一定要重视创新、重视新技术,以及新能源、新产业的发展。其次,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要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一定要牢牢记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绿色发展支撑高质量发展。
嘉宾建言金融发展金融
活水助力海南打造清洁能源岛
一笔海南发行的50亿元人民币政府债券,为何受到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不少参会嘉宾关注?3月29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亚洲金融市场发展与金融全球化金融圆桌会议举办。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除了这笔50亿元债券成功发行,海南还推行了很多积极的绿色发展政策,助力海南成为受人瞩目的清洁能源岛。”3月2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举行的“金融圆桌:亚洲金融市场发展与金融全球化”分论坛上,麦格理银行首席执行官斯图亚特·格林分享后,与会嘉宾报以热烈掌声。
斯图亚特·格林说,去年9月,海南省2023年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在香港成功发行。发行获得投资人的普遍关注和踊跃认购,投资者类型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基金、资管等。这次参加论坛年会,是斯图亚特·格林和海南的再相会。去年12月,他带队考察海南,实地调研、座谈交流,寻觅自贸港商机。
“麦格理是一家全球多元化金融集团,在中国有着多年的合作和发展历史。”斯图亚特·格林表示,集团看好海南自贸港发展前景,将抓住海南自贸港建设机遇,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优势,共享金融领域先进理念、先进做法,拓展更多更广领域合作交流,形成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对于合作前景,斯图亚特·格林期待和海南更加紧密对接:“海南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也不断加大开放力度,因此我们期待看到海南探索更多新机会,通过可持续的融资塑造绿色产业。”绿色金融如何赋能高质量发展?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斯科特·莫里斯认为,推动资本市场发展能吸引更多海内外投资者,并增强能源转型发展的弹性和韧性。
发展碳市场将为能源转型项目带来更多融资,提供足够的资金池。各国可尝试跨境分配碳信用帮助碳市场的发展,以进一步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蒙古国中央银行行长拉哈格瓦苏伦表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催生了金融新业态。亚洲在绿色金融领域存在广泛的合作空间,期待同更多国家合作以适应全球金融环境的变化。
与会嘉宾高度关注
人工智能如何实现“智能向善”?
人工智能(AI)系统的潜在风险,已经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积极讨论。人工智能治理应遵循哪些宗旨和原则?如何在保障人工智能释放巨大增长动能的同时确保其安全可控,实现“智能向善”?在3月28日下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分论坛上,来自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纷纷发表见解。
“人工智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益处,同时我们也要管理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风险。”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科尔曼认为,人工智能会带来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对于教育和技能的发展会带来挑战。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来应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首尔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IEEE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汇刊》主编Kyoung Mu Lee表示,人工智能的影响不是遥远的,就在我们身边。在全球治理上,要确立较高的标准,对人工智能系统采取更加务实的监管。
“一带一路”2.0版本-博鳌论坛2024|中国智库·国家(中国)智库http://www.mdyjzk.cn/v.php?info_id=1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