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

知道《奇特的一生》这本书的时候,是在《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看到的,而李笑来老师的这本书,是我本科时一位学长王世全介绍给我的。

最近打算重读《把时间当作朋友》,原因是笑来老师重新出了第三版,之前看的是第一版,其次是因为研究生这个阶段总结起来,发现自己利用时间的效率十分低效,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希望重读一下,获取一些方法论的指导。那我想,既然要重读《把》书,那就不如先从时间统计法的开山鼻祖的柳比歇夫先进行了解。

《奇特的一生》我是花了大概5天时间看完,书的体量不大,一般利用午休的半个小时进行阅读。

这本书说实话,写得很散,与其说是人物小传,不如说是介绍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及其一些轶事。先来简要介绍柳比歇夫的一生所做的所有工作:

他生前发表了70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在国外被广为翻译出版。、
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500多印张。500印张,相当于12500页的打字稿。…….
柳比歇夫的遗产包括几个部分:有著作,探讨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此外,他还写过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谈到他一生的各个阶段以及彼尔姆大学。。。
还包括每年几百封的回信,大部分回信可能就是一篇论文了。

在做出如此庞大的工作总量,我由衷的不得不佩服柳比歇夫涉猎的广泛,以及深入理解某门学科的态度。作者在书中把这样的成就归结为柳比歇夫“自创的”时间统计法。

从柳比歇夫26岁开始,他开始记录他的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所花费的时间,时间开销日记的格式是:日期+事件+花费时间,每天记录5-7行。如此往复,从不中断,直到他到82岁生命结束。有一个更重要的是,即使到了晚年,柳比歇夫工作效率依然很高,完成了不少著作。

从书中学到关于柳比歇夫学到的最重要的,我认为有两点:1、自省的力量。2、一生的目标

先说说自省的力量:单单统计自己时间花销这样的事情,好像每个人都可以做。但是统计这件事情,却是大部分人不能越过的一道门槛。为什么这么说,先来看看柳比歇夫是如何统计自己的时间。

整个一天的活动,直至看报,都经过分析,分门别类登记上。
怎么是“共计8小时35分”?从记录看,这仅仅是第一类工作时间的总数。其余经过计算的时间是第二类工作或其他。每天只合计第一类工作的时间,然后再把一个月的加起来,就拿这个1965年8月来说,第一类工作的总时间是136小时45分。其中有包括那些项目呢?
基本科研——59小时45分
分类昆虫学——20小时55分
附加工作——50小时25分
组织工作——5小时40分
合计——136小时45分
“基本科研”这59小时45分包括什么内容,用在什么上了?
1、分类工作——《分类法的逻辑》报告草稿——6小时25分
2、杂事——1小时0分
3、校对《达达派研究》——30分
4、数学——16小时40分
5、日常参考书:《里亚普诺夫》——55分
6、日常参考书:《生物学》——12小时0分
7、学术通信——11小时55分
8、学术札记——3小时
合计——59小时45分
我们还可以随便拿哪一项继续分析下去,就拿第六项吧——日常参考书:《生物学》——12小时。这12小时花在什么上面,一目了然,误差不超过1分钟。
1、陀布尔让斯基《人类的进化》,372页,看完(共16小时55分)——6小时45分
2、亚诺什*卡罗埃《动物有没有思想》,91页——2小时0分
3、….
合计——12小时55分
结算同时也是对计划的总结。一总结马上提出下个月的计划。
“如果认真办事,实际工作时间对预定工作时间的误差一般为10%。
1938年的年度总结中,柳比歇夫写道,第一类工作没有完成,差28%:”主要的原因是奥丽雅和瓦丽雅病了,结果同人们打交道多了。“

看到这里,反思一下自己,如果自己按照柳比歇夫这样的做法,我会觉得自己无地自容的。因为就在写这篇博客的同时,我看了10分钟微博,看了朋友圈,回复了一个同学的婚礼邀请,如果这些都记录在案,我看到自己这样,多羞愧啊,多痛苦啊。

如果自己跨过了这个门槛,那就真的很了不起,每一天,每个月,每一年都要面对自己浪费时间的事情,这样浪费时间的痛苦会时刻让一个人警惕,让一个人深刻的反思自己啊。

峰哥的博客也曾经提及了人容易遗忘,特别会选择性的遗忘令自己尴尬、痛苦的事情,简单的说就是人本身存在一种惰性,让你追求享乐,远离痛苦。如果用时间统计法的话,这样就可以让自己的浪费时间的事情在日记中无所遁形,从而每一天,每一个月,每一年都在反思和检讨自己啊。成为这样的人,即使没有多大成就,至起码在工作中是一个有效率和负责任的人啊。

再说说第二点,一生的目标。

1918年,柳比歇夫从部队复员回来,开始从事纯学术的工作。那会儿,他已经提出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
”要创立这样一种分类法,必须先找出某种类似的原子量;我想对没有直接功能作用的机体结构中的曲线进行数学研究,通过这个办法来找……这项工作在数学上看来困难极大……我起码要过5年,等数学基础打得好一些,那时候才能着手完成这项主要任务…….我立意要写一部数学生物学;一切企图把数学运用于生物学的尝试,都将包括于这部书中。“

在《20岁,光阴不再来》这本书中,也很重要的提出要在20-30岁这个阶段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我自己从来没想过,也不知道如何构造出一个自己的人生目标。。。伟大的人会有伟大的目标,像柳比歇夫这样的时间大师,从26岁就开始树立了人生目标了,尽管到临终的时候他只是完成他人生目标很小的一部分而已(这个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然后由于人生目标的不断鞭策,加上时间统计法的不断内省,取得了令人感叹的成绩,这样的人生真的很完美。

写到这里,关键很值得玩味的是(作者也提出了),柳比歇夫并不是一个天才,并没用一些天才科学家的神来之笔,而这套时间统计法恰恰是我们普通凡人可以力所能及的去实现并体验的。点就在这,自己可以通过时间统计来不断的鞭策和提高自己,让自己进步啊!

吹得再多,落实到位才是最重要的,愿我们都能成为时间的朋友。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