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开低代码平台之间差距的是什么呢?

今天闲聊下,因为最近周边的朋友已经有好几个都纷纷在说自己的公司也都在准备或者已经在打造低代码平台,这里面大多都是大厂,有些投入了1年多了,已经扔进去了几百万,还感觉遥遥无期。可见呀,大家都意识到,在当下,没有一款低代码平台支撑,研发效率实在太低下,研发成本也太高。

 

我到目前为止,相当于经历了三次低代码平台的构建,每次打造低代码平台都是集公司之精英力量,都要两三年以上的投入,之前公司的低代码平台,也都投入在两千万以上了。我昨天百度也搜了下“低代码”三个字,翻了大概十多页,大概23家厂商,你说,拉开低代码平台之间差距的应该是什么呢?我觉得应该是架构师对业务理解的深度和业务掌握的宽度。

比如,建模功能,虽然简单的说就是建表建字段,但如果建表就自带了一些常用的默认字段,如创建人、创建日期,修改人、修改日期、树形节点等,就会让用的人比较舒服,细节往往是最拉开距离的地方,这也是考验架构师本身对业务是否有所总结和抽象了。

 

比如,界面设计器,这里就是把建模,界面和逻辑都整合的地方,也是拉开各个低代码平台档次的功能,差的界面设计器就是一个表格而已,好的界面设计器,就是一块画板,提供了很多组件,想怎么摆就怎么摆,而且所见即所得,还提供代码编辑器,改样式写逻辑都可以,还有,组件能不能自定义拓展,能不能快速引用市面比较流行的组件等等,只有提供了这些,研发人员才不至于能力受限于平台,而是能够避免了重复性的工作,把时间都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对于企业管理业务而言无非三点:一个是数据采集,人工录入通常就是增删改的列表和表单操作以及外接智能设备等的输入,一个是流程控制,一个是数据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分析,研发人员的价值更大是在增加组件,提升代码复用度,提升外联智能设备或者人工智能等对边界有拓展对效率有提升的事情上,所以,平台架构师是否能够对平台的边界有所阶段,这样做产品才能有所取有所舍。

 

像快搭平台17年到19年花了3年搭建出来后,后面的两三年就一直是打磨细节,通过项目去打磨,细节是最需要花时间来打磨的,也是最考验架构师认知的地方。

大家在挑选低代码平台的时候,一定选择契合自己业务场景的,通过细节去品味架构师灵魂深处的认知。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快搭科技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