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发展史

Python由Guido van Rossum在1989年圣诞节期间创造,受到ABC语言影响,因喜剧《Monty Python's Flying Circus》得名。1991年第一个解释器面世,1994年1月发布1.0版,2000年10月推出支持Unicode的2.0版,2008年12月发布不兼容旧版本的3.0版。如今,Python已进入3.x时代,拥有活跃的社区和广泛的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Python之父,荷兰人Guido van Rossum。他于1982年从阿姆斯特丹大学取得了数学和计算机硕士学位。

20世纪80年代中期,Python之父Guido van Rossum还在CWI(数学和理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心,位于阿姆斯特丹)为ABC语言贡献代码。ABC语言是一个为编程初学者打造的研究项目。ABC语言给了Python之父Guido很大影响,Python从ABC语言中继承了很多东西:比如字符串、列表和字节数列都支持索引、切片排序和拼接操作。

在CWI工作了一段时间后,Guido构思了一门致力于解决问题的编程语言,他觉得现有的编程语言对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十分不友好。于是,1989年12月份,为了打发无聊的圣诞节假期,Guido开始写Python的第一个版本。值得一提的是Python这个名字的由来,Python有蟒蛇的意思,但Guido起这个名字完全和蟒蛇没有关系。当Guido在实现Python的时候,他还阅读了Monty Python's Flying Circus的剧本,这是来自一部来自20世纪70年代的BBC喜剧。Guido认为他需要一个简短、独特且略显神秘的名字,因此他决定将该语言称为Python。

1991年,Python的第一个解释器诞生了。他是由C语言实现的,有很多语法来自C,又受到了很多ABC语言的影响。有很多来自ABC语言的语法,知道今天还很有争议,强制缩进就是其中之一。要知道,大多数语言都是代码风格自由的,即:不在乎缩进有多少,写在哪一行,只要有必要的空格即可。而Python是必须要有缩进的,这也导致了很多其他语言的程序员开玩笑说“Python程序员必须会要用游标卡尺。”

Python1.0版本于1994年1月发布,这个版本的主要新功能是lambda, map, filter和re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