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分析—食品安全类】315食品安全

题目:今年的315,曝光了淋巴梅菜扣肉、甲醛鸭血等,有的网友说都不敢相信食品是安全的了,你怎么看?

逐字稿:各位考官大家好,其实我特别能理解为什么有网友说都不敢相信食品是安全的,因为这背后除了是对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问题的一种痛恨之情外,变相体现出了希望我们国家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整治力度的呼吁之心。具体而言,我是这样看的:

  • 为什么会存在食品安全的乱象?诚然,确实有一些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者存在盲目的逐利性。希望通过降低食品的成本,来增加利润空间,进而获利。但是这些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除了商家的盲目逐利性之外,跟商家缺乏对于生命健康的敬畏之心,缺乏道德素养,以及缺乏对相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了解也有很大的关系。
  • 我们国家对食品安全是很重视的,以每年的315为例,每年的315都会曝光一些有问题的食品。这其实提现出的是我国希望通过让制度长出牙齿,让监管的电网通上电,更好的去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整治。但确实我国的人口基数相对较大,互联网时代又给食品的销售扩展了更多的渠道,在监管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确实容易存在一些监管上的空白和漏洞。
  • 食品安全的问题触目惊心,舌尖上的中国很美好,但舌尖上的安全也非常的重要。每一次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都拨动着对食品安全紧绷的那根心弦,也容易影响我们的国家公信力。互联网时代每一次315晚会的曝光更可能会影响食品安全部门以及政府部门整体的公信力,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地对一些食品安全产生问题的商家进行惩处,也不能单纯的去通过平常加强监管,或者呼吁消费者增加维权等方式来对食品的问题一解决了之。我们应该更深入的打好组合拳,比如一方面我们要探索科技赋能围绕着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让每一个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环节都能做到可溯源,如此便可以追究责任精准到人,更好的起到监管和警示震慑作用。我们可以效仿西方发达国家,对食品进行分级,对于主动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a类食品的商家予以资金和税收减免,用价格杠杆机制来带动商家诚信经营
  • 我们除了要扩展消费者和媒体的监督举报渠道之外,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更应该提升舆情意识,不仅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方式进行信息关键词抓取,主动作为,主动监管,更可以围绕着每一次容易引发大家热议的食品安全事件来做好政府工作的流程展示以及有效的去保证食品安全工作的展示,加强信息对称,也消除一些不理解和误解,增加更多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因为每一次受社会热点关注的事件恰恰是我们应该做好舆情解释和借此机会做好科学普法的好机会。
  • 8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