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中的14个技巧 数据库范式解释

1. 原始单据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它们是一对一的关系:即一张原始单据对应且只对应一个实体。在特殊情况下,它们可能是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关系,即一张原始单证对应多个实体,或多张原始单证对应一个实体。这里的实体可以理解为基本表。明确这种对应关系后,对我们设计录入界面大有好处。

  〖例1〗:一份员工履历资料,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中,就对应三个基本表:员工基本情况表、社会关系表、工作简历表。这就是“一张原始单证对应多个实体”的典型例子。

2. 主键与外键
  一般而言,一个实体不能既无主键又无外键。在E—R 图中, 处于叶子部位的实体, 可以定义主键,也可以不定义主键(因为它无子孙), 但必须要有外键(因为它有父亲)。
  主键与外键的设计,在全局数据库的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全局数据库的设计完成以后,有个美国数据库设计专家说:“键,到处都是键,除了键之外,什么也没有”,这就是他的数据库设计经验之谈,也反映了他对信息系统核心(数据模型)的高度抽象思想。因为:主键是实体的高度抽象,主键与外键的配对,表示实体之间的连接。

3. 基本表的性质
  基本表与中间表、临时表不同,因为它具有如下四个特性:
   (1) 原子性。基本表中的字段是不可再分解的。
   (2) 原始性。基本表中的记录是原始数据(基础数据)的记录。
   (3) 演绎性。由基本表与代码表中的数据,可以派生出所有的输出数据。
   (4) 稳定性。基本表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表中的记录是要长期保存的。
理解基本表的性质后,在设计数据库时,就能将基本表与中间表、临时表区分开来。

4. 范式标准
  基本表及其字段之间的关系, 应尽量满足第三范式。但是,满足第三范式的数据库设计,往往不是最好的设计。为了提高数据库的运行效率,常常需要降低范式标准:适当增加冗余,达到以空间换时间的目的。

  〖例2〗:有一张存放商品的基本表,如表1所示。“金额”这个字段的存在,表明该表的设计不满足第三范式,因为“金额”可以由“单价”乘以“数量”得到,说明“金额”是冗余字段。但是,增加“金额”这个冗余字段,可以提高查询统计的速度,这就是以空间换时间的作法。
  在Rose 2002中,规定列有两种类型:数据列和计算列。“金额”这样的列被称为“计算列”,而“单价”和“数量”这样的列被称为“数据列”。
  表1 商品表的表结构
  商品名称 商品型号 单价 数量 金额
  电视机 29吋 2,500 40 100,000
  
5. 通俗地理解三个范式
  通俗地理解三个范式,对于数据库设计大有好处。在数据库设计中,为了更好地应用三个范式,就必须通俗地理解三个范式(通俗地理解是够用的理解,并不是最科学最准确的理解):
  第一范式:1NF是对属性的原子性约束,要求属性具有原子性,不可再分解;
  第二范式:2NF是对记录的惟一性约束,要求记录有惟一标识,即实体的惟一性;
  第三范式:3NF是对字段冗余性的约束,即任何字段不能由其他字段派生出来,它要求字段没有冗余.
  没有冗余的数据库设计可以做到。但是,没有冗余的数据库未必是最好的数据库,有时为了提高运行效率,就必须降低范式标准,适当保留冗余数据。具体做法是:在概念数据模型设计时遵守第三范式,降低范式标准的工作放到物理数据模型设计时考虑。降低范式就是增加字段,允许冗余。

6. 要善于识别与正确处理多对多的关系
  若两个实体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则应消除这种关系。消除的办法是,在两者之间增加第三个实体。这样,原来一个多对多的关系,现在变为两个一对多的关系。要将原来两个实体的属性合理地分配到三个实体中去。这里的第三个实体,实质上是一个较复杂的关系,它对应一张基本表。一般来讲,数据库设计工具不能识别多对多的关系,但能处理多对多的关系。

  〖例3〗:在“图书馆信息系统”中,“图书”是一个实体,“读者”也是一个实体。这两个实体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典型的多对多关系:一本图书在不同时间可以被多个读者借阅,一个读者又可以借多本图书。为此,要在二者之间增加第三个实体,该实体取名为“借还书”,它的属性为:借还时间、借还标志(0表示借书,1表示还书),另外,它还应该有两个外键(“图书”的主键,“读者”的主键),使它能与“图书”和“读者”连接。

7. 主键PK的取值方法
   PK是供程序员使用的表间连接工具,可以是一无物理意义的数字串, 由程序自动加1来实现。也可以是有物理意义的字段名或字段名的组合。不过前者比后者好。当PK是字段名的组合时,建议字段的个数不要太多,多了不但索引占用空间大,而且速度也慢。

8. 正确认识数据冗余
  主键与外键在多表中的重复出现, 不属于数据冗余,这个概念必须清楚,事实上有许多人还不清楚。非键字段的重复出现, 才是数据冗余!而且是一种低级冗余,即重复性的冗余。高级冗余不是字段的重复出现,而是字段的派生出现。

  〖例4〗:商品中的“单价、数量、金额”三个字段,“金额”就是由“单价”乘以“数量”派生出来的,它就是冗余,而且是一种高级冗余。冗余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处理速度。只有低级冗余才会增加数据的不一致性,因为同一数据,可能从不同时间、地点、角色上多次录入。因此,我们提倡高级冗余(派生性冗余),反对低级冗余(重复性冗余)。

9. E--R图没有标准答案
  信息系统的E--R图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它的设计与画法不是惟一的,只要它覆盖了系统需求的业务范围和功能内容,就是可行的。反之要修改E--R图。尽管它没有惟一的标准答案,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设计。好的E—R图的标准是:结构清晰、关联简洁、实体个数适中、属性分配合理、没有低级冗余。

10. 视图技术在数据库设计中很有用
  与基本表、代码表、中间表不同,视图是一种虚表,它依赖数据源的实表而存在。视图是供程序员使用数据库的一个窗口,是基表数据综合的一种形式, 是数据处理的一种方法,是用户数据保密的一种手段。为了进行复杂处理、提高运算速度和节省存储空间, 视图的定义深度一般不得超过三层。 若三层视图仍不够用, 则应在视图上定义临时表, 在临时表上再定义视图。这样反复交迭定义, 视图的深度就不受限制了。

  对于某些与国家政治、经济、技术、军事和安全利益有关的信息系统,视图的作用更加重要。这些系统的基本表完成物理设计之后,立即在基本表上建立第一层视图,这层视图的个数和结构,与基本表的个数和结构是完全相同。并且规定,所有的程序员,一律只准在视图上操作。只有数据库管理员,带着多个人员共同掌握的“安全钥匙”,才能直接在基本表上操作。请读者想想:这是为什么?

11. 中间表、报表和临时表
  中间表是存放统计数据的表,它是为数据仓库、输出报表或查询结果而设计的,有时它没有主键与外键(数据仓库除外)。临时表是程序员个人设计的,存放临时记录,为个人所用。基表和中间表由DBA维护,临时表由程序员自己用程序自动维护。

12. 完整性约束表现在三个方面
  域的完整性:用Check来实现约束,在数据库设计工具中,对字段的取值范围进行定义时,有一个Check按钮,通过它定义字段的值城。参照完整性:用PK、FK、表级触发器来实现。用户定义完整性:它是一些业务规则,用存储过程和触发器来实现。

13. 防止数据库设计打补丁的方法是“三少原则”
   (1) 一个数据库中表的个数越少越好。只有表的个数少了,才能说明系统的E--R图少而精,去掉了重复的多余的实体,形成了对客观世界的高度抽象,进行了系统的数据集成,防止了打补丁式的设计;
   (2) 一个表中组合主键的字段个数越少越好。因为主键的作用,一是建主键索引,二是做为子表的外键,所以组合主键的字段个数少了,不仅节省了运行时间,而且节省了索引存储空间;
   (3) 一个表中的字段个数越少越好。只有字段的个数少了,才能说明在系统中不存在数据重复,且很少有数据冗余,更重要的是督促读者学会“列变行”,这样就防止了将子表中的字段拉入到主表中去,在主表中留下许多空余的字段。所谓“列变行”,就是将主表中的一部分内容拉出去,另外单独建一个子表。这个方法很简单,有的人就是不习惯、不采纳、不执行。
  数据库设计的实用原则是:在数据冗余和处理速度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三少”是一个整体概念,综合观点,不能孤立某一个原则。该原则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三多”原则肯定是错误的。试想:若覆盖系统同样的功能,一百个实体(共一千个属性) 的E--R图,肯定比二百个实体(共二千个属性) 的E--R图,要好得多。
  提倡“三少”原则,是叫读者学会利用数据库设计技术进行系统的数据集成。数据集成的步骤是将文件系统集成为应用数据库,将应用数据库集成为主题数据库,将主题数据库集成为全局综合数据库。集成的程度越高,数据共享性就越强,信息孤岛现象就越少,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全局E—R图中实体的个数、主键的个数、属性的个数就会越少。
  提倡“三少”原则的目的,是防止读者利用打补丁技术,不断地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使企业数据库变成了随意设计数据库表的“垃圾堆”,或数据库表的“大杂院”,最后造成数据库中的基本表、代码表、中间表、临时表杂乱无章,不计其数,导致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无法维护而瘫痪。
   “三多”原则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该原则是“打补丁方法”设计数据库的歪理学说。“三少”原则是少而精的原则,它要求有较高的数据库设计技巧与艺术,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因为该原则是杜绝用“打补丁方法”设计数据库的理论依据。

14. 提高数据库运行效率的办法
  在给定的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条件下,提高数据库系统的运行效率的办法是:
   (1) 在数据库物理设计时,降低范式,增加冗余, 少用触发器, 多用存储过程。
   (2) 当计算非常复杂、而且记录条数非常巨大时(例如一千万条),复杂计算要先在数据库外面,以文件系统方式用C++语言计算处理完成之后,最后才入库追加到表中去。这是电信计费系统设计的经验。
   (3) 发现某个表的记录太多,例如超过一千万条,则要对该表进行水平分割。水平分割的做法是,以该表主键PK的某个值为界线,将该表的记录水平分割为两个表。若发现某个表的字段太多,例如超过八十个,则垂直分割该表,将原来的一个表分解为两个表。
   (4) 对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进行系统优化,即优化各种系统参数,如缓冲区个数。
   (5) 在使用面向数据的SQL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时,尽量采取优化算法。
  总之,要提高数据库的运行效率,必须从数据库系统级优化、数据库设计级优化、程序实现级优化,这三个层次上同时下功夫。

  上述十四个技巧,是许多人在大量的数据库分析与设计实践中,逐步总结出来的。对于这些经验的运用,读者不能生帮硬套,死记硬背,而要消化理解,实事求是,灵活掌握。并逐步做到:在应用中发展,在发展中应用。
 
============================

数据库范式

数据库范式是数据库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知识,没有对范式的理解,就无法设计出高效率、优雅的数据库。甚至设计出错误的数据库。而想要理解并掌握范式却并不是那么容易。教科书中一般以关系代数的方法来解释数据库范式。这样做虽然能够十分准确的表达数据库范式,但比较抽象,不太直观,不便于理解,更难以记忆。
      
一、基础概念
  • 实体: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并可以被区别的事物。比如“一个学生”、“一本书”、“一门课”等等。值得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事物”不仅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它也可以是虚拟的,不如说“老师与学校的关系”。
  • 属性:教科书上解释为:“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由此可见,属性一开始是个逻辑概念,比如说,“性别”是“人”的一个属性。在关系数据库中,属性又是个物理概念,属性可以看作是“表的一列”。
  • 元组:表中的一行就是一个元组。
  • 分量:元组的某个属性值。在一个关系数据库中,它是一个操作原子,即关系数据库在做任何操作的时候,属性是“不可分的”。否则就不是关系数据库了。
  • 码:表中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的某个属性(或者属性组),如果这样的码有不止一个,那么大家都叫候选码,我们从候选码中挑一个出来做老大,它就叫主码。
  • 全码:如果一个码包含了所有的属性,这个码就是全码。
  • 主属性:一个属性只要在任何一个候选码中出现过,这个属性就是主属性。
  • 非主属性:与上面相反,没有在任何候选码中出现过,这个属性就是非主属性。
  • 外码:一个属性(或属性组),它不是码,但是它别的表的码,它就是外码。

二、6个范式
首先要明白,范式的包含关系。一个数据库设计如果符合第二范式,一定也符合第一范式。如果符合第三范式,一定也符合第二范式…

第一范式(1NF):属性不可分。
在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属性值的概念,我们说,它是“不可分的”。而第一范式要求属性也不可分。那么它和属性值不可分有什么区别呢?给一个例子,这个表中,属性值“分”了:

nametelage
大宝1361234567822
小明13988776655010-123456721

这个例子,这个表中,属性值“分”了:

nametelage
手机座机
大宝13612345678021-987654322
小明13988776655010-123456721

这两种情况都不满足第一范式。不满足第一范式的数据库,不是关系数据库!所以,我们在任何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做不出这样的“表”来。

第二范式(2NF:符合1NF,并且,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码。
听起来好像很神秘,其实真的没什么。
一个候选码中的主属性也可能是好几个。如果一个主属性,它不能单独做为一个候选码,那么它也不能确定任何一个非主属性。给一个反例:我们考虑一个小学的教务管理系统,学生上课指定一个老师,一本教材,一个教室,一个时间,大家都上课去吧,没有问题。那么数据库怎么设计?(学生上课表)

学生课程老师老师职称教材教室上课时间
小明一年级语文(上)大宝副教授《小学语文1》10114:30

一个学生上一门课,一定在特定某个教室。所以有(学生,课程)->教室
一个学生上一门课,一定是特定某个老师教。所以有(学生,课程)->老师
一个学生上一门课,他老师的职称可以确定。所以有(学生,课程)->老师职称
一个学生上一门课,一定是特定某个教材。所以有(学生,课程)->教材
一个学生上一门课,一定在特定时间。所以有(学生,课程)->上课时间
因此(学生,课程)是一个码。
然而,一个课程,一定指定了某个教材,一年级语文肯定用的是《小学语文1》,那么就有课程->教材。(学生,课程)是个码,课程却决定了教材,这就叫做不完全依赖,或者说部分依赖。出现这样的情况,就不满足第二范式!
有什么不好吗?你可以想想:
1、校长要新增加一门课程叫“微积分”,教材是《大学数学》,怎么办?学生还没选课,而学生又是主属性,主属性不能空,课程怎么记录呢,教材记到哪呢? ……郁闷了吧?(插入异常)
2、下学期没学生学一年级语文(上)了,学一年级语文(下)去了,那么表中将不存在一年级语文(上),也就没了《小学语文1》。这时候,校长问:一年级语文(上)用的什么教材啊?……郁闷了吧?(删除异常)
3、校长说:一年级语文(上)换教材,换成《大学语文》。有10000个学生选了这么课,改动好大啊!改累死了……郁闷了吧?(修改异常)
那应该怎么解决呢?投影分解,将一个表分解成两个或若干个表。

学生上课表新:

学生课程老师老师职称教室上课时间
小明一年级语文(上)大宝副教授10114:30

课程表:

课程教材
一年级语文(上)《小学语文1》

 

第三范式( 3NF ):符合2NF,并且, 消除传递依赖
上面的“学生上课表新”符合2NF,可以这样验证:两个主属性单独使用,不用确定其它四个非主属性的任何一个。但是它有传递依赖!
在哪呢?问题就出在“老师”和“老师职称”这里。一个老师一定能确定一个老师职称。
有什么问题吗?想想:
1、老师升级了,变教授了,要改数据库,表中有N条,改了N次…… (修改异常)
2、没人选这个老师的课了,老师的职称也没了记录…… (删除异常)
3、新来一个老师,还没分配教什么课,他的职称记到哪?…… (插入异常)
那应该怎么解决呢?和上面一样,投影分解:
学生上课表新新: 
学生课程老师教室上课时间
小明一年级语文(上)大宝10114:30
老师表:
老师老师职称
大宝副教授


BC 范式( BCNF ):符合3NF,并且, 主属性不依赖于主属性
若关系模式属于第一范式,且每个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键码,则R属于BC范式。

通常
BC范式的条件有多种等价的表述:每个非平凡依赖的左边必须包含键码;每个决定因素必须包含键码。

BC范式既检查非主属性,又检查主属性。当只检查非主属性时,就成了第三范式。满足BC范式的关系都必然满足第三范式。
还可以这么说: 若一个关系达到了第三范式,并且它只有一个候选码,或者它的每个候选码都是单属性,则该关系自然达到 BC 范式。

一般,一个数据库设计符合3NF或BCNF就可以了。在BC范式以上还有第四范式、第五范式。

第四范式:要求把同一表内的多对多关系删除。

第五范式:从最终结构重新建立原始结构。
*************************************************************************

 

范式:
数据库规范化(Normalization)所采用的规范模式.

首先来看一张订单(表1-1):
供应商号: 234560    
供应商名: XXXXXX
============================================
商品号 商品名 数量 单价(元) 合计(元)
200   A   1000 2.00   2000.00
201   B   600   1.00   600.00
202   C   2000 10.00   20000.00
203   D   5000 20.00   100000.00
204   E   100   5.00   500.00

 

1. 非关系数据库表
如何通过这个订单来设计一个关系数据库的相关表?
一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所有数据存放在一个表中,并用订单号和商品号做主键(Primary Key),
其中同一商品可以有不同的供应商
如下(表1-2:Order表):
   订单号 商品号 商品名 商品描述 单价 供应商号 供应商名 供应商电话
   000001 200   A   ........ 2.00 234560   XXXXXX   ..........
     201   B   ........ 1.00 234560   XXXXXX   ..........
     202   C   ........ 10.00 234560   XXXXXX   ..........
     203   D   ........ 20.00 234560   XXXXXX   ..........
     204   E   ........ 5.00 234560   XXXXXX   ..........
   -------------------------------------------------------------------------------
   000002 200   A   ........ 2.00 234561   YYYYYY   ..........
     201   B   ........ 1.00 234561   YYYYYY   ..........
     202   C   ........ 10.00 234561   YYYYYY   ..........
     204   E   ........ 5.00 234561   YYYYYY   ..........
   -------------------------------------------------------------------------------
   000003 202   C   ........ 10.00 234560   XXXXXX   ..........
     203   D   ........ 20.00 234560   XXXXXX   ..........
     204   E   ........ 5.00 234560   XXXXXX   ..........

 

2. 满足1NF的关系数据库表(消除重复组)
但上面的这个表不是一个关系数据库表,因为所有的关系数据库表中的每一行必须有主键,
并且这个主键要满足实体完整性(Entity Integrity),实体完整性就是主键不能包含空值(NULL),
并且主键必须能够惟一地标识任一行.根据实体完整性,上表显然不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的表,
因为在这个表中有些行的主键中的订单号是空.
另外,上表中的000001订单下的
     203   D   ........ 20.00 234560   XXXXXX
     204   E   ........ 5.00 234560   XXXXXX
与000003订单下的
     203   D   ........ 20.00 234560   XXXXXX
     204   E   ........ 5.00 234560   XXXXXX
完全一样,这叫重复组(Repeating Groups),关系数据库表中不能含有重复组.
对上表进行修改,使之实现实体完整,即将相应的订单号补上(表1-3:Order表):
   订单号 商品号 商品名 商品描述 单价 供应商号 供应商名 供应商电话
   000001 200   A   ........ 2.00 234560   XXXXXX   ..........
   000001 201   B   ........ 1.00 234560   XXXXXX   ..........
   000001 202   C   ........ 10.00 234560   XXXXXX   ..........
   000001 203   D   ........ 20.00 234560   XXXXXX   ..........
   000001 204   E   ........ 5.00 234560   XXXXXX   ..........
   -------------------------------------------------------------------------------
   000002 200   A   ........ 2.00 234561   YYYYYY   ..........
   000002 201   B   ........ 1.00 234561   YYYYYY   ..........
   000002 202   C   ........ 10.00 234561   YYYYYY   ..........
   000002 204   E   ........ 5.00 234561   YYYYYY   ..........
   -------------------------------------------------------------------------------
   000003 202   C   ........ 10.00 234560   XXXXXX   ..........
   000003 203   D   ........ 20.00 234560   XXXXXX   ..........
   000003 204   E   ........ 5.00 234560   XXXXXX   ..........
上表现在成为一个关系数据库表,这个表满足1NF,即:
   (1) 所有的属性(列)都已定义
   (2) 没有任何重复组,即每行和每列的交汇处可以而且只能包含一个值,而不能包含一组值.
   (3) 所有属性(列)都依赖于主键.

 

3. 满足2NF的关系数据库表(消除重复组和部分依赖)
但是,上表在实际应用中是存在诸多问题的,比如说供应商XXXXXX的商品A要被分批100次订购,
那么将会在这个表中有100个订单,而关于此商品A的记录会有100行,如:
   订单号 商品号 商品名 商品描述 单价 供应商号 供应商名 供应商电话
   000001 200   A   ........ 2.00 234560   XXXXXX   ..........
   ...... ...   .   ........ .... .......   ......   ..........
   000002 200   A   ........ 2.00 234560   XXXXXX   ..........
   000003 200   A   ........ 2.00 234560   XXXXXX   ..........
   ...   ...   ...   ...    ...   ...    ...    ...
   00000n 200   A   ........ 2.00 234560   XXXXXX   ..........
这将使得出现输入错误的可能性大为增加,从而产生相同的商品在同一表中不同的行中记录的
相关信息不一样的错误,即所谓有数据不一致.数据不一致性是由于相同数据的重复存放,
即冗余造成的.数据冗余不但会造成数据不一致,还会使系统的维护更加困难,也会对系统的效率产生冲击.
为了减少这种情况下的数据的冗余需要消除部分依赖.
在表(1-3)中可以看出,我们只要知道某一商品的商品号,就能知道该商品的全部信息,
即商品的其他部分信息只依赖于商品号,也就是说在表1-3的:
   订单号 商品号 商品名 商品描述 单价 供应商号 供应商名 供应商电话
这些字段中,
   商品名 商品描述 单价
这些字段均依赖于
   商品号
字段,
因为"商品号"在表(1-3)中是主键的一部分,
所以"商品名 商品描述 单价"对于"商品号"的这种依赖关系,通常称为部分依赖.
即:部分依赖(Partial Dependency)是指只依赖于部分主键的依赖关系.
我们可以将存在部分依赖关系的列拿出来新生成一个新的表Product,
而原来的Order表中去掉了一些列,形成一个新的Order表,
在Product表中,商品号将作为其主键,同时商品号在新的Order表中将作为外键,
以实现对商品的相关信息的关联.
现在最初的(1-3:Order)表被拆分为两个新的表Order和Product,
它们之间通过商品号来进行连接:
Order表:
   订单号 商品号 供应商号 供应商名 供应商电话 ...
Product表:
   商品号 商品名 商品描述 单价 ...
现在,一个商品的信息只需要在Product表中存放一次,
而Product表中只有商品号在Order表中可重复存放多次,
这比起最初的Order表(1-3:Order)来说,"商品名 商品描述 单价"这些字段的数据冗余已大大减少.

我们可以看到,在1NF的规范下,我们消除了重复组,
在2NF的规范下,我们消除了部分依赖,
原来的Order表已被拆分为两个表:
   Order表:
    订单号 商品号 供应商号 供应商名 供应商电话 ...
   与Product表:
    商品号 商品名 商品描述 单价 ...
它们都满足于2NF的条件:
(1) 该表为1NF(无重复组)
(2) 该表不包含部分依赖(存在部分依赖的列已被提出形成另一个表)

 

4. 满足3NF的关系数据库表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满足2NF的Order表:
Order表:
   订单号 商品号 供应商号 供应商名 供应商电话 ...
如果供应商的电话现在有了改变,那么在Order的所有有关这个供应商的"供应商电话"的信息将要
被修改,这种工作量是很大的.
再来看看"供应商号 供应商名 供应商电话"之间的依赖关系,
一般来说,我们只要知道了某一供应商的供应商号,就能知道该供应商的全部信息,
即,"供应商名 供应商电话"只依赖于"供应商号",但在这里,"供应商号"并不是主键的组成部分,
所以这种依赖不属于部分依赖,而叫做"传递依赖(Transitive Dependency)",
传递依赖是指一个或多个属性(列)依赖于非主键的属性(列).

现在我们把存在着传递依赖的相关列拿出来,重新生成一个叫Supplier的表,
而把"供应商号"作为Supplier表的主键,同时把供应商号保留在新的Order表中作为外键,
这样,最被的Order表到现在就被拆分为三个表:
   Order表:
     订单号 商品号 供应商号
   Supplier表:
     供应商号 供应商名 供应商电话 ...
   Product表:
     商品号 商品名 商品描述 单价 ...
这样的三个表,都同时满足于关系数据库表的3NF,即:
(1) 该表满足2NF(无重复组,无部分依赖)
(2) 该表不包含传递依赖(存在传递依赖的列已被提出形成另一个表)

 

5. 满足BCNF的关系数据库表
BCNF是鲍依斯-科得范式Boyce-Codd Normal Form的简写,
在3NF的基础上,要求表中的所有字段只依赖于关键字段.
在关键字段是组合关键字段的情况下,如:
   假设仓库管理关系表为StorehouseManage(仓库ID, 存储物品ID, 管理员ID, 数量),
   且有一个管理员只在一个仓库工作;一个仓库可以存储多种物品。
   这个数据库表中存在如下依赖关系:
    (仓库ID, 存储物品ID) → (管理员ID, 数量) ["管理员ID, 数量"依赖于组合关键字段(仓库ID, 存储物品ID)]
    (管理员ID, 存储物品ID) → (仓库ID, 数量)   ["仓库ID, 数量"依赖于组合关键字段(管理员ID, 存储物品ID)]
   所以,(仓库ID, 存储物品ID)和(管理员ID, 存储物品ID)都是StorehouseManage的候选关键字,
   表中的唯一非关键字段为数量,这个表是符合第三范式的。
   但是,由于存在如下决定关系:
    (仓库ID) → (管理员ID) ["管理员ID"依赖于"仓库ID"]
    (管理员ID) → (仓库ID) ["仓库ID"依赖于"管理员ID"]
   即存在关键字段决定关键字段的情况,所以其不符合BCNF范式。它会出现如下异常情况:
   (1) 删除异常:
    当仓库被清空后,所有"存储物品ID"和"数量"信息被删除的同时,
    "仓库ID"和"管理员ID"信息也被删除了。
  
   (2) 插入异常:
    当仓库没有存储任何物品时,无法给仓库分配管理员。
   
   (3) 更新异常:
    如果仓库换了管理员,则表中所有行的管理员ID都要修改。
  
   把仓库管理关系表分解为二个关系表:
    仓库管理表:
     StorehouseManage(仓库ID, 管理员ID);
    仓库表:
     Storehouse(仓库ID, 存储物品ID, 数量)。
   即满足BCNF范式.

 

总结:
规范化是一个过程,该过程决定把哪些属性(列)放在哪些实体(表)中.
规范化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好的表结构,因为规范化减少了数据的冗余,
这使得系统更容易维护而且系统效率也会更高.

所谓的关系型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就是数据库的表结构设计.
在关系数据库中,只有表中存有数据.

规范化只减少了数据的冗余而并没有消除冗余.
为了使相关的表连接起来,在规范化过程中不得不引入控制冗余(外键),
不过这种控制冗余与1NF和2NF表的数据冗余相比,
已经少得微不足道了.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