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前一份工作(实习)学到什么?”面试官想通过这个问题获取什么信息?常见的答案有哪些?面试官对它们有何反应?
面试官提问的动机是什么?
动机就是了解求职者的学习能力。所谓“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而对职场人士来说,是领悟力和执行力,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悟性”。
求职者通常怎样回答?
1. 我学到了沟通。
我接着问:主要和谁沟通呢?
对方答: 和老板沟通。
我问: 你学到了什么有效的方法吗?
对方答: 要主动积极,了解清楚老板的要求
我再问: 你通过什么方式了解老板需求呢?
对方: ... ... (要么回答人尽皆知的常规做法,要么闪烁其词)
2. 我学到了仔细认真的办事方式。
我接着问:那么,你是怎样处理日常工作的呢?
对方答: 我会认真检查自己的文件和数据,避免出错。
我问: 能举个具体的事例吗?
对方答: @$^%&$&*%@#&……(随便说了个没什么代表性的)
我再问: 能说得具体一点吗?
对方: &*%¥#¥……%&……¥%……(没有说服力的解释说明,感觉很牵强)
3. 我学到了刻苦耐劳的工作态度。
我接着问:你是怎么理解“刻苦耐劳”这个词呢?
对方答: (先沉默一会)就是……做事不怕苦不怕累 (哎,这个连小学生都懂)
我问: 你的上司曾经嘉许过你的刻苦耐劳吗?
对方答: 是的
我再问: 能告诉我一个你受到上司嘉许的具体事例吗?
对方: &%#¥%&¥¥%&*…… (要么语焉不详,要么答非所问)
4. 我学到了先进的管理制度。
(通常这么回答的人是在500强呆过的)
我接着问:你能说说是哪些制度吗?
对方答: #¥%&*&%¥#¥%…… (充满自豪又缺乏逻辑地说了一大堆)
我问: 你能说说这些制度好在哪里吗?
对方答: #&%¥#¥#@¥#@……(继续慷慨激昂地陈述一些公司发生过的事,过于细节和松散,明显是临时附会,自己从来没总结过)
我再问: 你从这些制度中学到什么东西呢?
对方: #¥#&%#¥@%…………(继续大谈旧公司的优良高效运转,个人收获部分略略带过)
招聘方怎样看待这些答案?
如果过往没有认真地从工作中学习,没有细心总结和积累经验和心得,是回答不上来的。即使把网上的面试攻略秘籍背得滚瓜烂熟也没用。
和“你在前一份工作学到什么?”相似的问题还有“你在过去的公司有什么收获?”,”你在某某活动或者项目中有什么收获?“,”你在实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这是用来问应届生的),这些问题同出一辙。为什么招聘者这么重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呢?除了上面所说的”学习能力强的人办事利索到位少出错“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习能力强的人具有高度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实在的工作经验。
学习能力与主动性、独立性、工作经验有什么关系?
职场中的学习和学校里的学习不一样。
学校里的学习内容和进度是校方按照教学大纲编排好的,学习的进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脉络分明。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想法设法翻来覆去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利用各种大考小考来测试学生的接收水平,并及时查漏补缺。学生只要听老师的话、听学校的安排,再加上个人的努力就可以成功了。这种形式的“学习”,其方向、内容和节奏都是学校和教师制定的,学生们只需要跟着走不用瞎琢磨。(我是个典型的这样的人,中国应试教育下的产物)
职场中的学习与学校里的截然不同,它几乎无章可循,根本没有人给你制定一个像学校的教学大纲那么清晰全面的学习计划。学什么内容、怎样学、学多少完全是你自己决定的事。对于早就习惯了学校教育的学生来说,对职场中的学习方式不是毫无头绪就是无所适从。这种对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以及对职场学习方式的陌生,不但使他们踏出校园之后就找不着北,更让他们在其后几年的职业生涯中看不到前进的方向。因此,善于在日常工作中学习的人,是积极主动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他们能够自动在工作环境中寻求、发掘和吸收技能和知识,增强自己的执行力和应变力。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适应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才能应付各式各样五湖四海的客户,才能完成突如其来前无古人的任务。
为什么那些答案难以令人满意?
”那公司没什么可学。“
”我在那里职位低微呀,做的事特简单,那有什么可学的?"
”我在那儿只是实习了一个月,时间这么短,来不及呀!“
各位对这些说辞并不陌生吧?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学习也是一样。没有学习的心,当然找不到值得学习的地方。我经常对我的员工说,你们来公司打工如果只赚走工资和福利,就太可惜了。你们应该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让未来的自己更有竞争力。得到物质和精神双重收获,才不枉你们每天跑过来上班呀。
如何从工作中学习?
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无论你在哪个地方全职或兼职地工作,无论你参与的是哪个级别的活动,无论你呆的时间是长还是短,你都可以从中得到收获。下面我列举一些学习的途径,供各位有心人参考。
1. 从工作流程中学习
不管你从事的工作有多简单,除了知道怎么操作之外,你还要了解背后的原因,并琢磨提高效率改善流程的方法。现代管理学有两个大词,一个叫”精益管理“,另一个叫”流程改造“。它们都是从基础操作流程入手,降低损耗提高生产力的管理体系。这就是说,如果把工作流程搞通搞透并使其不断完善,你就是行家里手。
2. 从失败错误中学习
“失败乃成功之母”你是听过的。不管你是失误的主角还是旁观者,你都要从中分析原因,寻找降低或者挽回损失的途径,并探索避免重蹈覆辙的方法。对于管理者来说,一个对失败有经历有体会的员工是十分有价值的。因为,这样的人不但懂得风险管理的重要,还可以让企业减少失误安全运转。
3. 从突发事件中学习
无论什么规模的企业,运营中难免有突发事件,年轻的你虽然没有能力应对,但可以从旁观察事件的负责人如何处理以及周围的人如何反应,无论他们干得好还是坏,对于你来说都是一个活生生的学习案例。突发事件处理得好,可以转危为安,处理得不好,就会造成重创。这种从书本课堂难以学到的知识是多么宝贵呀。
4. 向比自己强的人学习
你身边不乏比你有能耐的前辈、同事、客户和供应商,不管他是谁,只要他某个方面比你强,就向他讨教或者偷师。”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永远不会out。
除了找到学习的对象和途径,还要处理好一个问题——怎样积累和巩固你的学习成果,不要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有人说过:The function of our brains is forgetting. 这可真是至理名言呀,要想把所有有用的信息技能全部塞进大脑,而且不能忘掉,这难度可太高了。所以,我向大家推荐一种方法—— “记笔记”。前面不是说过,职场的学习和学校的学习不一样。这里推荐的笔记方式和咱们学生时代用的也不一样。我是从一本叫做《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的书里学来的。做工作笔记,是为了系统地积累有用的信息方案和创意,理清工作思路,优化日程安排,强化人脉管理和自我投资。通过记录和整理笔记,可以把实践和失误转化为经验再凝聚为资历,而资历与职场的成败得失有密切的关联,对个人的未来发展有积极的帮助。只要你通过笔记累积资历,就不用害怕面试官的问题,更不用担心自己的实力。因为,你已经成为一个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经验丰富、不可多得的人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