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nq-Linux移植学习笔记之十-u-boot网络配置

本文介绍了在Zynq开发板ZC706上进行Linux网络配置的过程,涉及Zynq、PHY和BCM5396网络交换芯片的配置。在u-boot中修改了Board.c、Eth.c和Zynq_gem.c三个关键文件,完成配置后,可以通过tftp加载设备树和镜像文件,实现快速启动。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在zynq开发板zc706上,网络通路由下面三个设备组成:


其中zynq负责对phy进行配置,当zynq上的网络控制器以及phy完成正确配置时,能够看到RJ45上面的黄灯亮,此时表明链路已经通了。如果u-boot中已经设置了IP地址,通过网线就可以ping通电脑,此时会打印host alive这句话。

但是如果板子不是这样做的,比如是下面这种方式:


这里用到了BCM5396网络交换芯片,此时要保证网络链路通就需要对5396和两个PHY进行配置。幸运地是,PHY0由5396进行配置,当我们对5396进行正确配置后,PHY0也就配置完成了,PHY1的配置还是老样子。整个配置可以分为两步走,首先通过SPI总线配置5396,再配置PHY1,完成全部配置后,就能看到RJ45上面的黄灯亮起。

 

u-boot中需要修改的代码主要涉及三个地方

1、  arch/arm/lib/Board.c

其中board_init_r函数中需要在网络驱动配置前加入配置bcm5396的函数调用,这里我放在了串口驱动配置之后运行。

void board_init_r(gd_t *id, ulong dest_addr){ ulong malloc_start;#if !defined(CONFIG_SYS_NO_FLASH) ulong flash_size;#endif gd->flags |= GD_FLG_RELOC; /* tell others: relocation done */ bootstage_mark_name(BOOTSTAGE_ID_START_UBOOT_R, "board_init_r"); monitor_flash_len = _end_ofs; /* Enable caches */ enable_caches(); debug("monitor flash len: %08lX\n", monitor_flash_len); board_init(); /* Setup chipselects */ /*  * TODO: printing of the clock inforamtion of the board is now  * implemented as part of bdinfo command. Currently only support for  * davinci SOC's is added. Remove this check once all the board  * implement this.  */#ifdef CONFIG_CLOCKS set_cpu_clk_info(); /* Setup clock information */#endif serial_initialize(); myspi_init(); /*init bcm5396*/ printf("Now running in RAM - U-Boot at: %08lx\n", dest_addr);#ifdef CONFIG_LOGBUFFER


 

2、  net/Eth.c

在其中加入配置bcm5396的代码

 

void myspi_init(){ XSpiPs Spi; int i32Option,status; int i; unsigned char workBuf[10]; workBuf[0]=0xf0; workBuf[1]=0x1; g_SpiConfig = &XSpiPs_ConfigTable[0]; //Initialize the SPI device. Spi.IsBusy = 0; Spi.Config.BaseAddress = g_SpiConfig->BaseAddress; //Spi.StatusHandler = StubStatusHandler; Spi.SendBufferPtr = NULL; Spi.RecvBufferPtr = NULL; Spi.RequestedBytes = 0; Spi.RemainingBytes = 0; Spi.IsReady = 0x11111111; XSpiPs_WriteReg(Spi.Config.BaseAddress,0,0x00020000); //Initialize the SPI device. end  i32Option = 0x1 | 0x2 | 0x4 | 0x10; Spi_SetOptions(&Spi, i32Option); XSpiPs_SetSlaveSelect(&Spi,1 ); XSpiPs_SetClkPrescaler(&Spi, 6 ); workBuf[0]=0xf0; workBuf[1]=0x1; workBuf[
### 回答1: "Zynq-Linux移植学习笔记"是一篇关于在Zynq SoC平台上移植Linux操作系统的学习笔记。该笔记主要介绍了如何在Zynq平台上搭建交叉编译环境、编译内核、制作根文件系统以及启动Linux系统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这篇笔记,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将Linux操作系统移植Zynq平台上,并且可以通过实践来深入理解相关的知识和技 ### 回答2: Zynq Linux移植是搭建Zynq硬件平台和在该平台上运行Linux系统的过程。它包括了硬件的设计和软件的开发,这有助于实现在Zynq平台上开发Linux应用程序的目标。 首先,进行Zynq Linux移植前需要研究设备的结构和硬件构造。zynq硬件平台包含两个主要组成部分:PS和PL。PS负责处理器系统和外设的管理和控制,PL则是可编程逻辑,支持FPGA逻辑的定制化,同时也支持外设的实现。在移植时,需要设计PS的硬件架构和软件驱动程序,同时也需要配置PL。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如(Xilinx SDK)和(Petalinux)等的软件开发环境安装和配置。 接下来,进行Linux系统的移植。这部分工作需要了解Linux内核的结构、功能和特性,然后根据硬件架构,对Linux系统进行调整和定制,构建出适合硬件平台的Linux系统。这个过程需要进行的工作包括:解编译适合SOC的内核、制定设备树、调整内核参数等。 最后,这些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在Zynq平台上编译和运行Linux应用程序了。开发者可以尝试通过开发板上的GPIO、I2C、SPI或UART等接口,学习Linux的设备驱动程序、网络编程、文件系统管理等知识点。可逐步学习如何掌握Linux的shell、打包工具、交叉编译工具等。 总结来说,Zynq Linux移植工作是基础的硬件构造、嵌入式软件和Linux知识的综合应用,需要开发者有至少三方面的技能。需要熟练编写硬件设计,熟练掌握Linux内核编程以及Linux系统软件的维护和管理。这些技能的应用能力对于移植Zynq平台Linux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开发工程师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 回答3: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zynq-linux移植成为了嵌入式开发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zynq-linux移植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zynq-linux移植前需要了解的基础知识 在开始进行zynq-linux移植之前,需要对Linux系统、ARM技术、FPGA开发、C语言等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需要熟悉zynq系列的基本架构和应用场景。 二、zynq-linux移植必要的步骤 zynq-linux移植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确定硬件平台和环境搭建;其次是进行内核编译和配置;然后是uboot编译和烧录;最后是Linux文件系统的制作和烧录。在整个移植过程中,需要注意各个步骤的顺序和详细操作,确保每一步都正确完成。 三、zynq-linux移植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在zynq-linux移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硬件平台的兼容性、内核配置的错误、uboot烧录问题、文件系统制作出错等。在遇到这些问题时,需要耐心地进行排查和解决,同时也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和社区的技术支持。 四、zynq-linux移植之后的应用与拓展 zynq-linux移植成功之后,可以将其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例如网络设备、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领域。同时,还可以进行拓展和优化,例如添加各种驱动程序、优化系统性能等。 总之,在进行zynq-linux移植学习和实践中,需要认真学习基础知识,仔细操作每个步骤,及时排查并解决问题,并在成功移植之后持续进行应用与拓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