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简要介绍了近红外光谱仪常见类型和特点。本文中将介绍近红外光谱仪的原理,并简要介绍如何利用光学设计软件设计一个近红外光谱仪。
一、技术背景与设计目标
光谱是指将物体或物质所发出或吸收的光线按照频率或波长进行分解和分析的过程或结果。光谱分析是指通过对光谱进行测量、分析和解释,获得光谱信息中包含的物质化学性质的信息,来研究物体或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状态等方面的方法和技术。光谱分析和光谱成像技术采集的光谱和图像信息中包含着样品物质化学性质的信息,在光谱和图像信息与被测物质成分之间建立数学关联,可以获得被测样品的检测结果。
近红外光是一种位于可见光和中红外光之间的电磁波,是指波长范围在780~2526nm 之间的电磁辐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基于分子振动的非破坏性分析方法,通过测量样品在近红外区域的吸收光谱,并与已建立的光谱模型作对比,就可以获取样品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信息。
近红外光谱仪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光源、分光系统、样品室、探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对于近红外光谱仪的工作流程来说,分光是光学系统的核心,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分光,顾名思义就是将复色光中的不同波长的光各自分离开来,并将其投射向不同的方向,这样才能解析出复色光中的波长成分及对应强度。本文中介绍的近红外光谱仪采用反射式光栅为分光元件,提出设计指标如下:
表1 近红外光谱仪设计指标
二、光学系统方案与参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