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算方式的角度,看看互联网到底对实体商业做了什么?

直入正题。

没有互联网的时候生意是怎么做的?该怎么做怎么做!

日常用品,哪些品类是互联网创造出来的呢?几乎没有!

那么,互联网对商业到底做了什么?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

直到我又开始思考OLAP计算时空分布问题,

我可能找到了答案。


前提:脑子里的是知识,说话内容是信息,记录下来的是数据。


没有互联网(电商)时候的生意,是这样的: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或者去义乌这种地方,

找到需要产品品类,认可生产或者销售的联络人,

在之后的日子里,不断的与这个上游进行电话、短信、传真,

并在一定周期之后,进行账目核对与价格评估。

过程中,沟通方式和信息不对称造起的沟通深度限制,

产供销的品类的复杂度,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

所以,每年一到两次的展销会变得非常重要,

因为,广交会糖酒会能够大幅增加沟通的深度,

但是,因为整个信息的传递、保存、代际遗传,

是以口传心授方式进行的,是非数据化,非结构化的,

信息传递、留存、继承的手段不进化情况下,

整个经济的效能就不能进一步提升。

这其中,诞生了一个特殊行业,导购人,

在义乌等地,作为产供销各者之间的信息传递,

赚取信息流通阻碍造成的机会红利。


然后,互联网(电商)干了什么:

先不考虑信息化造成的产业布局变动和物流便利,

分析淘宝等电商网站的内容本质,可以粗暴总结为,

“商品详尽分类描述和交易记录”。

仅这两个环节,几乎就替代了前电商时代的,

“展会”、“导购人”、“信息继承”等环节,

而且,因为电商网站跟随业务快速进化,

实现几乎无死角的信息向数据的沉淀过程,

使得产供销各个环节的参与者,

都拥有了史无前例的业务控制力。


那么,“商品详尽分类描述和交易记录”是什么?

难道,电商时代不进行商品描述和过程记录么?

不对,前电商时代,也是进行这种行为的,

只不过,商品描述是在电话两端、传真纸上、短信内,

过程记录是在订单本子、财务账本、银行流水中,

虽然,沟通之前,会有纸质文案、报价单、样品册,

买卖进行中会有,周月季年的盘点和总结,

但是,与淘宝的广度、深度、频度相比,简陋至极。

那么,从这个视角来看,

电商平台内,售卖者将商品信息进行了预先整理,

各方交易者实时交易过程记录即,

前置了传统商业的产品描述数据化,

也实时反馈了交易结果数据。


以算法的角度描述为,

电商对传统商业进行了预计算和实时计算准备,

需要提前算好的东西,尽可能提前算好,

需要快速反馈的东西,储备算力实时响应。

总结为,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商业的计算模式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