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sklearn] KNN(k近邻法)学习与总结

引言

KNN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分类算法之一,同时,它也是最常用的分类算法之一,注意KNN算法是有监督学习中的分类算法,它看起来和另一个机器学习算法Kmeans有点像(Kmeans是无监督学习算法),但却是有本质区别的。那么什么是KNN算法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介绍吧。

一,KNN 原理

KNN是一种即可用于分类又可用于回归的机器学习算法。对于给定测试样本,基于距离度量找出训练集中与其最靠近的K个训练样本,然后基于这K个“邻居”的信息来进行预测。
在分类任务中可使用投票法,选择这K个样本中出现最多的类别标记作为预测结果;在回归任务中可使用平均法,将这K个样本的实值输出标记的平均值作为预测结果。当然还可以基于距离远近程度进行加权平均等方法。

二,KNN算法介绍

KNN的全称是K Nearest Neighbors,意思是K个最近的邻居,从这个名字我们就能看出一些KNN算法的蛛丝马迹了。K个最近邻居,毫无疑问,K的取值肯定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最近的邻居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KNN的原理就是当预测一个新的值x的时候,根据它距离最近的K个点是什么类别来判断x属于哪个类别。听起来有点绕,还是看看图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中绿色的点就是我们要预测的那个点,假设K=3。那么KNN算法就会找到与它距离最近的三个点(这里用圆圈把它圈起来了),看看哪种类别多一些,比如这个例子中是蓝色三角形多一些,新来的绿色点就归类到蓝三角了。

但是,当K=5的时候,判定就变成不一样了。这次变成红圆多一些,所以新来的绿点被归类成红圆。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就能看得出K的取值是很重要的。

三, KNN 算法三要素

1 距离度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K 值的选择

下面分析k值过大和过小造成的影响:

  • k值较小,就相当于用较小的领域中的训练实例进行预测,训练误差近似误差小(偏差小),泛化误差会增大(方差大),换句话说,K值较小就意味着整体模型变得复杂,容易发生过拟合;
  • k值较大,就相当于用较大领域中的训练实例进行预测,泛化误差小(方差小),但缺点是近似误差大(偏差大),换句话说,K值较大就意味着整体模型变得简单,容易发生欠拟合;一个极端是k等于样本数m,则完全没有分类,此时无论输入实例是什么,都只是简单的预测它属于在训练实例中最多的类,模型过于简单。

对于k值的选择,没有一个固定的经验(sklearn默认为5),一般根据样本的分布,选择一个较小的值,可以通过交叉验证选择一个合适的k值。

四, KNN特点

KNN是一种非参的,惰性的算法模型。什么是非参,什么是惰性呢?

非参的意思并不是说这个算法不需要参数,而是意味着这个模型不会对数据做出任何的假设,与之相对的是线性回归(我们总会假设线性回归是一条直线)。也就是说KNN建立的模型结构是根据数据来决定的,这也比较符合现实的情况,毕竟在现实中的情况往往与理论上的假设是不相符的。

惰性又是什么意思呢?想想看,同样是分类算法,逻辑回归需要先对数据进行大量训练(tranning),最后才会得到一个算法模型。而KNN算法却不需要,它没有明确的训练数据的过程,或者说这个过程很快。

KNN算法的优势和劣势

了解KNN算法的优势和劣势,可以帮助我们在选择学习算法的时候做出更加明智的决定。那我们就来看看KNN算法都有哪些优势以及其缺陷所在!

KNN算法优点

简单易用,相比其他算法,KNN算是比较简洁明了的算法。即使没有很高的数学基础也能搞清楚它的原理。
模型训练时间快,上面说到KNN算法是惰性的,这里也就不再过多讲述。
预测效果好。
对异常值不敏感

KNN算法缺点

对内存要求较高,因为该算法存储了所有训练数据
预测阶段可能很慢
对不相关的功能和数据规模敏感
至于什么时候应该选择使用KNN算法,sklearn的这张图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 KNN 算法实现

1. 线性扫描

线性扫描也叫“暴力搜索”,是计算输入实例与每一个训练实例的距离,并选择前k个最近邻的样本来多数表决。这种实现方法简单,但是当训练集或特征维度很大时(我们经常碰到样本的特征数有上千以上,样本量有几十万以上),如果我们这要去预测少量的测试集样本,算法的时间效率很成问题,计算非常耗时,故这种暴力实现原理是不可行的 。

2. kd 树实现

kd 树是一种对k维空间中的实例点进行存储以便对其进行快速检索的树形数据结构,构造kd树相当于不断用垂直于坐标轴的超平面将k维空间进行划分,构成一系列的k维超矩形区域,kd树省去了对大部分数据的搜索,大大的较少了计算量。

注意这里的k和KNN中的k的意思不同。KNN中的k代表最近的k个样本,kd树中的k代表样本特征的维数。

KD树算法包括三步,第一步是建树,第二部是搜索最近邻,最后一步是预测。

kd 树的建立。kd树实质是二叉树,其划分思想与CART树一致,切分使样本复杂度降低最多的特征。kd树分别计算k个特征的方差,认为特征方差越大,则该特征的复杂度亦越大,优先对该特征进行切分 ,切分点是所有实例在该特征的中位数。重复该切分步骤,直到切分后无样本则终止切分,终止时的样本为叶节点,形成kd树。

kd树搜索最近邻。生成kd树以后,对于一个目标点以目标点为圆心,以目标点到叶子节点样本实例的距离为半径,得到一个超球体,最近邻的点一定在这个超球体内部。然后返回叶子节点的父节点,检查另一个子节点包含的超矩形体是否和超球体相交,如果相交就到这个子节点寻找是否有更加近的近邻,有的话就更新最近邻。如果不相交直接返回父节点的父节点,在另一个子树继续搜索最近邻。依次下去,当回溯到根节点时,算法结束,此时保存的最近邻节点就是最终的最近邻。

对于kd树来说,划分后可以大大减少无效的最近邻搜索,很多样本点由于所在的超矩形体和超球体不相交,根本不需要计算距离。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

kd树预测。

分类:每一次搜寻与输入样本最近的样本节点,然后忽略该节点,重复同样步骤K次,找到与输入样本最近邻的K个样本 ,投票法确定输出结果。

回归:用K个最近样本的输出的平均值作为回归预测值。

3. 球树实现

kd树算法虽然提高了KNN搜索的效率,但是在某些时候效率并不高,比如当处理不均匀分布的数据集时,不管是近似方形,还是矩形,甚至正方形,都不是最好的使用形状,因为他们都有角。为了优化超矩形体导致的搜索效率的问题,从而提出了球树实现的方法。其基本思想和kd树类似,就是每个分割块都是超球体,而不是KD树里面的超矩形体。

六, sklearn实现KNN算法

在scikit-learn 中,与近邻法这一大类相关的类库都在sklearn.neighbors包之中。KNN分类树的类是KNeighborsClassifier,KNN回归树的类KNeighborsRegressor。除此之外,还有KNN的扩展,即限定半径最近邻分类树的类RadiusNeighborsClassifier和限定半径最近邻回归树的类RadiusNeighborsRegressor, 以及最近质心分类算法NearestCentroid。

在这些算法中,KNN分类和回归的类参数完全一样。具体参数如下:

sklearn.neighbors.KNeighborsClassifier(n_neighbors=5, weights=’uniform’, 
algorithm=’auto’, leaf_size=30, p=2, metric=’minkowski’, metric_params=None, 
n_jobs=None, **kwargs)
  • n_neighbors:KNN中的k值,默认为5(对于k值的选择,前面已经给出解释);
  • weights:用于标识每个样本的近邻样本的权重,可选择"uniform",“distance”
    或自定义权重。默认"uniform",所有最近邻样本权重都一样。如果是"distance",则权重和距离成反比例;如果样本的分布是比较成簇的,即各类样本都在相对分开的簇中时,我们用默认的"uniform"就可以了,如果样本的分布比较乱,规律不好寻找,选择"distance"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 algorithm:限定半径最近邻法使用的算法,可选‘auto’, ‘ball_tree’, ‘kd_tree’, ‘brute’。
    ‘brute’对应第一种线性扫描; ‘kd_tree’对应第二种kd树实现; ‘ball_tree’对应第三种的球树实现;
    ‘auto’则会在上面三种算法中做权衡,选择一个拟合最好的最优算法。
  • leaf_size:这个值控制了使用kd树或者球树时,
    停止建子树的叶子节点数量的阈值。这个值越小,则生成的kc树或者球树就越大,层数越深,建树时间越长,反之,则生成的kd树或者球树会小,层数较浅,建树时间较短。默认是30。
    这个值一般依赖于样本的数量,随着样本数量的增加,这个值必须要增加,否则不光建树预测的时间长,还容易过拟合。可以通过交叉验证来选择一个适中的值。当然,如果使用的算法是蛮力实现,则这个参数可以忽略;
  • metric,p:距离度量(前面介绍过),默认闵可夫斯基距离 “minkowski”(p=1为曼哈顿距离, p=2为欧式距离);
  • metric_params:距离度量其他附属参数(具体我也不知道,一般用得少);
  • n_jobs:并行处理任务数,主要用于多核CPU时的并行处理,加快建立KNN树和预测搜索的速度。
  • n_jobs= -1,即所有的CPU核都参与计算。

限定半径最近邻法分类和回归的类的主要参数也和KNN基本一样。具体参数如下:

sklearn.neighbors.RadiusNeighborsClassifier(radius=1.0, weights=’uniform’, 
algorithm=’auto’, leaf_size=30, p=2, metric=’minkowski’, outlier_label=None, 
metric_params=None, n_jobs=None, **kwargs)
  • radius:限定半径,默认为1。半径的选择与样本分布有关,可以通过交叉验证来选择一个较小的半径,尽量保证每类训练样本其他类别样本的距离较远;
  • outlier_labe:int类型,主要用于预测时,如果目标点半径内没有任何训练集的样本点时,应该标记的类别,不建议选择默认值
    None,因为这样遇到异常点会报错。一般设置为训练集里最多样本的类别。

七, 实战代码

实现了一个暴力搜索算法基于欧式距离的。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neighbors import KNeighborsClassifier

class KNearestNeighbor:

  def __init__(self):
    pass

  def fit(self, X, y):
    self.X_train = X
    self.y_train = y
    
  def predict(self, X, k=1):
    dists = self.compute_distances(X)
    return self.predict_labels(dists, k=k)

  def compute_distances(self, X):
    num_test = X.shape[0]
    num_train = self.X_train.shape[0]
    dists = np.zeros((num_test, num_train)) 
    # expand the formula and calculate each term respectively
    train_2 = np.tile( np.sum( (self.X_train)**2, axis=1), [num_test, 1])
    test_2  = np.tile( np.sum( (X)**2, axis=1), [num_train, 1]).T
    test_train = X.dot(self.X_train.T)

    dists = train_2 + test_2 - 2*test_train
    return dists

  def predict_labels(self, dists, k=1):

    num_test = dists.shape[0]
    y_pred = [[] for _ in range(num_test)]
    for i in range(num_test):
      # A list of length k storing the labels of the k nearest neighbors to
      # the ith test point.
      closest_idx = np.argsort(dists[i, :])[:k].tolist()

      classCount = {}
      for j in range(k):
        voteLabel = self.y_train[closest_idx[j]]
        ###对选取的K个样本所属的类别个数进行统计
        classCount[voteLabel] = classCount.get(voteLabel, 0) + 1
      ###选取出现的类别次数最多的类别
      maxCount = 0
      for key, value in classCount.items():
        if value > maxCount:
          maxCount = value
          y_pred[i] = key
    return y_pred

自己写的KNN和Sklearn里的KNN对比

def test_my_KNearestNeighbor():
  #X_test = np.array([[1.1, 0.3]])
  X_test = np.array([[1.1, 0.3], [2.1, 0.3]])
  X_train = np.array([[1.0, 2.0], [1.2, 0.1], [0.1, 1.4], [0.3, 3.5]])
  Y_train = ['A', 'A', 'B', 'B']
  knn = KNearestNeighbor()  # K近邻(K-Nearest Neighbor)分类器
  knn.fit(X_train, Y_train)  # 进行分类
  Y_predict = knn.predict(X_test, k=3)
  print(Y_predict)

def test_sklearn_KNeighborsClassifier():
  X_test = np.array([[1.1, 0.3], [2.1, 0.3]])
  X_train = np.array([[1.0, 2.0], [1.2, 0.1], [0.1, 1.4], [0.3, 3.5]])
  Y_train = ['A', 'A', 'B', 'B']

  knn = KNeighborsClassifier(n_neighbors =3)  # K近邻(K-Nearest Neighbor)分类器
  knn.fit(X_train, Y_train)  # 进行分类
  Y_predict = knn.predict(X_test)
  print(Y_predict)

if __name__ == '__main__':
  test_my_KNearestNeighbor()
  test_sklearn_KNeighborsClassifier()

结果

['A', 'A']
['A' 'A']

参考资料
【1】https://blog.csdn.net/qq_40195360/article/details/86714337
【2】https://www.cnblogs.com/listenfwind/p/10311496.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茫茫人海一粒沙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