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推出新举措 用以做大做强软件产业

南京市推出新举措 用以做大做强软件产业
发布时间:2007.07.06 10:24     来源:南京市科学技术局    作者:南京市科学技术局

近日,南京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南京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拟定的《南京市软件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实施意见(试行)》。从2007年起,南京市将在“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增设“软件企业上市培育资金”,凡在南京市行政区划内登记注册,符合相关条件并经认定的软件企业都可申请获得政府资金无偿资助,包括已按《公司法》规定,设立或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经申报、审定,列入上市重点培育计划的企业,每家资助30万元;已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制定出完整可行的发行上市方案,以及已提交发行上市申请、且被证监会正式受理,可分别获得80万元资助。已上市软件企业为拓展规模,对中小软件企业实现并购,将给予奖励性资助。列入培育计划的软件企业累计最高可获190万元的资助。《意见》中明确,将力争在3-5年时间内,培育20家软件企业进入上市准备阶段,10家软件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成功上市。近年来,南京软件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全市软件企业突破900家,软件收入超亿元企业达25家;10家软件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2006年一年就有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融电金融支付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业上市。(责任编辑:燕山)


南京软件业“第二军团”更待盛装突围


作者:李群出处:金陵了望
[ 2007-07-05 00:43 ]
摘要:

  2005年南京软件收入166.1亿元,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一。今年1-6月份,全市软件收入128.8亿元,同比增长59.2%。

  在南京800家软件企业里,拥有像南瑞集团、南瑞继保、熊猫电子、东大金智、联创科技等超亿元优秀软件企业,超10亿元的企业有2家,对南京软件产业拥有强大贡献份额的他们是南京软件企业中的"第一军团"。那些面广量大生生不息的新生企业是"第三军团"。而那些已经初步形成核心竞争力却又面临诸多发展瓶颈的中小企业则属于"第二军团",现在他们是南京软件企业的主体。

  可以说,南京软件业"第二军团"今天的成长状况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着未来南京软件业的发展后劲。聆听南京软件企业"第二军团"的声音,我们发现,南京打造中国软件名城已在高歌,但需要为猛进筹备的必要条件还有很多。

  未开先热的第二届"软博会"让所有人对南京软件业发展的关注度空前提升。南京软件业当下的氛围的确使任何身处其间的软件企业或者想进入这一行的人有太多血脉喷张的理由--

  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南京建成中国软件名城给予厚望;2005年南京软件收入166.1亿元,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一。今年1-6月份,全市软件收入 128.8亿元,同比增长59.2%;自主创新大会召开,《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南京市软件产业人才"十一五"规划》出台...... 这些无一不传递着南京软件产业迎来发展春天的讯息。

  在软件产业的高歌声中,我们一面为甲骨文、IBM 等软件巨头对南京的青睐而高兴,另一面也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南京本土软件企业。虽然南京已经拥有一批像南瑞集团、南瑞继保、熊猫电子、东大金智、联创科技等超亿元本地软件企业,但在南京800家软件企业里,超十亿元的企业只有2家,根据计划,到2010年要培育到10家。

  南京目前多数的软件企业是呈现散而不壮的特点,成长期的它们已经成功完成了原始积累,却又不得不面对在国际软件产业链中处于中下游的事实。

  在第二届"软博会"召开前夕,记者走近南京虽在成长中、却在行业内已有一定影响力的软件"第二军团"。研究这部分软件企业的成功之道与成长烦恼,会让南京更多的软件企业的经营者、政策和规划制订者们理性地看到,我们已经高歌,但需要为猛进筹备的必要条件还有很多。

  润和:一道本益比的数学题

  南京润和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简称润和软件)是一家中外合资的面向国际、国内专业从事大型应用系统软件开发的软件企业,也是南京规模和影响力都很大的实施软件外包业务的企业。

  润和的创业史故事性很强,但也无非是创业者把握机遇、卧薪尝胆、埋头苦干、苦尽甘来的过程。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在软件外包业务上取得一定成功的企业,润和自然有一定的"必杀技"。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常务副总裁兼技术总监姚宁说,与外国企业打交道,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良好的信誉,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记忆犹新的是2004年的9月份,一笔200万美金的单子。那是一项移动通讯项目,客户要求先去两个工程师,他隐瞒身份,递上普通"工程师"的名片亲自上阵。以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前期设计,客户很是满意。当对方得知姚宁原来是常务副总裁兼技术总监时,很是惊讶。被其诚意打动的客户在考察了公司后感慨地说,把项目交给他,他们放心。

  从公司成立至今,润和做到了100%的单子都让客户满意,即便中间有任何曲折,他们也宁愿自己承担损失,保证单子如期保质地完成。

  面对无比挑剔的国外公司,诚意只是润和的敲门砖。研究润和的客户不难发现,都是重量级的客户,其中包括日本著名的银行、证券公司、汽车制造商、连锁超市、图书馆、电子商务服务商等各种类型的日本企业客户,国内的客户则包括台湾统一企业集团、无锡通用电气医疗系统、南京菲尼克斯电气、韩国KEC电子、中国建设银行、南京市地税局等多家国际、国内著名企业、机关事业等单位。

  国际软件外包重要的特点是,一旦取得客户的信任,合作愉快,这种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便会长久地保持下去,并且,越做大公司的单子,就越有更多的大公司看中你。润和选择了重量级的国际企业为突破口,成功攻下,便能以点带面,源源不断地发掘新项目。

  "软件外包,是手段,不是目的。"这句话在中国从事外包业务的软件企业中流传很久。一方面把外包规模做大,另一方面把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吸纳到自主创新研发产品中来。形成相辅相承的良性发展态势。润和软件目前采取的就是两条腿走路的战略,用姚宁的话说就是"国际规模化,国内产品化"。根据润和软件的规划,2010年该公司的软件出口额将超过5000万美元,成为软件出口江苏前三强,全国前十强,国内产品销售额达1亿元。

  从企业发展规律来看,3000万元的年销售额标志这家企业站在了二次创业的起点上。这是一个很奇妙的关口,要么,越过去进入快速发展期,要么,就死在这条线上。而润和今年的销售额预计恰恰是3000万元。姚宁毫不避讳地说,公司也接过赔钱的单子,赔上几十万上百万的都有。因为研发成本的投入具有太多不确定因素,而结果却没有商量的余地,接了,就必须完成,赔钱也要完成。否则,信誉受损,一损俱损。而公司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接的单子相对较大,客户要求更高,所以,公司现在面临的考验就是管理规范化,核心问题就是在保证高品质的同时要对成本进行严格控制,才能赢得更大的市场。

  一道本益比的数学题摆在了润和面前。

  在软件外包企业中,流行一个说法--"一个单子拖垮一个企业"。我国管理方面的落后,在软件企业内部体现得尤其明显。国内多数软件企业长不大,甚至规模越大,利润越少,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内部管理粗放,价值链效率低,使得企业的生存基础非常脆弱。从研发角度看,软件开发的时间、成本、产品功能不可控;从实施环节看,项目进度缺少规划,进度与人员不可控;从质量管理角度看,补丁问题、返工问题众多、质量不可控,这些不可控就必然导致成本的不可控制、预算不可控制,赢利能力大大下降。

  世界500强中,大多数公司的人均产值都在100万美元左右;经济学上认为,员工工资,应该相当于公司营业额的10%左右,软件企业这个比例要大一些,基本上维持在18%左右。由此可见,润和将目光从单纯的业绩转向本益比,是其二次创业的必修课。经历了原始积累,企业内部必然存在人员、资源的冗余,及时亲抓实管,提高效率,将企业本益比提升到发展水平,是润和这类面临二次创业的软件企业顺利行进的必要条

  朗坤、力导:

  一条漫长的品牌塑造路

  南京朗坤软件公司可以说具备了南京软件产业发展中所高喊的所有要素:自主创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与传统产业紧密关联,贡献卓著;独辟蹊径,同质竞争相对少......

  朗坤是一家专做企业资产管理(EAM)软件的高科技企业,目前国内尚无竞争对手,世界范围内也只有四五家。运用朗坤软件,可以帮助资产密集型企业提高效益10%-20%,减低库存成本10%-25%,减少设备停机时间10%-20%。从1999年成立起的50万元自筹资金,到2005年7000多万元的资产总值,再到今年上半年9000余万元的销售订单,朗坤7年来持续保持100%的增长率。

  朗坤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准确判断了国内的庞大市场,勇敢地进入了EAM这个以技术、经验为门槛的传统外国软件领地,并且以电力行业为突破口,制订了更加贴近行业特色要求的EAM产品。使其成为国外同类管理软件的主要替代品,拥有国内发电企业2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

  力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是集电力系统自动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企业。电力自动化产业是南京有30多年发展史的强势产业,国电、南自、南瑞都是行业中在国内国际响当当的巨头。力导目前年销售额达到2亿元,客户有4700多家,它是如何在众多重量级竞争对手中赢得自己的空间的?公司的常务副总、总工程师聂炜称,力导就是鲇鱼,把南京电力自动化这池水搅得更活。一方面,南京在这个产业上的技术先进程度足以进入国际一流阵营,使得力导的起点很高,发展氛围也很活跃;另一方面大企业发展也有其自身不足之处,而力导这样相对体量较小的企业可以细分市场后与大企业形成优势互补。分析力导的客户群,主要分布在郊县及二三线城市的变电站等,并且在服务上也有一套相对更细致贴心的做法。此外,针对国内客户"一张光碟卖几十万几百万无法接受"的传统思维,力导采取了依附硬件的方式,投入生产线,使软件以硬件的外型出现,让客户更直观地感受到产品的价值。

  虽然朗坤与力导的产品路线各有不同,但它们发展到今天都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品牌化。朗坤的董事长武爱斌一直强调朗坤尚在成长中。他说,南京虽然拥有部分行业领军的龙头企业,但缺乏在全国有强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如金蝶、用友、华为等一样家喻户晓的知名软件品牌。以朗坤目前的体量,即便以100%的年增长率发展,规模依然有限。未来5-10年是企业资产管理软件发展的黄金之年,朗坤目前的竞争对手是国外如 SAP、MRO等软件巨头。虽然在技术和服务上,朗坤已经完全有与他们同台竞技的实力,但论起品牌效应,则处于明显劣势。武爱斌说,现在一些企业宁愿花 3000万买SAP的一套系统,也不愿意花300万买朗坤一套可以达到同样效果的系统。国内软件企业目前实施的本土化策略虽然有效,但国外企业也在加紧实施本土化战略,他们大量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就是例证。所以像朗坤这样已经具备技术竞争力的企业更应该加紧塑造品牌竞争力。这一点,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努力,也需要政府和国内的行业、企业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在国外,企业在硬件、软件和服务上的投入一般是1∶2∶3的比例,在国内这个数字就变成了3∶2∶1,软件的价值普遍被低估,甚至有人认为软件应该"免费",用户对软件的价值认识不高已成为公认的事实。国内客户在使用软件时常常附带一些不合理条件,比如长期的免费升级、维护,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在标书中明确注明软件应当免费赠送。品牌效应形成不了,软件价值也存在不被承认的困扰。聂炜说,现在企业每年光在维护销售出去的系统上就要花四五百万元,他们提供的是5年免费三包。而国外的软件商不仅以高于国内同类软件10倍价格卖系统给你,还要每年收取一定比例的维护费用。这就是品牌的力量。目前力导在考虑上市的事情,聂炜说:"上市不是为了资金,就是为了知名度。让大家知道力导,了解力导,信任力导。"而聂炜同时也说,想要达到那种理想的品牌效应,力导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没有个15到20年是出不来的!"

  联迪恒星:

  一份对应用人才的渴求心

  联迪恒星(南京)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更名前被称做南京日恒,它与南大富士通、润和并称南京软件外包的"三驾马车"。

  作为日恒集团的核心企业,联迪恒星的发展之路可以说是踏踏实实,波澜不惊。它自1991年以来,为国内政府信息化工程及位于中国经济前沿的企业提供一流的软件开发服务。2003年8月联迪恒星通过了软件能力成熟度CMM2级,并于2006年3月通过了CMMI-ML4级的国际认证。现在主要面向日本、欧美的国际软件应用系统开发、技术咨询业务以及面向中国的I系列软件产品的开发、销售、系统集成业务。

  众多软件企业选择在南京落户的首要原因就是南京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联迪恒星的副总黄万忠也不否认这一点,但他坦言,大多数来企业应聘的应届毕业生根本无法适应他们的岗位需求。由于他们业务中很大一块是面向日本的,所以对软件工程师的日语水平有一定要求。记者在联迪恒星的主页上看到:招聘计算机软件开发工程师10名,2年以上的开发经验,日语2级以上,具备相当的行业知识。黄万忠说,由于在南京招聘不到适合的应用人才,他们只能到东北招聘培训员工。此外,由于南京没有直飞东京的航班,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业务的发展。所以他们2004年在上海设立分公司,就是要利用上海的交通便利。

  不仅是联迪恒星,采访中所有的软件企业都表达了对应用型软件人才的需求,有的甚至说:"那些毕业生在高校里学的东西到了我们这里几乎没什么用,顶多是比普通人多懂点基础,很多都要从头学。"从南京目前的软件人才分布来说,整体结构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占多数,典型的"橄榄型"分布,很多软件从业者处于中等水平;而软件行业的人才结构更需要"金字塔型"分布,需要高级人才,也需要产业劳动大军,而这两方面的人才在南京却都严重匮乏。

  在员工数达到200人、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的时候,任正非发表了著名讲话--《华为的冬天》。他开篇明义地说:"华为的将来会怎么样?我告诉大家,华为会倒闭!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一天晚些到来。"正是由于华为始终强调一种危机意识,因此顺利度过了" 在家门口遇上国际竞争"的转型困境,击败了上海贝尔等诸多强劲对手,成就了华为今天。

  打造软件名城,关键在于南京软件企业的表现,每一个软件企业都应该如华为那般随时做好迎难而上的准备。必须正视的是,中国软件产业链不完善,这让国内企业特别是南京软件企业"第二军团"既要摆脱眼前同质化对手的紧逼,又要背负国外企业的强有力竞争,可谓步履维艰。而这又是软件企业"破蛹化蝶"所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政府出台的鼓励政策、规划的美好前景、打造的如"软博会"一般优质的交流平台、媒体的关注与铺天盖地的宣传......这一切,对南京的软件企业来说都是增添信心与勇气的盛装,而这盛装,不是华丽的舞裙,而是迎战的盔甲。清醒的危机意识、敏锐的市场判断力加上雄厚的技术实力,期待南京的软件勇士们盛装突围,凯旋而归。

南京:打造中国软件的“联合舰队”
本报实习生 韩义雷

  人言:北京有中关村,南京有珠江路。

  近年来,南京软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06年,软件收入达258亿元,连续保持50%以上的增长态势,占江苏软件产业半壁江山,其中软件出口3.8亿美元,增长80.95%。

  然而,南京人并不满足。

  “根据发展规划,2010年南京软件收入将达800亿元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软件名城’和全国重要的软件产业基地。”6月15日,第三届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南京市副市长许慧玲如是说。

  “不能只是热闹一场”

  目标:打造“中国软件名城”。

  措施:发展软件产品、软件技术、软件人才、软件投融资四大板块。

  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称,南京具备软件业发展的四大要素:科教实力强、人才素质好、城市环境优、社会安全度高。

  作为长江三角洲最具潜力的城市,南京连续15年GDP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形成电子、汽车等支柱产业,其科技教育总体实力居全国第三位,科技进步水平连续5年居江苏省首位。

  如何进一步引进技术、培养人才、招商引资?

  许慧玲说:“我们想到了软件产品博览会。”

  2005年和2006年,南京连续举办两届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成效显著。数据表明:第二届南京软博会筹备以来,共有202个软件项目落户南京,总投资56.9亿元。

  为建设软件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南京努力实施“五个加快”:

  加快软件产业发展环境的建设,在高标准拓展生产空间的同时,进一步研究做好配套环境,提供测试平台、优惠政策等政府公共服务;

  加快培育新兴企业,既要“铺天盖地”,还要“顶天立地”,要通过政策扶持,促进诞生新兴软件企业,争取到2010年使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超过10家;

  加快开拓国际市场,以此作为一个主战略,加快外包服务步伐,加快推行标准认证;

  加快引进和培育人才,力争每年培训4万名软件实用人才,从国外吸引更多的技术开发、营销管理、风险投资领军人才;

  加快宣传推介,打响软件名城的品牌,宣传名园、名企、名人,为软件业发展营造浓厚氛围。

  今年9月1日,第三届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将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本届软博会将以“服务外包和软件国际化”为主题,以“营造环境,推进项目”为主线,突出国际化、高层次的特色,展出面积约15000平方米,预设标准展位800个,其中20%%以上为国际软件企业展区。

  为满足不同参展商、参观者需求,此次南京软博会还将特设国际国内重点企业、国家软件创新基地、最新软件技术成果等展区。

  许慧玲说:“软博会要注重实效性,强调专业化,而不能只热闹一场。”

  “软件外包是一块奶酪”

  许慧玲说:“软件外包是一块奶酪。”

  今年1月10日,南京东郊徐庄软件基地,商务部授予的“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国际软件出口创新基地”揭牌仪式在此举行。

  由此,南京跻身全国11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行列。

    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坦言:“发展服务外包是南京经济转型的又一次重大机遇。”

  日前,印度第四大软件企业萨蒂扬宣布启动在印度境外最大的研发中心———位于南京软件园的萨蒂扬智能化全球交付园区。该园区占地108亩、拥有2500名软件工程师席位,将于1年后竣工。届时,萨蒂扬软件技术(南京)有限公司的软件外包年产值将超过两亿美元。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签约使作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的南京软件园在南京市软件产业的龙头地位更加牢固,其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将踏上与国际接轨的直通车。

  发展服务外包,优势何在?

  数据显示:江苏已成为世界闻名的IT制造高地和软件研发高地,世界500强有170家企业在江苏落户(根据2002年数据),其中75家落户南京。

  人才资源如何?

  南京每年向社会输送近10万名大学毕业生;新认定的12家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年培训人次超过1.8万;软件人才的本地就业率也在快速攀升;另外,该市现有软件企业900多家,软件从业人员5万人以上。

  全球软件产业外包峰会上,全球著名软件企业、专家将就外包发展进行演讲。目的是为我国软件产业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服务外包构建成果交易、招商引资、人才与智力交流三大平台。

  罗志军称,南京服务外包要实现“四个对接”:以软件产业打头的服务外包,要与科教优势资源相对接;通过生产基地产业链延伸,与优势产业软件研发相对接;与调整南京产业结构相对接;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相对接。

  “我们的目标是班加罗尔”

  “可知道南京广州路民防大厦?”一位刚刚从南京回北京的朋友问。

  “那里是一个南京高科技风险投资平台,云集了美国华平、美中创业、西班牙普凯等9个国家风险投资企业,活跃着一批风险投资经纪人。”

  在网上搜索后,得知:南京广州路民防大厦,2006年5月运行以来,已有1500多万美元风险资本注入中小科技企业和服务外包企业。

  新年伊始,罗志军抓的第一件事是为企业解决发展服务外包中的难题;开的第一个会是南京高新区和南京工业大学合作引进“三创”国际领军人才会;挂的第一个牌子是“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作为全国唯一由省市政府和信息产业部合作共建的“中国软件名城”城市,南京集聚了微软、甲骨文、摩托罗拉、西门子、爱立信、朗讯、三星以及华为、中兴、东软、明基、用友、金蝶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设立的研发中心或分支机构。

  资料显示:南京的电力自动化软件、电信管理软件、企业信息化软件在国内占有较高市场份额;其中,电力自动化软件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0%%以上。熊猫电子、联创科技、南瑞集团、南瑞继保、南大苏富特、金智科技等7家企业连续4年进入国家百强软件企业行列。8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两家企业进入全国软件出口20强,有25家企业软件收入超亿元,85家企业软件收入超千万元。

  如今,由江苏软件园、南京软件园以及玄武、鼓楼、雨花台、浦口、江宁等组成的“两园多基地”主体框架已经拉开,可用研发面积达到13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位于玄武区的南京软件园,是江苏省首家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目前正在建设中的二期服务外包基地规划总建筑面积达44万平方米,现已完成7万平方米主体建筑。

  一切在变,随需而生。在寸土寸金的南京主城区,变革悄然展开:其经济形态由传统商业向以服务外包为主要特色的新经济转型。

  一批开拓离岸外包市场的“联合舰队”应运而生:江苏省政府、高新区和省内一流软件外包公司共同发起“江苏省软件及现代服务外包接单中心”;南京联创科技、擎天科技、联迪恒星等骨干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组建“南京市软件出口联盟”。

  “我们的目标是中国的‘班加罗尔’。”许慧玲掷地有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