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战场机变之行军篇》

                                                    孙子兵法之行军篇

《孙子兵法之行军篇》是战场机变中的第三篇,也是《孙子兵法》的第九篇,主要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根据不同的地形搭建营地,设置观察场所,监测敌情。

原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

  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

  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译文:

孙子说:凡军队行军作战和观察判断敌情,应该注意:在通过山地时要靠近有水草的谷地;驻止时,要选择“生地”,居高向阳;如果敌人占据高地,不要仰攻。这些是在山地行军作战的处置原则。横渡江河,要在离江河稍远的地方驻扎;如果敌军渡河前来进攻,不要在江河中迎击,而要乘它部分已渡、部分未渡半渡时予以攻击,这样比较有利;如果要与敌军交战,那就不要靠近江河迎击它;在江河地带驻扎,也要居高向阳,切勿在敌军下游低凹地驻扎或布阵。这些是在江河地带行军作战的处置原则。通过盐碱沼泽地带,要迅速离开,不宜停留;如在盐碱沼泽地带与敌军遭遇,那就要占领有水草而靠树林的地方。这些是在盐碱沼泽地带行军作战的处置原则。在平原地带驻军,要选择地势平坦的地方,最好背靠高处,前低后高。这些是平原地带行军作战的处置原则。以上四种“处军”原则的好处,是黄帝所以能够战胜“四帝”的重要原因。

  大凡驻军,总是喜欢干燥的高地,讨厌潮湿低洼的地方;要求向阳而回避阴湿,驻扎在生活方便和地势较高的地方,将士就不至于发生各种疾病,这是作战必胜的可靠保证。军队在丘陵、堤防扎营,必须选择向阳的一面,并且要背靠着它。这样做给军队所带来的好处,是得自地理条件的辅助。

  上游下暴雨,看到水沫漂来,不要涉水过河,应等水势稳定之后再行动。

  军队遇到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等地形,必须迅速避开而不要靠近。我方远离这类地形,敌人就会接近它;我方面向这类地形,敌人就会背靠它。

  军队在山川险阻、芦苇丛生的低洼地,草木繁茂的山林地区行动,必须仔细反复地搜索,因为这些都是容易隐藏伏兵和奸细的地方。

  敌人逼近而能保持安静,是因为占据着险要地形;敌人远道而来向我们挑衅,是想引诱我军前进;敌人不抢占险要地形而在平地驻扎,定有它的好处和用意。

  树林里很多树木摇动的,是敌人荫蔽向我袭来的迹象;草丛中设有许多遮蔽物,是敌人企图迷惑我而布下的疑阵;鸟儿突然飞起,是下面有伏兵;走兽受惊猛跑,是敌人大举进攻造成的。飞尘高而锐直的,是敌人战车驶来;飞尘低而宽广的,是敌人步卒开来;飞尘分散而细长的,是敌人在打柴;飞尘少而时起时落的,是敌军在察看地形,准备扎营。

  敌人派来的使者措辞谦恭却正在加紧战备的,是准备进攻;使者措辞强硬而摆出前进姿态的,是准备撤退;敌人的轻车先出动,部署在两翼的,是在布兵列阵;敌人尚未受挫而主动请求讲和的,是另有阴谋;敌方急速奔走并展开兵车的,是期求与我交战;敌军半进半退的,可能是伪装混乱来引诱我。

  敌人拄着武器站立,是饥饿难忍;敌人从井里打水而抢着先喝的,是干渴难耐;敌人见利而不前进的,是由于疲劳过度。敌方营寨上有飞鸟聚集,说明营寨已空置无人;敌营夜间有人惊呼的,是恐慌的表现;敌营纷扰无秩序的,是其将帅没有威严;敌营旌旗摇动不整,是由于军纪不严队伍混乱;敌人军官吏急躁易怒,是由于敌军过度疲倦。敌人杀马吃肉,是由于缺粮;炊具悬置不用,士兵不回营房休息的,是要拼死的穷寇;敌兵聚集一起私下低声议论,是其将领不得众心;再三犒赏士卒的。说明敌军已没有别的办法;一再重罚部属的,是敌军陷于困境;将帅先对士卒凶暴后又畏惧士卒的,说明其太不精明了;敌人借故派使者来谈判的,是想休兵息战。敌军盛怒出阵,但久不接战,又不退去,必有蹊跷,一定要仔细侦察。

  打仗并不是兵力愈多愈好,只要不轻视敌人贸然进攻,并能集中兵力,掌握好敌情,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也就足以战胜敌人了。那种既没有深谋远虑,又自负轻敌的人,必定会被敌人俘虏。

  将帅在士卒尚未亲近依附时,就贸然处罚士卒,那他们一定不服,这样就很难指挥他们打仗;如果士卒对将帅已经亲近依附,仍不执行军纪军法,这样也无法指挥他们作战。所以,用教育等“文”的办法号令士兵,用军纪等“武”的办法统一士兵行动,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就必定胜利。平素能认真执行命令、教育士卒,士卒就能养成服从的习惯;如果平时法令得不到贯彻执行,士卒就会养成不服从法令的习惯。平时的法令能得到贯彻执行,这表明将帅与士卒之间相处融洽,互相信任。

注释:

  • 处军相敌:处军,处置军队,指带领军队行军、扎营、作战等。处军相敌,带领军队行军、扎营、作战,观察判断敌情。
  • 绝山依谷:军队穿越山地要依傍溪谷行进。
  • 视生处高:生,生动、生机,这里引申为开阔。视生处高,要把军队驻营于地势高、视野开阔的地方。
  • 战隆无登:隆,这里指高地。战隆无登,不要去仰攻占据高低的敌军。
  • 绝水必远水:水,泛指河川地带。绝水必远水,军队穿越河川地带时,要在距离河流较远的地方驻扎,以免陷入背水一战的死地。
  • 无迎水流:不要在河的下游驻扎,以免敌军在上游决水或投毒而遭失败。
  • 亟去无留:亟,迅速。亟去无留,迅速离开不要停留驻扎。
  • 依水草而背众树:要依傍着水草,背靠着树林扎营。
  • 四军之利:四军,指山地、河川地、盐碱沼泽地、平原地四种地带行军打仗求取胜利的原则。
  • 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四帝,黄帝时代四周的部落领袖。相传黄帝先后打败了炎帝、蚩尤等部落,统一了黄河流域。黄帝之所以生四帝也,这就是当年黄帝之所以能够战胜四帝的原因。
  • 凡军好高而恶下:军,指驻军。凡军好高而恶下,大凡军队扎营都是喜欢选择地势高的干燥地方而讨厌地势低下的潮湿地方。
  • 养生而处实:养生,这里是指,水草丰盛,粮饷充足,军队容易修生养息。处实,指军需物资供应方便的地方。养生而处实,这里指军队扎营要选择水草丰盛、粮食充足、军需物资供应方便的地方。
  • 上雨:上,指河流的上游。上雨,河的上游下雨。
  • 水沫:河水的泡沫,这是洪水到来的表现。
  • 绝涧:两岸山势峭峻,水流其间的险恶地形。
  • 天井:四周高俊,中间低洼的地形。天牢:指一种四周地形险恶、易进难出的地形。
  • 天陷:一种地势低洼、泥泞易陷的地形。
  • 天隙:一种两边高山壁立,中间道路狭窄,难以行军的地势。
  • 潢井:潢,积水池。潢井,地势低陷、积水很多的地方。
  • 葭苇:芦苇,泛指水草。这里指水草丛生的地方。
  • 蘙荟:草木茂盛,这里指草木茂密多障碍。
  • 敌近而静者:靠近我军的敌军能保持安静。
  • 所居易者:易,这里指平坦地带。所居易者,敌军在平坦地带驻扎。
  • 散而条达:飞起的尘土散而细长。樵采:这里是指敌军砍柴伐木。
  • 辞强而进驱:以诡诈的言语作掩护,勉强驱军前行。
  • 陈也:陈同“阵”,这里指布阵。
  • 无约而请和者:敌军没有陷入困境却主动请和。
  • 奔走而陈兵车:敌军迅速奔跑,并且用战车摆开阵势。
  • 杖而立:杖,兵器。杖而立,敌军依靠着武器站着。
  • 汲而先饮:汲水的敌军争着先喝水。
  • 军无悬缻:缻,泛指饮具。军无悬缻,军中把饮具都收拾起来了。
  • 谆谆翕翕:这里是指敌军长官对士卒讲话显示出一副诚恳的样子。
  • 足以并力料敌:只要能充分地判断敌情,集中使用兵力就行了。
  • 惟无虑而易敌者:只有那不深思熟虑而又轻视敌军的人。
  • 卒为亲附而罚之:当着士卒们还没有亲附时便施加刑罚,士卒们便会怨愤不服。
  • 令素行以教其民:要用平素发布的军令都必定坚决执行的事情来教育士卒。
  • 与众相得:得,亲和。与众相得,这里是指与部下关系融洽。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孙子兵法的第七篇至第十三篇,分别是兵势、军争、九行军、地形、九地、虚实,这些篇章是关于作战策略和战术的进一步讲解。 第七篇《兵势篇》论述的是军队的优劣势和制胜的方法。孙子认为,战争中最重要的是兵势,即军队的整体态势和形势,只有充分利用兵势,才能制胜于敌。这篇篇章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分析兵势的形式:孙子在这里提出了九种不同的兵势形式,包括势均力敌、攻其不备、出奇制胜、以逸待劳、以进为退、虚实相生、形如棋局、化莫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 论述兵势的化:孙子认为,兵势不断化,战场上的胜利者往往是能够适应化的人。他提出了“势生因化,化因乘势”的观点,强调了灵活应对化的重要性。 3. 论述兵势的利用:孙子认为,兵势的利用需要在多方面考虑,包括战争的时间、地点、人员等。他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观点,强调了充分了解自己和敌人的重要性。 第八篇《军争篇》主要论述了战争的规模、作战的目标和策略,以及如何应对各种情况。这篇篇章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论述作战的目标:孙子认为,战争的目标不应该仅仅是摧毁敌人的军队,而应该是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他提出了“战争的终极目标是和平”这一观点。 2. 论述如何取胜:孙子提出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一战争策略,强调了在作战中利用敌人的弱点和意外性的重要性。 3. 论述军队的规模和组织:孙子认为,军队的规模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重要的是军队的组织和指挥。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