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意识和潜意识话题引发的深入思考

显意识和潜意识话题引发的深入思考

原视频链接,该视频是对潜意识问题的相关研究报道,由BBC以纪录片的形式播出。笔者观看该视频后,结合了自身的知识产生了一些头脑风暴,在此记录下来以供讨论和日后审阅。

1.引子

显意识和潜意识是两个大脑意识的组成部分,在占比上应该是潜意识占据主体,显意识只是我们感受到的意识的很小一部分。

潜意识的例子有:走路时候所需要调动肌肉的部分意识,打字时候操控手指的意识,熟练的弹琴者在演奏时所需要的意识。这些潜意识帮助我们能够在做一件已掌握事情的同时,还能兼顾其它活动,另外也能够帮助我们降低大脑的能耗负担,因为显意识学习是非常需要精力和注意力的。

显意识的例子有:当我们在做算数时,需要对每一个运算进行思考,如果我们不是专业的计算者(即没有对计算过程加以熟练地掌握),那么每一步计算都是需要我们调动显意识来进行的;刚学习打羽毛球的时候,每个动作都可能非常拙劣,这就是显意识;在用眼睛查找物体的时候,也是将精神集中在所寻找的物体是否在视觉中出现的意识。显意识较潜意识来说更需要注意力,而且是一项非常累人的活动。

2.显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关系

显意识与潜意识是有联系的,我们首先遇到的是显意识,当显意识转化成牢固的知识以后,将变为潜意识。婴儿在出生时不会走路,那么对它来说学习走路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个时候采用的是显意识。当它掌握之后,也就是如同现在的我们,走路变成了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此时就显意识活动就转化成了潜意识活动。这个过程在学习自行车、驾驶、使用语言上都有着相同的过程。

因此这里可以总结一个方法论,这个方法论似乎和所谓的“一万小时理论”有着某种关联:从未知区-学习区-舒适区的过程,应该就是从显意识到潜意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高效率地做好一件事,最好将它转化成一种潜意识活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采取先经过累人的显意识转化活动。

因此这个问题就转化成了
1. 显意识和潜意识在转化过程中方法问题。
2. 如何更好地调动显意识,例如:注意力是否是提高显意识的关键?
3. 大量重复性联系是否可以促进显意识向潜意识的转化?
4. 是否存在潜意识向显意识的反向转化?
5. 是否可以改变潜意识?

这些问题以后有心得了再加以讨论。

3.显意识与潜意识的性质

从意识的特征上来看,显意识是线性的。显意识解决的问题非常有限,例如一个计算问题,当我们在进行一个积分运算时,未经良好训练的人只能按照已经掌握的知识一步一步进行计算,而线性在这里体现为只能通过符合形式逻辑规范的方法来计算;另一个例子是当我们在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只能够抓住有限数量的内容来分析。例如,我们通过抓重点或者排序的方法来理解和解决问题,但往往对于那些难以抓重点或者难以用有限数量个变量来描述的问题会有能力上的不足(事实上,描述变量超过3、4个,我们就已经难以是从了);还有一个例子是写作,虽然我们掌握了文字书写,但不是每个人都拥有”文笔“,因为文笔不是一个线性问题。

因此,显意识是线性的,由于显意识只占据了意识的一小部分,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线性问题在我们的活动中也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如果从神经网络的结构上来看,输入和输出层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的显意识部分。但是真正让神经网络强大的,是其可以无限扩充的隐层,这个类比可以很好地解释显意识的线性。

那么,潜意识是非线性的。非线性解决的是绝大多数真实世界的问题,真实世界本身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例如,点燃一支香烟后,其烟气的扩散情况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流体)系统,我们不可能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描述和预测整个过程;再例如人体系统的维持是一个目前来说难以解释的东西,如体温如何保持、pH值如何维持稳定、能量摄入和细胞维持如何进行、免疫系统如何工作等。

潜意识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不可解释性,而之所以不可解释是因为”显意识“的不可解释性。但潜意识却是能够对其进行描述和判断的。例如,情商是一个我们很难定量的东西。在社交场合下,高情商者可以更好地判断交谈的形势、话题的吸引程度、参与各方的情绪状态,这些问题本身是真实世界存在的非线性问题,而情商背后所依赖的潜意识则可以很好地预测这种状态,并通过“感觉”表达出来。

因此,潜意识的重要性要高过显意识。我们如何要变得更加强大,就必须在显意识之上进一步跨到运用潜意识的水平。可以认为,活动能力从显意识向潜意识发展,是一个能力从低到高的必要过程。

4.显意识、潜意识观点的实践

在前面两个小节中谈了显意识、潜意识的关系、性质,在这一节中将基于上面两个认识谈一谈它的实践性。

  • 基于显意识-潜意识转化的规律性,进行特征判别

    如果能够判断一个人的活动处在显意识还是潜意识,那么就可以判断出他在这个问题上的专业性。例如熟练驾驶员在驾驶时是潜意识活动,而一个学习驾照者则会在驾驶时产生显意识的问题(过度纠错、注意力非常集中、精神紧张等)。另一个例子就是织毛线,在此不做详细说明。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判别其意识活动的阶段,继而判别其在这一活动上成功的可能性以及预测出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 显意识向潜意识转化,是提高能力的金字塔途径吗?

    例如乘法口诀表的学习,在一开始记忆乘法口诀表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一旦成为潜意识,算数速度将会加快。可以设想,如果总结更多的”类似乘法口诀表“(本质上它是一种结论的强记),数学乃至其它相关计算的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而更有趣的问题是,我们的知识大厦的发展,是否是建立在逐渐将更高级问题转化为潜意识活动,继而攀登更高级的问题的金字塔过程?

  • 重复性机械活动有主意显意识向潜意识活动转化吗?

    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重复性机械活动对于意识转化是否为必须过程;二是重复性机械活动对于意识转化是否有加速的可能。

    一个合格的推销者、演讲者,都需要进行专门性的机械训练,通过专门性的“套路”练习,从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专业性。例如,推销者和演讲者在训练时会机械性地记忆一些故事和段子,并且在确定性的时间产生停顿、重点等动作。新东方在训练讲师的时候似乎也是采用这样的“机械性方法”,并且它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那么是否所有类型的机械性方法都是有效的呢?如果使用学习游泳、骑自行车的例子可以看出,轻松、简单的机械性动作,不能够加速意识的转化过程。在岸上学习游泳、在三轮车上学习骑自行车都是无效地机械性重复,因为在这些过程中没有经受“真实环境”的刺激。这些重复性活动只是在重复“潜意识活动本身”,即停留在一个简单、基础的潜意识动作上。

    那么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使机械性活动有效,那这种机械性活动在外部特征上也是“痛苦”和“难受”的,因为它总是在持续地摆脱潜意识活动(也可以从反面说明,如果转化活动很舒适,那肯定有修正的必要)。

    从语言学习、游泳和骑自行车的例子来看,放到真实环境下的重复性活动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但能否将这些动作逐渐分解,以产生一个相对容易的学习曲线呢?从个人的经验来看,笔者在学习游泳时,在水中分解练习了多个分解动作(请注意,这和在岸上练习分解动作是不一样的;并且,在水中直接练习组合动作效果也并不好)。在自学蛙泳时,按照这样一个顺序进行真实环境联系:1.在水面上下换气和吐气;2.练习全身伸直漂浮练习;3.双手托住岸边练习蛙腿动作;4.憋气练习不带手的蛙腿动作,双手伸直,体验水下滑行感;5.单独练习划水动作;6.水下憋气练习蛙腿和手臂划水分解周期性动作(尽量分开);7.水下组合动作;8.憋气练习冲出水面换气动作;9.全部组合动作。

    从上述过程中可以注意到这些特点:每一个动作都是一个分解的简单动作,并且可以进行机械性重复;所有动作都是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其重要性在于在练习的同时感受水的浮力、水中滑行的阻力等等不尽于描述的因素;后面的动作都是基于前面动作已经进入潜意识活动为基础,再进行显意识-潜意识活动的转换。

    这里做一个简单的小结,关键点在于:真实、分解、重复和金字塔上升性。

  • 能否利用显意识和潜意识,在交互设计、广告设计和种种与人类意识活动相关的领域进行指导?

    这里指的对交互设计、广告设计等的指导,在于对人类显意识、潜意识的刻意运用和调度。例如,广告设计者需要获得使用者的注意,就应当规避引发潜意识,而是要尽量引导显意识的产生(如设计冲突、怪诞、不合常理、观看者不常见到的东西)。当显意识产生时,使用者会产生注意力集中的现象,继而产生广告注意。因此问题也就引导至打开显意识和避免潜意识的方法论问题;再例如,交互设计师为了改善使用体验,应尽量避免用户通过显意识使用产品,而是要可以引发潜意识来使用,比如人对于门把手开关这一活动已经成为潜意识,那么是否可以在交互设计中复制这一活动,使得用户在交互时不自觉地进行了动作,从而提高使用的效率和减少不舒适感(类似的例子还有苹果的滑动解锁设计和ipod旋钮设计)。

  • 显意识与潜意识的表达和接收

    在讲演的时候,必须注意这样一个问题:面对的受众并非专业,至少没有专业到讲演者的水平(即使是答辩委员会也不是完全了解答辩者所在领域工作的)。那么如何表达使对方能够接受就称为了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这里采用显意识与潜意识的观点。显意识使用的是线性信号,因此在讲演表达时与受众交流就必须使用线性信号,而非非线性信号。例如,在演示文稿中粘贴大段文字材料就是一个非线性信号,这将导致受众的理解困难。但如果在大段文字中标红重点内容,这就是在非线性信号中线性信息的表达。在演示文稿中有一个经验总结,当我们需要抓住受众眼球的时候,动画>图片>文字,这可能是由于显意识与注意力之间的重要关系。动画和图片较大段文字而言是一个线性信号,更容易引发显意识的产生,注意力也随之产生。类似的,如果全部采用图像而没有突出重点,产生显意识的效果可能也会降低。

    在写书的时候,为了提高书的可阅读性,是否要注意显意识与潜意识所造成的影响?能否加以利用?我们可以想象阅读者在阅读时同时采用了显意识和潜意识,前者是读者在阅读时观看的文字、理解文章行文逻辑、段落大意时采用的意识;后者是读者在理解文字、产生想象时采用的意识。一方面,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著书者必须在重要部分采用显意识的表达方式(显著性表达、文字中的图像表达等等);另一方面,为了降低读者的阅读疲劳感,则应尽可能地调动起读者的潜意识来读完全书(漫画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 潜意识能力的发展是智能产生的关键问题吗?

    这是一个待思考和实践的问题。在我的经验中,简单的机器学习系统不能够产生非线性的处理能力,也就是说智能不能够仅仅停留在显意识活动中(人工编程智能就是一种显意识智能)。深度学习系统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其深隐层和非线性激活函数带来的非线性处理能力,因此可以假设潜意识能力的发展是人工智能产生的关键问题。

    我认为,当前的非线性神经网络还不够复杂,并且损失函数、训练方法仍然过于简单,当前的研究范式还不足以产生突破性进展。

  • 统计学、数据可视化是以显意识来理解潜意识问题的一种方法吗?如果想要直接理解潜意识问题,有没有更好地工具?

    当一般的计算科学发展到了多维度、大数据的时候,人类已经无法直接观察到数据的变化和特征了,这产生了统计科学。统计科学是对大尺度、高维度的数据特征进行表征的一门科学。数据可视化也是在承担类似的功能,如降维表示、数字的图形化表示等,尤其是数字图形化表示是将一个数据变化用颜色、形状表示,方便人类理解。

    从显意识和潜意识的角度来看,统计学、数据可视化工具的发展就是为了帮助人类用显意识来理解庞杂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属于潜意识内容吗?潜意识内容含有大量非线性特性,而统计学、数据可视化也只能将统计显著、线性特征进行显示,实质上并未解决潜意识表征问题。

    这是一个仍需深究的问题,我认为应当发展出用于潜意识认知的针对非线性文具的工具。例如,在一篇TED视频网络媒体中展示的有感情背心装置,这一背心装置可以将摄像头信息表征到背心的震动马达阵列上去。视觉信息向震动马达阵列的表示方法并没有详细提到,但很显然设备将未经处理的视觉信息(非显意识信息,因为数据是纯像素的,没有经过线性处理)以另一种非显意识信息进行表达(震动马达阵列也是一个未经处理的信息)。开发者表示虽然这种阵列信息难以直观地理解,但长期使用可以让盲人对前方视觉产生感应(感应后如何理解、如何转化成行动是个人学习的过程),继而产生一种“模拟视觉”。在此例中,设备的特点是直接将一个非线性信息转化到另一个非线性信息上,并发掘人类自身的非线性感应能力(背部对震动马达的刺激)来形成认知。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究方向

    显意识主要接收的是线性信号(可能具有显著性、矛盾性、单调性的信号),潜意识主要处理非线性信号。既然震动马达产生的是一个非线性信号(这里暂时这么认为),那么作为背部的触觉神经,它接收到的是一个非线性信号吗?还是说这些触觉神经本身就是一个非线性传感器,而只有在送至大脑的显意识部分时,才产生了显意识?

    这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即显意识处于意识的顶层吗?还是说显意识与潜意识并没有这样的关系,而是说显意识是在没有熟练掌握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意识?这是另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 潜意识与显意识是造成劳动职业化(劳动分化)和阶级分化的原因吗?

    正如同本小节前段所讨论的,如果要获得解决某一类问题的高效能力,就必须将这项活动从显意识转化为潜意识,其中的例子不一而足:驾驶员、挖掘机工人、运动员、厨师、学霸(考试专家)、导游等等。可以说,人类从一开始是没有劳动分化的。但人类的能力很强,在各自从事各自的事务之后,就会在各自的领域产生各自的特长。假设这些劳动分工产生以后就不再出现非常剧烈的变动(例如人类的惰性,喜欢在舒适区停留),那么劳动分工就会固化。

    那么在劳动固化的前提之上,如果不同的劳动分工产生了不同的回报率,则很容易产生阶级分化。这里先讨论收入产生的经济阶级分化。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程序员的收入异常。程序员的收入较其它劳动分工收入更高。但我们知道一个熟练的程序员与其它职业一样,都是在进行自身的潜意识活动,我们可以假设这只是体现在劳动时间的不同(而非劳动强度的不同,因为程序员不可能实时都在创造代码)。但如果和一名服务员相比,程序员的单位时间收入是后者的一倍到两倍,那么这是否是由于程序员所在的领域回报率更高(受市场供需关系和资本回报率影响),继而产生经济阶级上的分化?

    基于这一结论,可以引发两个问题。一是因劳动分工固化产生的经济上的阶级分化这一讨论过程是否适用于广义的阶级分化问题,即穷人和富人的阶级分化、权力支配者和被支配者的阶级分化、高知者和低知者的阶级分化?二是基于市场、社会、历史发展这些广义趋势,来指导劳动分工在总体分配和个人追求的方法论问题。

    对于问题一,我认为这是有可能的。例如,穷人和富人在收入上产生的差异并非完全来自勤奋程度产生的差异。一名国营企业商场销售员与一名淘宝店主,可能在各自的销售领域内勤奋程度一致,但由于分配制度的原因、客户流量的原因、曝光率传播的原因,使得后者拥有更多的收入,二者在同样从事这各自的潜意识活动,其时间(或勤奋)回报率确是不同。再例如,追求权力者会时时刻刻追求着权力,对于被支配者而言,这一活动在极端情况下相当于前者攫取权力,后者放弃权力的过程,这也并非二者在勤奋程度上的差别,而是在勤奋方向上产生的差异性(分化)导致的。对于高知者和低知者不再进行讨论。

    因此这一命题可能是成立的,这就会产生一个新的思考:既然因潜意识活动产生的分工在广义条件下是可能存在的,那么社会结构的广泛差异性是否可以归结于基本的潜意识活动?即一个尚未接入社会生产的个体(此时他不在任何一个领域存在潜意识劳动分化)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接入社会生产分工后,不论他在哪一个细分领域选择勤奋(即发生劳动分化),他必将是获得一部分阶级的利益、失去另一部分阶级的利益?例如,对于一个程序员,他在经济权利上发展了,但放弃了对权力(主要指政治权力)的追求,甚至可能是在知识(人文科学、情商发展、其它工科科学、理科科学等)上也放弃了追求。那么他因自身的劳动分化而产生的巨大社会分化(即一个程序员表面上经济收入合理,但却不是一个“有社会影响力的人”)是必然存在的?

    对于问题二,我想更是由于问题一的压力而连带产生的。以前一直不能够在宏观知识和微观知识之间建立联系。通俗地讲,就是研究和探讨国家大事、国际格局、科学发展趋势、社会文化潮流这些东西,与我们的个人微观经济收入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职业发展的规划有什么具体而有直接的联系?

    如果借助潜意识产生劳动分化这一观点,似乎可以寻求到一个突破口。即社会大趋势会产生劳动分化回报率的差别,继而影响到不同劳动分工产生的阶级分化。首先从讨论经济问题开始:当资本涌向房地产的时候,在房地产领域将会产生大量的资金流动,这一领域的经济回报率将会超过其它缺乏资金流动的领域。那么这一领域具体的劳动分工回报率也会增加,比如土地转让者、规划者、地产商、施工者、房产设计者、二手房流转中介、室内外装修者(包括园林设计),这些细分的劳动分工将会在经济阶级分化中占据更大的优势。那么作为一个劳动尚未分化的个体,就应当认准趋势并且投入时间和勤奋,在某一细分领域产生劳动分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尽可能地利用潜意识来解决问题(就像骑自行车不费力一样来解决房地产的经济问题),那么对其个体而言就完成了一个宏观问题到微观问题的直接联系;其二是政治权力分化:这里引用凯撒政治发展的例子。凯撒在国内竞选获得执政官后,其进一步政治发展方向解决高卢的政治问题(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为,担任执政官之后必须前往某一地区担任总督,为了防止担任执政官期间用权的偏私,总督任地在执政官就任前就必须确定好,因此凯撒的政治规划在其执政官竞选时就已经确定)。而高卢问题是罗马共和国国家发展方向的一个潜在地区(高卢地区面临莱茵河对岸的日耳曼人南迁问题,因此必然在此地发生动荡,也就给权力争夺创造了条件)。因此凯撒给自己选择的任地不是小亚细亚(庞培在此获得权力)、西班牙和北非(迦太基问题已经解决,此地区较为稳定)和中亚(这一地区可能太难啃),而是国际关系的热点地区高卢。在完成执政官,前往高卢担任总督期间,凯撒发展了其军事能力(可以视为一种潜意识劳动分化),最终解决了高卢问题(将高卢中部、北部部落收归为罗马共和国同盟、使南法和北意的高卢行省人民获得公民权、确定了莱茵河作为罗马共和国的北方国境线、征讨不列颠探索了新大陆)并在这一过程中确立了自己前三头同盟的政治权力资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在政治权力追求上成功将大趋势转化为个人微观权利的案例;在知识问题上,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学科的创立者往往享受创始人的地位,也更容易在高级别刊物上发表文章,获得学术声望,再此不做深入探讨。

  • 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是通过创业者发现商业模式(显意识劳动)-设计商业模式和机械化劳动模式-复制给员工(潜意识劳动)这一过程实现的吗?

    这个题目是潜意识导致劳动分工话题的延伸。作为劳动分工集合体的企业,往往承担某一类生产劳动活动,其中集合了多个劳动者。那么企业是如何生存和发展的?为什么会有企业的兴衰?

    此段文字并非想讨论市场环境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而是讨论企业的内部发展模式问题,即创始人如何设立企业、商业模式的复制以及企业与个体劳动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无论是创新企业还是模式复制企业,其创立者在创立之初应当有一个商业模式(或是盈利模式),这一过程可能有赖于创立者的意识(可能正是以潜意识为主的意识),但创立者如果在这一模式上投入时间和勤奋,那么他将分化为一个个体劳动者,这不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反之,创立者不能够满足于其本身作为个体劳动者的现状,而是避免陷入个体劳动分化的困境(换言之,创立企业是另一种形式的劳动分工吗?)。其二,创立者可以运用显意识,将商业模式通过训练的方式教给企业员工(劳动分化)并且对整体业务进行拆分(就像游泳一样,企业的商业模式好比完整的游泳动作,个体劳动者承担各自的分动作),通过训练个体劳动者的潜意识并对它们加以系统化组合,从而实现企业的组织。当然不可避免地,企业员工在熟练掌握企业业务的同时,也因为劳动分化而失去了个体转变的自由和支配的可能性。

  • 能否通过对人工智能的潜意识化,对人类劳动分工体系加以革命?并产生出一个新的生产关系:人工智能创造者(潜意识劳动分工)和人工智能劳动者(潜意识劳动分工)?

    这是我个人比较关心的问题。人类文明每一步的发展都是基于对于一类工具的掌握和使用。而这类工具,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另一个潜意识系统,譬如驯化狗、驯化马及其它的家畜;另一类是人类显意识思维的外化,就像在手的基础上再长手一样,譬如武器、轮子、计算机编程等。前一类工具的特点在于人类并没有完全掌握潜意识系统,只是懂得如何加以利用。后一种工具的特点是人类大致掌握了工具的工作机理、制作方法,但这些工具本身并非复杂,都可以用显意识来理解和运用。

    马克思认为劳动分工导致人类个体的分化,这一论断并非完全没有道理。这是由于企业发展必须要求个体进行潜意识的劳动分化,这就好像人类循环人类,以使得分化了的人类来完成特定的工作一样(这在历史上并非稀奇的事件,譬如奴隶制社会)。

    但这种对人的劳动分化过程在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时候遇到了困境。例如,当一个国家的人口发展受到了限制,那么这一国家的综合国力也会受到影响,这是由于其能够调用地、可以用来劳动分化的人口减少所致。在当代社会,有限的人口和人力对持续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显乏力。

    然而我们目前已经可以运用计算机编程来代替许多显意识活动,这主要体现在弱人工智能领域:邮件分类、无人驾驶、简单工业加工控制等。这些显意识替代工具的特点在于它们都属于线性问题,也就是运用显意识来完成任务。但设计、制造潜意识工具(也就是强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尚无显著突破。

    既然我们没有驯化“潜意识人工智能”的条件,那么问题就发展为如何制作潜意识工具的问题。

    Jeff Hawkins的著作中提出了诸多有说服力的观点,其中之一就是人类智能很多强大之处在于它能够从稳定化的记忆中提取模式,在行为中再现模式。如果用显意识和潜意识的观点来看,就是显意识是一个计算过程,占了意识的小部分。潜意识是稳定化记忆的提取过程,占意识的主体。因此我们在设计强人工智能工具时,必须避免使用显意识的“计算”的思考习惯,而是更多地关注学习时记忆的产生和实践状况下记忆的提取(也可能二者是合一的),并且还要关注它的计算机模拟能力。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