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决定使用Golang开发游戏服务器(参考这里),到服务器基本成型,经过了两个多礼拜的时间。这里记录一下感想和心得。具体Golang的使用经验将来有时间会再开篇文章来写。
两个礼拜的时间,完成了Golang的入门,服务器框架设计,功能的完整移植,从我个人角度来说,要给Golang和我自己100个赞。
最初我选定Golang就是考虑到它有以下优点;
1、静态编译型语言。这个是我最看重的,不选择skynet(c+lua)和KBEngine(c++ python)有很大一个原因是动态脚本语言维护逻辑复杂了维护起来非常困难。 静态语言基本编译通过后就没有太大问题了,剩下的就是思考不周导致的bug。
2、堪比python的开发效率。 不选java很大的一个原因是这个。 我不需要最优方案,也不需要最稳妥的方案,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方案。
3、并发模型,可以轻易利用起多核。 不选Node.js的原因是callback还没有真正完善的解决方案

本文分享了作者使用Golang开发手游服务器的经验和感想,强调了Golang的静态编译、高开发效率、并发模型、部署便利性以及对protobuf和mongoDB的支持等优点。尽管Golang在语法上存在一些不足,但其在解决网络大并发问题上的表现,以及结合静态语言和Python般开发效率的特点,使得这些不足变得可以接受。文章提到了入门Golang需要注意的包和GOPATH、指针和内存管理、Struct与interface{}等方面。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99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