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机正反转驱动电路

转载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jvskn/p/5737818.html

图4.12

 

一、H桥驱动电路
   

图4.12中所示为一个典型的直流电机控制电路。电路得名于“H桥驱动电路”是因为它的形状酷似字母H。4个三极管组成H的4条垂直腿,而电机就是H中的横杠(注意:图4.12及随后的两个图都只是示意图,而不是完整的电路图,其中三极管的驱动电路没有画出来)。
如图所示,H桥式电机驱动电路包括4个三极管和一个电机。要使电机运转,必须导通对角线上的一对三极管。根据不同三极管对的导通情况,电流可能会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流过电机,从而控制电机的转向。

 

 
图4.12 H桥驱动电路
   

要使电机运转,必须使对角线上的一对三极管导通。例如,如图4.13所示,当Q1管和Q4管导通时,电流就从电源正极经Q1从左至右穿过电机,然后再经Q4回到电源负极。按图中电流箭头所示,该流向的电流将驱动电机顺时针转动。当三极管Q1和Q4导通时,电流将从左至右流过电机,从而驱动电机按特定方向转动(电机周围的箭头指示为顺时针方向)。

 

 
图4.13 H桥电路驱动电机顺时针转动


图4.14所示为另一对三极管Q2和Q3导通的情况,电流将从右至左流过电机。当三极管Q2和Q3导通时,电流将从右至左流过电机,从而驱动电机沿另一方向转动(电机周围的箭头表示为逆时针方向)。

 

 
图4.14 H桥驱动电机逆时针转动


 
二、使能控制和方向逻辑
   

驱动电机时,保证H桥上两个同侧的三极管不会同时导通非常重要。如果三极管Q1和Q2同时导通,那么电流就会从正极穿过两个三极管直接回到负极。此时,电路中除了三极管外没有其他任何负载,因此电路上的电流就可能达到最大值(该电流仅受电源性能限制),甚至烧坏三极管。基于上述原因,在实际驱动电路中通常要用硬件电路方便地控制三极管的开关。
   

图4.155 所示就是基于这种考虑的改进电路,它在基本H桥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4个与门和2个非门。4个与门同一个“使能”导通信号相接,这样,用这一个信号就能控制整个电路的开关。而2个非门通过提供一种方向输人,可以保证任何时候在H桥的同侧腿上都只有一个三极管能导通。(与本节前面的示意图一样,图4.15所示也不是一个完整的电路图,特别是图中与门和三极管直接连接是不能正常工作的。)

 

 

 
图4.15 具有使能控制和方向逻辑的H桥电路
   

采用以上方法,电机的运转就只需要用三个信号控制:两个方向信号和一个使能信号。如果DIR-L信号为0,DIR-R信号为1,并且使能信号是1,那么三极管Q1和Q4导通,电流从左至右流经电机(如图4.16所示);如果DIR-L信号变为1,而DIR-R信号变为0,那么Q2和Q3将导通,电流则反向流过电机。

 

 
图4.16 使能信号与方向信号的使用

   

实际使用的时候,用分立元件制作H桥是很麻烦的,好在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封装好的H桥集成电路,接上电源、电机和控制信号就可以使用了,在额定的电压和电流内使用非常方便可靠。比如常用的L293D、L298N、TA7257P、SN754410等。
 
附一张分立元件的H桥驱动电路:

 

<think>好的,用户想要查找电机反转电路图、设计图纸和原理。首先,我需要整理一下已有的引用内容,看看哪些信息可以直接帮助回答。 根据引用[2],电机反转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电源相序,而实现反转需要互锁控制,确保转和反转不会同时激活,避免短路。引用[4]提到三相异步电动机反转控制主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以及PLC控制的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这说明用户可能需要基础电路图和更高级的控制方法,比如PLC。 引用[3]中的电容电机反转原理是改变主绕组或副绕组的零火线位置,这可能适用于单相电机。而引用[5]提到了EPLAN的原理图和NPN限位开关的问题,这可能涉及到更复杂的自动控制设计,包括限位开关和延时启动,这可能对用户有帮助,但需要进一步解释。 用户可能需要区分三相电机和单相电机的不同电路设计。因此,在回答中应该分别说明这两种情况,并给出相应的原理图和解释。此外,互锁机制是关键,必须强调在电路中如何实现互锁,避免同时接通反转导致的短路。 引用[1]提到H桥功率驱动电路,这可能与直流电机反转有关,但用户的问题似乎更偏向交流电机。不过,H桥电路直流电机反转的常见方法,可能需要简要提及,以覆盖不同类型的电机。 接下来,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说明原理、基本电路图、设计要点,可能的应用场景以及相关引用。同时,生成相关问题时要考虑用户可能进一步询问的内容,比如三相和单相的区别、互锁的实现方式、PLC控制的应用等。 最后,检查所有LaTeX格式是否确,特别是行内公式和独立公式是否符合要求,但根据用户的问题,可能数学公式不多,更多是电路图描述。不过如果有涉及方程或变量,需要确使用$...$或$$...$$格式。例如,如果提到电压或电流公式,需要用LaTeX排版。 总结回答结构: 1. 反转原理(三相和单相) 2. 基本电路图描述(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3. 设计要点(互锁、保护措施) 4. 应用场景 5. 相关引用整合到各个部分 6. 生成相关问题,引导用户深入探讨 确保每个部分都参考了确的引用来源,并在末尾添加引用标识。同时,注意使用中文,保持回答的专业性和易读性。</think>### 电机反转电路设计原理与图纸说明 #### 1. **反转基本原理** 电机反转的核心是改变电源相序(三相电机)或绕组接线方向(单相电容电机)。 - **三相异步电机**:通过交换任意两相电源线改变旋转磁场方向,例如主电路中用两个接触器$KM1$(转)和$KM2$(反转)切换相序[^4]。 - **单相电容电机**:通过调换主绕组或副绕组的零火线位置实现转向变化(例如使用倒顺开关或双接触器)[^3]。 #### 2. **基础电路图示例** ##### (1) 三相电机反转电路电路包含两组反向并联的接触器触点($KM1$和$KM2$),切换时改变相序: $$ \text{转相序:L1-L2-L3 → U-V-W} $$ $$ \text{反转相序:L1-L2-L3 → W-V-U} $$ 控制电路需加入**互锁逻辑**(机械互锁或电气互锁),防止$KM1$和$KM2$同时吸合导致短路。 ##### (2) 单相电容电机反转电路 通过双刀双掷开关或两个接触器调整主绕组接线,典型电路如图: ``` 主绕组:A端接火线 → 转 主绕组:B端接火线 → 反转 副绕组与电容固定连接[^3] ``` #### 3. **设计要点** - **互锁机制**: - 电气互锁:在控制回路中,将$KM1$的常闭触点串联在$KM2$线圈回路中,反之亦然[^4]。 - 机械互锁:使用复合按钮,按下转按钮时自动断开反转回路[^2]。 - **保护措施**: - 添加热继电器(过载保护)和熔断器(短路保护)。 - PLC控制时需编写互锁梯形图程序(如引用[4]图3)。 #### 4. **应用场景** - 三相电机:起重机、传送带等需要双向运动的工业设备。 - 单相电机:家用电器(如洗衣机搅拌反转)、小型机械。 - 高级控制:结合编码器或限位开关实现自动反转(如引用[5]中提到的EPLAN设计)。 #### 5. **参考图纸来源** - 三相电机控制图:见引用[4]的图1(主电路)和图2(PLC接线)。 - 单相电机倒顺开关接线:参考引用[3]中电容电机原理说明。 - H桥驱动直流电机:引用[1]中提到的H桥功率电路可用于直流电机反转控制。 ---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