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此文稿的目的:
1.作为作者第一次的写稿demo尝试,目前不善写稿、对道德经的理解也不够透彻、文学水平也比较差,但万事皆有开始,无洼则无盈。
2.实践大脑订单的“可验收部分”,思想来自【大脑解冻】脑力劳动中,如何深度激活大脑,拉满状态_哔哩哔哩_bilibili。
3.作为一个笔记供我后续复习。
4.作为后续可能用于实践做视频的底稿。
5.作为实践道德经前的理论基础
文稿结构:
1.原文
2.个人感悟(道德经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且此文稿用于复习,因此笔者就不写别人的思想了。)(我使用的书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高文方译的道德经-ISBN编号为:9787550243408。)
四十二章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gu3),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唔将以为教父)
个人感悟:
大道为一,即大道为万物之始,大道生天地,天地生和气,和气生万物。
世间万物都背阴而向阳,阴阳之气相冲,然后相互交融产生和气,而和气则是生养万物之物。(我觉得这里有一种阴阳平衡的思想,黑与白缺一不可。)
人们所厌恶的,只有孤寡,没有子女(原意为不结果实),但是统治者却以这种名称来称呼自己。所以食物通过缺损带来利益,通过得利带来缺损。人们所教的东西,我一样也教。强横的人,容易横死难以善终,我将用这个案例来作为我教学的主导思想。(我认为这一章主要在讲平衡,唯有阴阳平衡才能生养万物。还有就是一种辩证的、或者说对立、又或者说道的思想----阴盛阳衰、阳盛阴衰,想要发展不止应该从正面看,还应该从反面看,利与损是两面的。其实从此处看我认为非常符合我所理解到的“道篇”的核心思想之一:对立与弱欲)
四十三章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个人感悟: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驱使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我认为此处的柔弱不是身体或者精神上的柔弱,而是一种胸怀上的宽广、性格上的谦虚、欲望上的柔弱,或者翻译为虚怀若谷),无形的东西能够进入没有缝隙的东西,我是知道无为的益处的。
不通过说话来教学(通过行为教学)与无为(我认为无为不是不做事,也不是不主动做事,而是顺应天道与规律做事,当事物将要爆发到极点时,反者道之动,这时入手处理合乎情理,顺应天道,无为则无不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