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历史人物之「王阳明」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集思想家、哲学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他的心学思想对日本明治维新有深远影响,主张“知行合一”与“致良知”。他在军事、教育等领域都有显著成就,被誉为“圣人”,与孔子、孟子、朱熹齐名。其著作《传习录》传承了他的思想精华。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他集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于一身。
一生未尝败绩。是非常之人,有非常之事,立非常之功。
他的整套心学思想,成为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思想武器,推动日本走向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中。
“上马为将,下马为师,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不足以评价其一生。
其语录,被弟子记录成《传习录》(传不习乎);由于其对儒家文学的贡献,于明代万历十二年,从祀于孔庙的先儒之列。

四配(颜回、曾子、子思、孟子)、十二哲(11位孔子得意弟子+南宋朱熹)、先贤(孔子弟子+孟子3弟子):79人;先儒:77人

  • 怀胎14个月出生(王华–状元)
  • 五岁,还不会说话,受高僧授意,改名王守仁(王云)
  • 九岁,随父进京,诗赋传遍京城
  • 十二岁,立志于学(孔子,吾十有五而至于学)
  • 二十一岁,受程朱理学–“天下万事万物都蕴含着道理”的影响,格竹七日
    朱熹,著作《四书》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 二十八岁,考取进士–“世皆以不第为耻,我以不第动心为耻”
  • 三十五岁,因反对宦官刘瑾(八虎之乱,朱厚照),被贬至贵州龙场
  • 年近半年,临危受命 – 镇压民变,平宁王叛乱(八万对三十万),屡建奇功,后因功高遭忌,辞官回乡讲学
  • 五十五岁,得子
  • 五十六岁,再次出征两广;次年,病死归途,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千古绝句。

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孔孟朱王”,真正做到了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 立德:成为有德行的人;
  • 立功:对君王有贡献的人,对黎明百姓有贡献的人;
  • 立言:著书立说。

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学理论,更是影响着无数人,其被后人称为“圣人”(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

推荐:①《典籍里的中国》;② 度阴山《知行合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奋飛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