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 IS)一般泛指收集、存储、处理和传播各种信息的具有完整功能的集合体。现代信息系统总是与计算机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联系在一起,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信息处理工具,以网络为信息传输手段的信息系统。
1.信息系统的定义
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1.1信息系统的5个基本功能
信息系统的5个基本功能:输入、储存、处理、输出和控制。
- 输入功能。输入功能决定于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及系统的能力和信息环境的许可。
- 存储功能。存储功能指的是系统存储各种信息资料和数据的能力。
- 处理功能。它是数据处理工具。处理功能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数据挖掘(DM)技术。
- 输出功能。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都是为了保证最终实现最佳的输出功能。
- 控制功能。控制功能对构成系统的各种信息处理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对整个信息加工、处理、传输、输出等环节通过各种程序进行控制。
2.信息系统的6个阶段模型
1979年,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诺兰(Richard L.Nolan)提出了著名的信息系统进化的阶段模型,即诺兰模型。诺兰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道路划分为6个阶段,即:初始阶段、传播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
2.1初始阶段
特点:
1)组织中只有个别人具有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2)该阶段一般发生在一个组织的财务部门。
2.2传播阶段
特点:
1)数据处理能力得到迅速发展。
2)出现许多新问题(如数据冗余、数据不一致、难以共享等)
3)计算机使用效率不高等。
2.3控制阶段
特点:
1)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
2)采用了数据库(DB)技术。
3)这一阶段是计算机管理变为数据管理的关键。
2.4集成阶段
特点:
1)建立集中式的DB及相应的IS。
2)增加大量硬件,预算费用迅速增长。
2.5数据管理阶段
企业开始选定统一的数据库平台、数据管理体系和信息管理平台,统一数据的管理和使用,各部门、各系统基本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IT系统的规划及资源利用更加高效。
2.6成熟阶段
信息系统已经可以满足企业各个层次的需求,从简单的事务处理到支持高效管理的决策。企业真正把IT与管理过程结合起来,将组织内部、外部的资源充分整合和利用,从而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这6个阶段模型反映了企业计算机应用发展的规律性,前3个阶段具有计算机时代的特征,后3个阶段具有信息时代的特征,其转折点是进行信息资源规划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