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练习
练习一:区位图制作
2024年11月,GIS课程学习记录,第一部分:区位图制作。
成果图如下图所示:
第一张区位图:
第二张区位图:
一、第一个区位图
1.下载数据
(1)数据来源
奥维地图:下载网址
(2)数据下载过程
第一步,打开奥维地图,右上 “搜索栏” 输入并选择所需的行政区域,右击选中区域,在 图形设置 框中点击 “添加到收藏夹”。
第二步,右击收藏夹中的行政区域,选择 “导出”,将格式改为 “ovkml格式”。按照此方法选中所需区域及其区域下的县区(“设置对象”中选择多个区域)导出完整的行政边界。
例:下述过程均已六安为示例。导出六安市的行政边界,已知六安由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金寨县、霍邱县、霍山县、舒城县组成,则在设置对象中选择以上8个区域(包括六安)并导出。
第三步,导出ovkml格式文件无法直接导入arcgis,应通过修改文件后缀改为kml格式。
2.数据预处理
从任务栏:“窗口”-“搜索” 处,搜索 “kml转图层”。
转好后,右击新导入图层中的polygon,选择 “数据”-“导出数据”,并在选择输出位置时,选择格式为shapefile。
按照上述方法,导入并处理六安各区县与安徽省的行政区域数据。
导入完成后,在左下角的视图改变中选择 “布局视图”。
在任务栏中选择插入数据框,然后右击空白部分,选择 “页面和打印设置”,将使用打印机纸张设置的√去掉,再将宽度12,调为高度调9。点击确定,再通过边框周围的尺度,点击尺度,确定离边框4cm位置的 参考线。
注:设置了错误的参考线时,可通过选择该参考线在尺度中对应的位置,右击选择取消参考线。
设置好参考线之后,点击行政区域所在的数据框,并将其各个边框拖拽至所设参考线处。完成后点击任务栏中的小地球符号,将数据缩放至合适范围。如下图所示:
然后,在左侧内容列表为“按绘制顺序列出”的条件下,点击安徽边界,按住鼠标将其拖至新建数据框栏目下,则相同的安徽边界数据出现在之前新建的数据框中。(也可以右击图层,选择“激活”该图层之后导入数据,要导入哪个图层下面就激活哪个。)
然后右击第一个图层中的“安徽边界”将其移除,并点击小地图,将留下的图层缩放至合适大小。完成后如下图所示:
然后右击各图层,选择 属性,在数据框属性中选择 坐标系,选择投影坐标系,制图地区的详细投影带请在网上查询,例如六安所在位置应选择WGS_1984_UTM_Zone_50N。
3.成图过程
(1)区位图色块设置
右击内容列表图层中的“六安区县”,选择属性,并在出现的图层属性框中点击 “符号系统”。在右侧 显示 中选择 “类别”- “唯一值”,值字段中选择 “NAME” ,并点击下方的 “添加所有值”。完成之后即可通过 “色带” 选择合适的颜色。
再次右击内容列表图层中的“六安区县”,选择属性,并在出现的图层属性框中点击 “标注”。标注字段为NAME,不用修改。将字体改为黑体,字体大小根据图中显示调整合适大小即可,若有些地区显示名称时不适合横向放置名称,可选择 “放置属性”-“先水平,如不合适则平直”。选择完之后点击确定,再右击“六安区县”选择 “标注要素”。
将旁边的新建数据框缩小并拖拽至刚刚操作的数据框中。再选择任务栏中 “手” 的标识,将已经分为多个色块的区县图移动至合适位置,以放置新建数据框。小图的边框可右击选择 “属性”-“框架”-“边框”,下拉选择0.5磅。完成后如下图所示:
再用上述相同的方法,选择左侧图层中的“六安区县”,按住鼠标,下拖至新建数据框中。再右击新建数据框中的“六安区县”,选择属性,在 符号系统 右侧的 显示 中选择 “要素”-“单一符号” 。完成后,点击内容列表中新建数据框下六安区县的色块,将 “轮廓宽度” 设置为0。同样点击新建数据框中的安徽边界的色块,将 “填充颜色” 设置为“无颜色”。
接着按照之前的方法在图上标注“安徽省”。右击新建数据框中的安徽边界,选择 “属性”-“标注” ,然后将字体改为黑体,字体大小根据图中显示调整合适大小。点击确定,再右击新建数据框中的“安徽边界”选择 “标注要素”。不清楚请上翻,此处往上数第3张图片。
然后,右击任务栏的空白部分,点击 “绘制” ,并在出现的绘制任务栏中将绘制的图形,下拉改为线条。
在绘制之前右击边框的尺度清除上下边框的参考线。再点击设置好的线条,点击两个地图中对应六安位置的点连线,如下图所示。终点位置双击完成直线绘制。
然后进行绘制直线的属性调整。右击线条,选择 “属性”-“更改符号”,在左侧的样式中选择 “箭头在终点” ,再点击 “编辑符号” ,将宽度 设置为0.6。完成后点击**“线属性”-“属性-“符号””**,并修改箭头 “大小” 为4.
(2)布局
a.指北针
为确保布局美观,首先在左上角的边框尺度选择2cm的参考线。根据你所制作的区位图形状选择合适的空白位置,不用与本示例位置完全相同。
选择任务栏中的 “插入”-“指北针” ,选择“ESRI指北针3”,调整大小,放置于左上角。
b.比例尺
在左下角选择2cm的参考线,然后选择 “插入”-“比例尺” ,选择 “比例线1” 。再选择右侧的属性,将 主刻度数 设置为1, 分刻度数 设置为2, 主刻度单位 选择“千米”, 标注设置 为“km”。点击确定,拖动比例尺将其刻度示数变为 0-25-50 。
完成后可右击比例尺,选择 “属性”-“符号” ,将字体改为“Times New Roman”,并点击确定。
c.图例
在右下角选择2cm的参考线,选择任务栏中的 “插入”-“图例” ,点击下一步生成图例。右击图例选择 “属性”-“项目”-“字体” ,选择黑体并确定。再右击图例选择 “转换为图形”,转换完成后,右击图例选择 “取消分组” ,将图中不需要的部分删掉。并将“图例”标题框下移,选择分开后的所有显示框右击选择 “组” ,完成后如图所示:
d.经纬度设置
点击选择图中的大数据框,右击,选择 “属性”-“网格”-“新建网格” ,点击下一步生成网格。再点击网格的属性,选择**“轴”,选择“显示数据框”后面的 “内部” ,并点击上面的线条,将其宽度改为0.5, “刻度大小” 改为3。同样选择边框属性中的属性,将其宽度改为0.5,点击确定。
然后选择“标注”**,将 字体 改为“Times New Roman”, 标注方向 选择“左”、“右”, 标注偏移 改为2磅。接着选择 “其他属性” ,在其中方向指示部分点击第一个,然后将下面的 “分钟” 和 “秒” 的勾选取消。
确定之后,接着选择 属性 中的 “线” ,选择 “不显示线或刻度” ,全部完成后点击 “应用” 。应用后可在选择数据框属性界面,选择 “框架”-“边框” ,选择 “无”。
4.出图
保存文件,然后再任务栏的文件下方选择 “导出地图” ,然后可根据所需要的清晰度调高分辨率,最后保存至所需位置。完成出图。
二、第二个区位图
1.数据下载
(1)数据来源
地理空间数据云:打开网址
(2)下载过程
将空间位置改为 “行政区”,并选择相应地区。数据集选择 “SRTMDEMUTM 90M 分辨率数字高程数据产品”,详情见下图。选择完成后进行搜索,点击搜索结果,确认数据方框是否覆盖了整个地区,若没有覆盖完全则多选几个数据。然后下载数据,下载完成后解压。
2.数据预处理
在第一张图的基础上,将左下角的视图切为 “数据视图” ,右击内容列表中的“图层”选择 “激活” 。然后点击任务栏中的 “添加数据”,将刚刚下载的数据导入图中。如图:
(1)镶嵌
导入两份数据时,数据的边界会非常明显,此时需要镶嵌。只有一份数据可不做此步。
首先,通过 “窗口”-“搜索” ,点击搜索 “镶嵌至新栅格”。
界面中的 输入栅格 选项将需要镶嵌的栅格全选上,然后选择 输出位置 为哪个文件夹,并命名。要素类型选择,需右击内容列表里的栅格数据,点击 “属性”-“源” 。按照第二张图片显示的查看。
最后波段数,若为彩色RGB,则为3个波段。本示例中为黑白色,波段数为1。完成后点击确认,然后将导入的未镶嵌的栅格数据移除。
再点击DEM.tif(镶嵌后的数据)的色带,换成红绿色为主的色带,如下图所示:
(2)按掩膜提取
关闭区县图与DEM.tif,然后在搜索框搜索 “按掩膜提取”,按照下图所示选择:
完成后为研究区(提取后的数据)更换色带。
(3)渲染
在搜索框搜索 “山体阴影”,并在界面输入相应信息。完成后将山体阴影数据拖拽至研究区数据下方。再右击DEM.tif选择 “属性”-“显示”-“透明度” ,将透明度调整为30。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然后切换为 “布局视图”,将图中绘制的直线与图例移出数据框外。然后显示“六安区县”数据,右击,选择 “符号系统”-“符号”-“填充颜色”,选择 “无颜色”。再选择 “编辑符号”-“轮廓”,选择 “点划线” 样式,确定后将 轮廓宽度 改为0.5。完成后,右击**“研究区(掩膜提取后的数据)”**选择 “缩放至图层” ,调整一下图层位置,最后如第三张图所示。
3.开始成图
(1)成图过程
右击“六安区县”,选择 “属性”-“符号”-“编辑符号”-“掩膜” ,选择 “光圈” ,将大小调为0.5。
然后,点击六安区县下的色块,选择 “编辑符号” ,选择 “添加图层”,颜色设为无,轮廓颜色设置为浅色,轮廓宽度为2,然后将该图层下移。
右击六安区县数据,选择 “数据”-“导出数据”,命名为外框 ,完成后加入图层。右击任务栏空白部分,选择 “编辑器”-“开始编辑” ,右击外框,选择 “打开属性表” 。全选其中的所有数据,点击编辑器中的 “合并” ,将合并之后的数据NAME改为 “外框”,再点击 “保存编辑”,“停止编辑”。
之后点击六安区县下的色块,选择 “编辑符号” ,将图中所选的图层移除。再将“外框”拖拽至六安区县的下方,点击下方的色块,填充颜色选择无,轮廓颜色选择浅色,轮廓宽度选择0.5(图中为2后面会改回0.5,根据图来调整),并点击确定。完成后如下第四张图所示。
导入与其他省接壤的边界。与第一个图下载行政边界数据相同,六安区位图下载河南省与湖北省的数据,修改为kml格式后,在arcgis中连接文件夹,用kml转图层,将图层存为shapefile文件。(详情见第一个图下载数据部分)
导入后如图:
将六安区县移动到最上方,然后点击其他省数据下方的色块,填充颜色选择无颜色,轮廓宽度选择2.5,轮廓颜色选择深灰色,在图上可明显看出即可。
点击 “插入”-“文本” ,右击插入的文本框选择属性,将文本改为相应省份,选择 “更改符号”,将字体改为黑体,大小改为11。再选择 “编辑符号”,点击 “掩膜”,选择 “晕圈”,大小改为1.5,点击确定。
(2)布局
选择 “插入”-“图例”,图例项的框内只留下六安区县和DEM.tif的数据。若框中显示的为新建数据框中的数据,请右击第一个图层,选择 “激活”
对图例的修改,如第一个区位图中的操作。右击图例,点击属性-项目,选择 “全选”-“字体黑体”,点击确定。
右击图例,选择“转换为图形”,再右击选择分组,注意整体分完组之后还有图中3个部分需要分组。分完后,删除 “DEM.tif”,再双击 “值”,将文本改为 “DEM(m)”,字体改为Times New Roman。再双击 “高:1807”和“低:-92” ,将前缀删去,只留数字,字体同样改为Times New Roman。再将两个色带选中(按住shift键选择两个色带)右击选择组合,组合后将色带拉长。移动图上的图例,然后全选组合。
选择图中的新建数据框,右击选择属性,将背景调为白色。同样的方法可按照需要调整图例的背景。
4.出图
点击 “文件”-“导出地图” ,根据需要选择分辨率,并导出。即可完成第二张图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