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是怎样认知图像的?——非经典感受野通俗解释1

人脑是怎样认知图像的?——非经典感受野通俗解释1
2007-11-25 11:53
文章来源反演集合数学博客  http://hi.baidu.com/liujianz
作者是刘建忠
网友逝海一波滕哲文要求我作些通俗解释,感谢二位的鞭策,使得我认真思考这一问题。这是一个极好建议,也是极难的工作。
之所以难,是因为就非经典感受野而言,许多工作正在探索之中,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定论。
不过,我们还是应该试试。
       
1.经典感受野(同心圆结构感受野)的局限性
计算机会识别图像吗?
计算机只会机械的执行程序代码!
但是,请注意!这些代码是用来执行数学运算的,而被运算的数学模型是依据人脑识别图像的原理建立的,更准确的说,是依据我们自以为是的人脑识别图像的原理建立的。
所谓计算机识别图像,就是这个数学模型运算的结果。
历史发展脉络是这样的:
1906年Charles Sherrington提出了感受野的概念。1953年Stephen Kuffler提出感受野是同心圆结构,后来同心圆结构感受野成为计算机识别图像的理论基础。工作原理如下:
当同心圆中心区和同心圆外周区接受的刺激是一样的时,感受野输出设定为零;
当同心圆中心区和同心圆外周区接受的刺激不一样的时,感受野输出设定为它们的差值。见下图: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是采用这种工作原理得到图像边缘点的。见下图:
由得到的边缘点组合成边缘线,由边缘线组成物体轮廓,再根据物体轮廓,由各种各样的模式识别理论(可参看本博客上各种模式识别理论介绍)分析出物体三维形状,或识别出物体。
然而,事情不会有这么简单,以上图为例,我们一眼就看出,四个感受野中,最左边的在黑色区域,最右边的在白色区域,但是最左边的感受野和最右边的感受野反应曲线都是一样的,既从它们的反应曲线上我们得不到它们所在的区域差别值。
显然,以同心圆感受野为模型建立的同心圆两区域差值判别数学方法没有能够完全的反应出我们大脑对图像的识别过程。
由于在根基上就有问题,所以,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各种各样模式识别理论在实际应用中都程度不一的遇到发展障碍,在实际需求面前纷纷落马,也就不足为奇了(可参看本博客上《各种模式识别理论相互矛盾的困惑》一文)。
这时,人们的目光不得不再次回到神经生理学,再一次思考我们人的大脑究竟是怎样利用感受野判别图像的。此时,非经典感受野的发现引起了我们的重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