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科技自媒体优质创作者
🌐个人主页:莱歌数字-CSDN博客
💌公众号:莱歌数字
📱个人微信:yanshanYH
211、985硕士,职场15年+
从事结构设计、热设计、售前、产品设计、项目管理等工作,涉足消费电子、新能源、医疗设备、制药信息化、核工业等领域
涵盖新能源车载与非车载系统、医疗设备软硬件、智能工厂等业务,带领团队进行多个0-1的产品开发,并推广到多个企业客户现场落地实施。
专题课程
Flotherm电阻膜自冷散热设计(90分钟实操)
Flotherm通信电源风冷仿真教程(实操)
基于FloTHERM电池热仿真(瞬态分析)
基于Flotherm的逆变器风冷热设计(零基础到精通)实操
每日篇行业发展资讯,让大家更及时了解外面的世界。
更多资讯,请关注B站/公众号【莱歌数字】,有视频教程~~
以下是关于**《数据中心液冷系统技术规程》(T/CECS 1722-2024)**的核心内容提炼与解读,综合历史对话与搜索结果中的关键信息,结合行业标准要求整理:
一、规程背景与效力
- 发布与实施
- 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于2024年9月28日批准发布,2024年12月1日正式施行(编号:T/CECS 1722-2024)46。
- 由中数智慧(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主编,超聚变、国电南瑞、中兴通讯、曙光数据、浪潮、艾克森等25家单位参编35。
- 制定意义
- 填补液冷系统在数据中心应用的标准空白,统一设计、安装、验收及运维要求35。
- 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动液冷技术在高密度算力中心(如AI智算)的规模化落地37。
二、核心规范内容
(一)系统分类与定义
- 液冷技术类型
- 直接接触式:冷却液直接接触发热部件(如芯片),包括:
- 浸没式:设备完全浸入绝缘冷却液(单相/两相)12。
- 喷淋式:冷却液定向喷淋至发热器件表面1。
- 间接接触式:通过冷板等换热器间接导热(如冷板式液冷)16。
- 关键组件定义
- 冷却液分配单元(CDU):承担冷却液循环、过滤、流量控制的核心设备17。
- 一次侧(冷源侧):冷却塔、干冷器等自然冷源设备16。
- 二次侧(用冷侧):CDU、液冷机柜、分液装置等1。
(二)设计规范
- 安全性要求
- 采用双向密封快速接头,确保插拔时零泄漏16。
- 设置漏液检测系统与紧急停机机制,配套防腐蚀材料(附录A)67。
- 能效优化
- 冷源优先利用自然冷源(如干冷器),北方地区PUE目标**<1.1**13。
- 冷却液选择需满足环保性、高比热容及长寿命(>10年)27。
- 空间与布局
- 液冷机柜需预留维护通道,浸没式需配置专用液冷槽67。
- 支持异构算力混插设计(如鲲鹏+X86/NVIDIA架构)3。
(三)安装与验收
- 安装要点
- 管道安装前需清洁处理,连接后进行压力测试(≥1.5倍工作压力)67。
- 浸没式液冷需确保冷却液液位覆盖全部发热器件36。
- 测试与验收
- 系统联调测试:验证冷却液流量、温控精度(±1.5℃)及PUE值56。
- 验收标准:需通过72小时满载运行测试,PUE≤1.25(冷板式)或≤1.15(浸没式)37。
(四)运维管理
- 日常监控
- 实时监测冷却液参数:温度、电导率、液位(浸没式)及离子浓度(水基冷却液)67。
- 采用AI预测性维护,如艾克森液冷系统通过云服务感知调优降低PUE3。
- 维护要求
- 冷却液定期更换周期:水基溶液每2年,碳氢化合物每5年7。
- 冷板式系统需清洗过滤器,浸没式需监测冷却液纯度(附录B)67。
三、典型应用与案例
技术方向 | 代表方案 | 规程落地案例 |
---|
浸没式液冷 | 艾克森液冷分配单元(ACDU) | 实现年均PUE=1.1,100万台服务器年省10亿度电3 |
冷板式液冷 | 思腾合力双相冷板 | 单芯片解热>2500W,北方PUE<1.11 |
真空相变 | 浙江银轮芯片级直接冷却 | 消除封装热阻,PUE逼近1.06 |
四、行业影响与趋势
- 政策驱动
- 配合国家强制标准《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PUE<1.3),液冷渗透率2028年将超60%37。
- 技术创新
- 推动相变工质(如R134a)、54VDC高压直流供电等技术的标准化67。
- 生态协同
- 促进冷却液国产化(如浙江诺亚氟化工)、预制化集成冷站普及36。
总结:该规程为液冷技术在数据中心的规范化应用提供了全生命周期指导,从设计选型到运维管理,直击高功耗芯片散热痛点(如2034年AI芯片4225W1),加速液冷从“可选”到“必需”的转型。企业可结合自身场景(超算中心/边缘节点)选择适配方案,并通过附录中的冷却液参数表(附录B、D)和材料标准(附录A、C)优化实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