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了整个“亚马逊飞轮”转动的最重要的一个核心理念:顾客至上(Obsession over customers)。
其实很多公司都会谈用户/顾客的重要性,但是真正的理念不是平时喊喊口号用的,而是在你面临艰难抉择的时候,指引你的行动的。
而亚马逊的很多做法正是这种精神的最好体现。这节课就举几个小例子。
故事一:要不要删差评
亚马逊刚成立时,就给用户开通了评论商品的功能。结果收到一些供应商的抱怨:你们到底懂不懂自己在干什么啊?你们是靠卖东西赚钱的,为什么允许别人在你们的网站上发负面评论呢?
当时亚马逊也做过一些市场调研,了解到很多用户确实会因为看到负面或者一般的评论,就不下单了。
结果贝佐斯说,我们不是靠卖东西赚钱的,我们是靠帮用户做好的消费决策来赚钱的。于是,负面评论的功能就保留了下来。
故事二:Marketplace的引入
引入Marketplace业务,也就是允许第三方卖家在亚马逊平台卖货,其实对亚马逊的收入是一个有伤害性的行为。
你能想象麦当劳的门店里卖肯德基的炸鸡吗?所以当时这个业务一推出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不仅有内部的员工,也有华尔街的基金经理,他们都表示看不懂。
但是贝佐斯说,引入第三方卖家才是对客户最好的方式。
如果有一个商品,它的价格或者品质比我们卖得更好,那么我希望能让用户在亚马逊上也能轻易地买到。而不是还要去其他地方很费劲地寻找。
哪怕这样会暂时影响我们的利润,但长期来看,客户的利益就是我们的利益。因为这个客户至上的原则,亚马逊还不惜牺牲供应商的利益。
美国最大的玩具连锁店叫“玩具反斗城”。在2004年的时候,它把亚马逊告上了法庭。
因为亚马逊高层认为,任何阻碍客户有更多选择的行为都是不能接受的,于是亚马逊引入了和玩具反斗城竞争的卖家来销售自己的玩具。
玩具反斗城认为,这个合作应该是独家和排他的,就把亚马逊告上了法庭。
经过复杂的审理,亚马逊败诉了,向玩具反斗城赔偿5100万美金。结果亚马逊仍然坚持了自己的做法,正是因为它们始终认为,客户的选择权是最重要的。
故事三:把利润让给消费者
除了维护各种客户的利益,对客户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就是给客户提供最低价的商品。实际上贝佐斯在很多地方都强调过亚马逊的低价策略。
他说: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公司,一种是尽可能地说服客户支付一个高的利润;另一种是拼命把价格降到最低,把利润都让给消费者的公司。我觉得两种公司都能成功,不过我们坚定选择做后面一种。”
比如在AWS云服务平台推出的十年里,在大部分时间没有什么竞争压力的情况下,AWS自主降价了51次。当然,这种行为也让后来的潜在竞争者非常难以进入这个市场。
还比如,它们常年在系统里设置了比价的应用,一旦发现自己的价格比其他地方高,就会迅速地调整价格。
这种理念,在亚马逊的早期就根深蒂固了。贝佐斯在2002年的股东信里面,就花过很大的篇幅做过一次比价。
当时他写道:“我们选取了美国最大书店的今年畅销书前100名,发现,这100本书的总价格加起来,亚马逊要比这个书店便宜23%。其中有72本,我们比较便宜;有25本两边价格是一样的;只有3本我们的价格更高,于是我们迅速地把价格调低了。”
故事四:亚马逊的节俭文化
在顾客至上的原则下,亚马逊形成了节俭文化。为了让客户享受到最低的价格,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所以不惜牺牲自己员工的一些利益。
比如,亚马逊是一家没有免费午餐的科技公司,工资也只是业界平均水平,停车也没什么补贴。而且很多年来,亚马逊的办公桌是用很便宜的门板拼成的。
贝佐斯自己也保持着非常节俭的状态。比如,公司大楼的咖啡厅有优惠卡,集齐10杯的消费,可以免费换一杯。
后来有亚马逊的员工说,贝佐斯身家过亿的时候,还是拿着一张优惠卡在咖啡厅排队,而且自己买完还递给同事,让他帮助自己集一杯咖啡。
正是这种节俭文化的渗透,让亚马逊可以很多年都以非常优惠的价格为客户提供服务。这种拜客户教、天天低价的策略,也让亚马逊的“飞轮”可以不断地旋转,为公司带来更多的业务和忠实的客户。
而且就像我刚才说的,真正的理念和原则,不在于说的有多么好听,而是在于,当你要做艰难的选择的时候,当你面临着利益冲突的时候,你还是不是还能够坚持内心的原则。
参考资料:
-
《张潇雨·商业经典案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