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用DeepSeek和Origin复现图。首先,图片里包含柱状图(a)和三个折线图(b, c, d),显示了不同站点和路径对沉积物通量变化的贡献百分比,以及随时间的变化。还提到图中的颜色、图例和文本细节,比如各个站点名称、百分比范围,以及不同的控制路径。
DeepSeek指的是数据处理或AI辅助生成部分,结合Origin作图,需要先处理数据,然后用Origin进行可视化。包括数据准备、软件操作步骤、图表设置等。
以下是使用 DeepSeek(数据辅助处理) 和 Origin(绘图) 复现该图的详细步骤:
一、数据准备
-
数据整理(DeepSeek辅助):
-
柱状图(a):
- 整理每个站点(1-25)的沉积物通量贡献百分比数据。
- 按路径(P control、V control、T control等)分列存储,例如:
站点编号 Pathway I Pathway II Pathway III ... 1 30% -20% 10% ... 2 25% -15% 5% ... - 注意负值(如站点 2、4 的负贡献)。
-
折线图(b, c, d):
- 整理不同路径(Pathway VII-II、IX-VIII-II等)的时间序列数据(年份 8、15、22、29、36年)。
- 按路径分列存储,例如:
年份 Pathway VII-II Pathway IX-VIII-II Pathway V-III ... 8 0.8 0.6 0.4 ... 15 0.7 0.5 0.3 ...
-
-
数据验证:
- 使用 DeepSeek 检查数据范围和逻辑一致性(如百分比总和是否合理)。
二、Origin 绘图步骤
1. 柱状图(a)
- 数据导入:
- 将站点数据导入 Origin 工作表,站点编号为 X 列,各路径贡献为 Y 列。
- 绘图设置:
- 选择所有路径的 Y 列数据,点击菜单 Plot → Column/Bar → Stacked Column。
- 调整颜色:
- 双击柱状图,在 Plot Details 中为每条路径分配颜色(与原图配色一致)。
- 负值部分用不同颜色区分(如红色)。
- 坐标轴标注:
- X 轴:站点编号(1-25),添加标签 **"Station number"**。
- Y 轴:标题设为 **"Percent contribution to the change of sediment flux (%)",范围设为 -100% 到 100%**。
- 图例:
- 添加图例,标注各路径名称(P control、V control等)。
2. 折线图(b, c, d)
- 数据导入:
- 将时间序列数据导入新工作表,年份为 X 列,各路径贡献为 Y 列。
- 绘图设置:
- 选择所有路径的 Y 列数据,点击菜单 Plot → Line → Line。
- 线条样式:
- 双击折线图,在 Plot Details 中设置不同线型(实线、虚线、点线等)和颜色。
- 多图合并:
- 右键点击图形,选择 Merge Graph Windows,将三个折线图排列为(b, c, d)。
- 坐标轴标注:
- X 轴:年份(8、15、22、29、36年),标题为 **"Year"**。
- Y 轴:标题根据实际含义标注(如“Sediment flux contribution”)。
三、排版与标注
- 文字标注:
- 添加子图标签(a, b, c, d):右键点击图形空白处,选择 Add Text,输入标签并调整位置。
- 标注站点名称(如 Yangsha、Yellow、Nanjing 等):在柱状图对应位置添加文本注释。
- 全局调整:
- 统一字体(建议 Arial 或 Times New Roman)。
- 调整边距和图形比例,确保与原文布局一致。
- 导出:
- 保存为高分辨率图片(PNG/TIFF)或矢量图(PDF/EPS)。
四、注意事项
- 配色一致性:
- 使用原图的颜色编码(如 Pathway VII-II 可能对应蓝色,P control 对应红色)。
- 负值处理:
- 柱状图中负值需向下延伸,用对比色区分。
- 数据精度:
- 检查百分比值是否与原文数据匹配(如原图柱状图部分站点有显著负值)。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高效复现该图。如果遇到具体操作问题(如 Origin 函数使用),可进一步结合 DeepSeek 提供代码或公式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