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一)信息系统与信息化

一、信息

谈到信息,这是一个熟悉但是又不好定义的一个概念。借由香农的定义:“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也就是传递给接受消息者尽可能确定的东西。此外,香农也定义了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

1.1 信息的质量属性

信息的质量属性顾名思义,是反映信息的质量。主要包括以下七个质量属性:

  1. 精确性:对事务状态描述的精准程度

  2. 完整性:对事物状态描述的全面程度,包含所有重要事实

  3. 可靠性:指的是信息的来源、采集方法、传输过程是可靠的、可以信任的

  4. 及时性:指获得信息的时刻与事件发生时刻的间隔长短符合预期

  5. 经济性:指信息的获取、传输所带来的成本在可被接受的范围之内

  6. 可验证性:指信息的主要质量属性可以被证实或者证伪的程度

  7. 安全性:指在信息的生命周期中,信息可以被非法授权访问的可能性,可能性越低,安全性越高

平常理解大概有几种质量属性即可。如果是考试,下面这个句子可以帮助记忆:

中央气象台报(可靠性)明天天气晴转多云、偏北风、18-25度(精确性、完整性)。随时(及时性)可以用手机或网上免费查询(经济型、可验证性)+安全性

1.2 信息的传输模型

  1. 信源:产生信息的实体

  2. 信宿:信息的接收者

  3. 信道:传送信息的通道

  4. 编码:将信息从信源发送的形式转换成被信道传输的方式,发送部分

  5. 译码:编码的逆向操作,将信道的编码方式解译成信宿能读取的方式

  6. 噪声:表示对信息的干扰,可以来自于任何一层

二、信息系统

2.1 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也就是:结合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为生产或信息化过程以及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的系统。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存储设备、感知设备、外设、人员以及把数据处理成信息的规程等。

2.2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1. 系统规划阶段:对组织的环境、目标及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组织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成果:可行性研究报告、系统设计任务书】

  2. 系统分析阶段(逻辑设计阶段):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并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该阶段是整个系统建设的关键阶段【成果:系统说明书】

  3. 系统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根据系统设计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分为总体设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子阶段【成果:系统设计说明书】

  4. 系统实施阶段: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施的阶段。该阶段任务主要包括计算机等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程序的编写和调试、人员培训、数据文件装换、系统调试与转换等【成果:实施进展报告、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5. 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进行维护和相关评价

2.3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2.3.1 结构化方法

又叫做生命周期法。由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 SA)、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 Design, SD)和结构化程序设计(Structured Programming, SP)三部分组合而成。其精髓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和模块化设计,传统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主要特点:

  1. 开发目标清晰,用户第一

  2. 开发工作阶段化

  3. 开发文档规范化

  4. 设计方法结构化

在分析与设计时,从整体和全局考虑,自顶向下地分解。具体实现是先编写各个具体的功能模块,然后自顶向上逐步实现整个系统。

不足和缺点:

  1. 开发周期长

  2. 难以适应需求变化

  3. 很少考虑数据结构

2.3.2 面向对象方法

客观世界是由各种对象组成,面向对象是将任何事物都当做对象。

主要特点:

使用面向对象方法构造的系统具有很好的复用性,可以普遍使用与各类信息系统的开发。

不足和缺点:

必须依靠一定的面向对象技术支持,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涉足系统分析以前的开发环节

2.3.3 原型法

也就是快速地建立一个系统模型给用户,获得用户的反馈并不断改进。

按是否实现功能来分:水平原型(仅功能导航)和垂直原型(实现部分功能)两种

按最终结果分:可分为抛弃式原型和演化式原型

主要特点:

  1. 开发周期缩短,成本和风险降低、速度加快

  2. 用户参与系统的全过程,有利于系统的移交、运行与维护

  3. 用户参与的程度大大提高,增加了满意度,提高了成功率

不足和缺点:

  • 开发的环境要求高

  • 管理水平要求高

  • 只能适用于分析层面难度大,技术层面难度不大的系统

2.3.4 面向服务的方法

面向服务(Service-Oriented, SO),进一步将接口的定义与实现解耦,使信息系统快速相应需求与环境变化,提高系统的可复用性、信息资源共享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

三、信息化

3.1 信息化基本概念

信息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一个历史性过程。从小到大主要有产品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社会生活信息化五个层次。

  • 产品信息化:产品信息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产品智能化如智能电视、数字化设备如新型挖掘机)

  •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涉及生产制造系统、ERP、CRM、SCM等

  • 产业信息化:指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生产制造业、服务业等产品的信息化,产业升级

  • 国民经济信息化:指在经济大系统内实现信息大流动

  • 社会生活信息化:指包括商务、教育、政务、公共服务、交通、日常生活等。如智慧城市、互联网金融

3.2 信息化基本内涵

信息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团体和个人;它的时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空域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的一切领域;它的手段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它的途径是创建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及社会上层建筑的改革;它的目标是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3.3 国家级信息化

3.3.1 国家级信息系统

国家级信息系统是以”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为代表的国家级信息系统“

  1. 两网: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

  2. 一站:政府门户网站

  3. 四库: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础数据库

  4. 十二金:以“金”字冠名的12个重点业务系统主要有三类:

  • 第一类:**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宏观经济管理系统建设(金宏)**2个

  • 第二类:金税、金关、金财、金融监管(含金卡)、金审5个业务系统建设

  • 第三类:金盾、金保、金农、金水、金质5个业务系统建设

3.3.2 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
  1. 信息资源:核心任务,是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2.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包括电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

  3. 信息技术应用:是龙头,主阵地

  4. 信息技术和应用:是物质基础

  5. 信息化人才:是成功之本

  6.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是根本保障

助记上鹰(信息技术应用)、下鸡(信息技术和产业)、左人(信息化人才)、右龟(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中间织张网(信息网络)

  • 鹰:信息技术应用,是龙头(鹰头)

  • 鸡:信息技术和产业,是基础(鸡基)

  • 人:信息化人才,是成功之本(人本)

  • 龟: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是保障(龟保)

  • 织:信息资源,是核心(炽热的心)

  • 网:信息网络,是手段(网段)

  • 2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归思君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