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行业曾被视为"高薪职业"的代名词,特别是在国家大力发展芯片产业的背景下,这个行业的热度曾一度飙升。
国内芯片行业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吸引了大量人才涌入。然而,对于已经在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30+工程师来说,情况却不那么乐观。
芯片研发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理论上,30+正是技术和经验的黄金期,应该是职业发展的高峰期。但现实却是,30+的芯片工程师正陷入"既往上难,又往下艰"的尴尬境地。
困境一:技术与管理的两难选择
30+是一个必须面对职业转型的节点。在芯片行业,这个年龄段的工程师通常面临两条路:要么继续深耕技术,成为专家;要么转向管理岗位。
然而,这两条路都充满挑战。
走技术路线,随着年龄增长,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工具、新工艺,跟上行业发展步伐。而同时,薪资增长却可能遇到瓶颈。
转向管理路线,又面临另一个问题:芯片行业的管理岗位数量有限。一个项目组可能只需要一两个管理者,但需要几十个工程师。竞争异常激烈。更何况,绝大多数工程师缺乏管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