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大学生)在校做的实验报告,可借鉴使用,下载资源后可自行增删内容,或按照个人喜好优化排版。内容包括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模拟运算电路相关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及数据记录与处理分析、实验结论等。
一、实验目的
1.研究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法、诚法和积分等基本运算电路的功能。
2.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二、实验原理
1. 理想运算放大器特性
开环电压增益,输入阻抗
,输出阻抗
,共模抑制比
通频带宽
,失调与漂移均为0等。
满足上述条件的运算放大器称为理想运算放大器(管脚图如下图)
2.理想运放在线性应用时的两个重要特性
(1)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满足关系式:
由于,而
为有限值,因此,
,即
,称为“虚短”。
(2)由于,故流进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流可视为0,称为“虚断”。这说明运放对其前级吸取的电流极小。
3.基本运算电路
(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电路如下图(a)所示)
对于理想运放,该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为了减小输入级偏置电流引起的运算误差,在同相输入端应接入平衡电阻
。
(2)反相加法运算电路(电路如下图(b)所示)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3)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电路如下图(c)所示)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4)减法运算电路(电路如下图(d)所示)
三、实验设备及器材
实验集成块(741)1个、电阻(100kΩ×1、10kΩ×2、9.1kΩ×1、6.2kΩ×1)
模拟电路实验厢1台 万用表1块 线路连接线(转接线)若干条
四、实验过程及数据记录与处理分析
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1)按图(a)连接实验电路,接通±12V电源,输入端对地短路,进行调零和消振。
(2)输入的直流电源,测量相应的
,记入下表。
|
| 放大倍数 | |
0.5 | -5 | 实测值 | 计算值 |
-10 | -10 |
2.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按图(c)连接实验电路。实验步骤同内容1,将结果记入下表。
|
| 放大倍数 | |
0.5 | 5 | 实测值 | 计算值 |
10 | 10 |
3.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1)按图(b)连接实验电路, 进行调零和消振。
(2)输入信号采用直流信号,在-5V⁓+5V之间,选择任意一固定值为的值(本次实验给定
);调节
从-5V开始递增,用万用表测量输入电压
、
及输出电压
,记入下表。
集成运放 | 负非线性 | 临界点 | 线性1 | 线性2 | 线性3 | 临界点 | 正非线性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
| 1.12 | 0.69 | 0.1 | 0.2 | 0.3 | -1.67 | -1.69 |
| -10.14 | -10.14 | -6.31 | -7.24 | -8.28 | 11.41 | 11.41 |
4.减法运算电路
(1)按图(d)连接实验电路, 进行调零和消振。
(2)采用直流输入信号,实验步骤同内容3,记入下表。
集成运放 | 负非线性 | 临界点 | 线性1 | 线性2 | 线性3 | 临界点 | 正非线性 |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 1.82 | 1.65 | 0.8 | 0.9 | 1 | -0.52 | -0.65 |
| 11.42 | 11.42 | 2.90 | 3.91 | 4.91 | -10.14 | -10.14 |
五、实验结论与发现
1.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与理论值相比误差较小,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元器件的非理想特性、电源电压波动、测量仪器的精度、接触不良等。
2.通过改变集成运放外围电路的元件参数,可以实现不同的运算功能,如加法、减法、乘法、积分和微分等。
3.在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的情况下,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增益和相位特性有所不同。反相输入时,增益为负;同相输入时,增益为正。
4.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范围受到电源电压的限制,当输入信号超出线性范围时,输出信号将出现饱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