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最详细的:Java线程池核心流程解析

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线程池的工作流程,包括其核心方法execute()、Worker类的实现以及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应用。通过分析ThreadPoolExecutor的结构和关键参数,揭示了线程如何实现重复利用,线程池如何管理线程和任务。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1. 前言

线程池是JAVA开发中最常使用的池化技术之一,可以减少线程资源的重复创建与销毁造成的开销。

2. 灵魂拷问:怎么做到线程重复利用?

很多同学会联想到连接池,理所当然的说:需要的时候从池中取出线程,执行完任务再放回去。

如何用代码实现呢?

此时就会发现,调用线程的start方法后,生命周期就不由父线程直接控制了。线程的run方法执行完成就销毁了,所谓的“取出”和“放回”只不过是想当然的操作。

这里先说答案: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3. ThreadPoolExecutor的实现

3.1 结构

首先看下ThreadPoolExecutor的继承结构

顶级接口是Executor,定义execute方法

ExecutorService添加了submit方法,支持返回future获取执行结果,以及线程池运行状态的相关方法

本文着重讲线程池的执行流程,因此将暂时忽略线程池的状态相关的代码,也建议新手看源码时从核心流程看起。

3.2 核心方法:execute()

public void execute(Runnable command) {
        if (command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int c = ctl.get();
        // 判断是否小于核心线程数
        if (workerCountOf(c) < corePoolSize) {
        	//添加worker,添加成功则退出
            if (addWorker(command, true))
                return;
            c = ctl.get();
        }
        // 核心线程数已用完则放入队列
        if (isRunning(c) && workQueue.offer(command)) {
            int recheck = ctl.get();
            // 双重检查,避免入队完成后,所有线程已销毁,导致没有消费者消费当前任务
            if (! isRunning(recheck) && remove(command))
                reject(command);
            else if (workerCountOf(recheck) == 0)
                addWorker(null, false);
        }
        // 队列已满则开启非核心线程,达到最大线程数则使用拒绝策略
        else if (!addWorker(command, false))
            reject(command);
    }

execute方法就是一个生产的过程,主要分为开启线程和入队

开启线程会传入command(即当前任务),开启的线程会立即消费该任务

入队的任务则会由Worker消费

主要关注corePoolSize,maximumPoolSize,queueSize(任务队列长度),workerCount(当前worker数量)这几个参数,可以总结为以下:

已满 未满 操作
corePoolSize 开启核心线程
corePoolSize queueSize 入队
queueSize maximumPoolSize 开启非核心线程
maximumPoolSize 拒绝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