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一】电源拓扑之buck、boost、buck-boost

👉个人主页: highman110
👉作者简介:一名硬件工程师,持续学习,不断记录,保持思考,输出干货内容

目录

1 BUCK变换器

1.1 Buck电路工作原理

1.2 Buck电路输入输出关系推导

2 BOOST变换器

2.1 Boost电路工作原理

2.2 Boost电路输入输出关系推导

3 BUCK-BOOST变换器

3.1 Buck-Boost电路工作原理

3.2 Buck-Boost电路输入输出关系推导


1 BUCK变换器

        Buck电路,又称降压电路,这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非隔离DC-DC转换电路,顾名思义,这种变换器只能降压。基本拓扑如下图所示:

        电路中主要元器件包括开关管Q1,续流二极管D1,储能电感L1,输出滤波电容C1及负载电阻R1。输入直流电源Vin,输出直流电压Uo。

1.1 Buck电路工作原理

        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受控制电路输出的驱动脉冲控制。

        当开关管Q1驱动为高电平时,开关管导通,如下图左,续流二极管反向截止,电流iL流经电感L1向负载R1供电;此时L中的电流逐渐上升,在L1两端产生左端正右端负的自感电势阻碍电流上升,L1将电能转化为磁能储存起来。

        经过时间ton后,控制电路脉冲为低电平,开关管关断,如下图右,但L中的电流不能突变。这时电感L1两端产生右端正左端负的感应电动势阻碍电流下降,从而使D1正向偏置导通,于是L中的电流经D构成回路,电流值逐渐下降,L中储存的磁能转化为电能释放给负载R1。经过toff后,控制电路脉冲又使开关管导通,重复上述过程。

1.2 Buck电路输入输出关系推导

        从以上原理分析可知,buck电路的电感在开关导通时充能,在开关关断时放能,在进入稳定工作状态后,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电感补充的能量和释放的能量一定是相等的,电感的能量计算公式为:W=1/2 L*I²,由此可知,充能和放能时电流的变化量是相等的。如下图CCM模式下电感电流、电感电压、开关信号的变化波形:

        开关管导通时间为ton,关断时间为toff,PWM周期为T,设D=ton/T为PWM的占空比。在ton时间,开关管导通,续流二极管D1截止,电感两端的电压Vin-Vo(极性左正右负),电感电流从iLmin线性上升到iLmax,导通时间内,电感电流增量为(计算忽略开关管压降):

        当开关管关断时,二极管D导通,电感L两端电压差为-Vo(极性左负右正),电感电流线性下降到iLmin,减小量为(计算忽略二极管压降):

        这两个电流变化量相等,可以得出,这就是伏秒积平衡:

        整理得:

        从上式可以看出buck变换器只能降压。

2 BOOST变换器

        Boost电路,又称升压电路,顾名思义,这种变换器只能升压。基本拓扑如下图所示:

        电路元件和buck电路基本一致,只是开关器件、储能电感、二极管的位置有变化。

2.1 Boost电路工作原理

        如下图左,当开关管导通的时候,输入的电压对电感充电,形成的回路是:输入Vi→电感L→开关管Q;

        如下图右,当开关管关断时,输入的能量和电感能量一起向输出提供能量,形成的回路是:输入Vi→电感L→二极管D→电容C→负载RL,此时负载的供电电源相当于Vi加上电感的感应电动势,从而实现升压。

2.2 Boost电路输入输出关系推导

        假设当前开关管SW正在以一定的频率快速进行开关,并达到平衡的过程。开关导通时,此时是电感的充能过程,电感内电流线性爬升,电感两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左正右负,忽略开关管压降,则电感两端电压等于输入电压:

        开关断开时,由于电感电流不能突变,依据楞次定律,电感将产生与输入电压同方向的感应电动势,以维持电流的输出,此时是电感的放能过程,电感内电流线性下降,电感两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左负右正,忽略二级管压降,则输出电压等于输入电压与电感电压之和:

        CCM模式下电感电流的变化波形如下: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电感在开关导通和断开时变化的能量同样相同,所以仍然满足伏秒积平衡:

        即:

        占空比为D时:

        从上式可以看出boost变换器只能升压。

3 BUCK-BOOST变换器

        BUCK-BOOST变换器是输出电压可低于或高于输入电压的一种单管直流变换器。基本拓扑如下图所示:

        开关器件、储能电感、二极管的位置继续变化,电感位于中间,这种拓扑的输出电压极性与输入电压相反。

3.1 Buck-Boost电路工作原理

        如下图右上,当开关管导通时,输入的电压对电感充电,形成的回路是:输入Vi→开关管Q→电感L;

        如下图右下,当开关管关断时,电感能量经续流二极管释放,形成的回路是:电感L→电容C→负载RL→二极管D。

3.2 Buck-Boost电路输入输出关系推导

        开关导通时,电感充能,开关关断时电感放能,充放能相等,同样满足伏秒积平衡。

        开关导通时,电感充能,产生上正下负的感应电动势,忽略开关管压降:

        开关关断时,电感放能,产生下正上负的感应电动势,忽略二极管压降:

        伏秒积平衡:

        注意输出相对输入是负压,最终为:

        当占空比D>0.5时,Uo>Uin,实现升压。

        当占空比D<0.5时,Uo<Uin,实现降压。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处理用户关于Buck电路设计原理及应用的查询。首先,用户提到了系统级指令,要求使用中文回答,生成相关问题,并正确应用LaTeX格式。同时,用户提供了四个引用来源,需要在回答中适当引用。 首先,我需要回顾Buck电路的基本原理。Buck电路是种降压型DC-DC转换器,核心原理是通过开关器件(如MOSFET)的导通和关断来控制输入电压,再通过电感和电容滤波得到较低的输出电压。根据引用[2],伏秒平衡原理是关键,即电感的导通和关断期间的电压时间积相等,保持稳态。公式上应该是$$V_{in} \cdot D \cdot T = V_{out} \cdot (1-D) \cdot T$$,其中D是占空比。这可能需要整理成独立公式,使用$$...$$格式。 接下来是设计步骤。根据引用[4],设计时需要确定输入输出电压、电流需求,然后选择控制器,满足技术参数和环境要求。同时,引用[3]提到了参考电路原理图中的UVLO(欠压锁定)参数,这可能涉及到保护功能的设计。这里需要分步骤说明设计流程,可能包括参数确定、元器件选型、控制策略、保护功能等。 然后是应用场景。用户提供的引用[1]提到传统Buck电路在高电流下的问题,交错并联结构可以改善性能。所以,在应用部分需要提到传统应用如电子设备供电,以及高电流场景下使用交错并联结构的情况。同时,引用[3]和[4]可能涉及具体应用中的控制器选择和成本控制。 现在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说明原理、设计步骤、应用场景,并引用相关来源。同时,生成的相关问题要围绕设计原理、优化、应用对比等展开。例如,如何选择电感电容,伏秒平衡的具体应用,交错并联的优势等。 最后检查LaTeX格式是否正确,所有行内公式用$...$,独立公式用$$...$$。例如,伏秒平衡的公式需要单独成段。引用标识要自然添加在相关内容的末尾,如[^2]在伏秒平衡部分,[^4]在选型部分等。 可能需要注意的细节:用户提供的引用[1]主要讨论交错并联Buck电路,而用户的问题是关于Buck电路的设计,因此需要区分传统和交错并联的应用场景。此外,确保每个引用只在相关部分出现,避免混淆。 总结回答结构: 1. 基本原理(伏秒平衡,公式) 2. 设计步骤(参数确定、元器件选型等) 3. 应用场景(传统与高电流情况) 4. 相关问题生成 现在开始组织内容,确保每个部分都有对应的引用支持,并且格式正确。</think>### Buck电路设计原理及应用 #### Buck电路基本原理 Buck电路是种**降压型DC-DC转换器**,核心原理是通过开关器件(如MOSFET)的周期性导通与关断,配合电感、电容的储能滤波功能,将输入电压降至所需值。其核心公式基于**伏秒平衡原理**: $$V_{in} \cdot D \cdot T = (V_{in} - V_{out}) \cdot (1-D) \cdot T$$ 化简可得输出电压关系: $$V_{out} = V_{in} \cdot D$$ 其中$D$为占空比,$T$为开关周期。 #### 二、Buck电路设计步骤 1. **参数确定** - 输入电压范围(如12-24V)、输出电压(如5V)、最大输出电流(如3A)需明确。 - 根据效率要求(如>90%)选择同步整流或异步整流方案。 2. **元器件选型** - **电感**:需满足电流纹波要求,计算公式为: $$L = \frac{(V_{in} - V_{out}) \cdot D}{f_{sw} \cdot \Delta I_L}$$ 其中$f_{sw}$为开关频率,$\Delta I_L$为纹波电流(通常取负载电流的20-40%)。 - **电容**:根据输出电压纹波需求计算,需考虑ESR(等效串联电阻)的影响。 - **开关管**:耐压需高于输入电压,导通电阻影响效率[^3]。 3. **控制策略** - PWM控制(电压模式或电流模式)或PFM(脉冲频率调制)需根据动态响应需求选择。 4. **保护功能** - 欠压锁定(UVLO)、过流保护、过热保护需集成到控制器中。例如某型号UVLO启动电压最小值为3.7V。 #### 三、应用场景 1. **传统场景** - 电子设备供电(如5V/3A的USB充电模块)。 - 工业控制系统中为低电压芯片供电。 2. **高电流场景** - **交错并联Buck电路**通过多相并联降低电感电流峰值,减少磁芯损耗,提升过载能力。仿真表明其输出纹波较传统结构降低50%[^1]。 #### 四、设计优化方向 - **效率优化**:采用同步整流代替二极管,降低导通损耗。 - **动态响应**:通过电流模式控制改善负载瞬态特性[^2]。 ---
评论 19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highman110

你的鼓励将是我最大的创作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