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人都已经看过哈利波特的一系列电影了,读原著呢?我倒是很乐意去品味书中那跳跃的文字,风趣的英式幽默,还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和电影那仅仅的表观视觉冲击相比,书籍更能交待哈利在霍格沃茨的一切,让我对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更加向往。
哈利波特系列一共有七本书,介绍了哈利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七年的不同凡响的经历。我很佩服这系列书的作者----J.K.罗琳。她活跃缜密的思维,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对魔法世界这一神奇国度的深度了解是让这套书成功风靡世界的原因。在整个系列的写作结构上,作者在每本书上都构想了一次极具挑战的大冒险,让哈利,罗恩,赫敏三人都在霍格沃茨有着与众不同的刺激经历。而且作者也充分的发挥了各个角色的不同性格,生动地描绘了学生在学校中的趣事,这样让我觉得他们三人其实又是和我一样的平凡,使得整个故事都显得那么自然,并没有半点的违和感。作者在不同的故事上安放了好几个不起眼的,却起着关键作用的线索,在最后一册中又把所有的线索囊括起来,来了一个大汇总,成为哈利三人打败伏地魔的关键。这样的巧妙构思让我赞叹!在整个系列的结尾,罗琳女士抛弃了原来那种写冒险故事的笔锋,把风雨过后的生活写的那么平淡,那也是,一切都归于安稳,魔法世界终于可以回归和平了。
哈利波特系列里的人物角色挺多的,各有各的特点,我对好几个角色都很喜欢,在这里我想特别举几个人物说说我自己的看法。首当其冲的是这一系列故事的主人翁----哈利.波特。我觉得罗琳女士写这本小说的时候,意在把不平凡的人平凡化。什么意思呢?在小说里面,哈利被塑造成一个救世主,起码在魔法世界的人眼中是这样的。伏地魔选中了仅为婴儿的哈利作为他的对手,而哈利却把他弄得不成人形,苟且偷生。魔法界的人把哈利当做神话,但事实上,哈利并不像神话。他的童年并不快乐,他依然会为作业犯愁,他并没有十分精通魔法,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荣誉的光环并没有给他的生活质量带来太大的帮助。他后来的成功并不是他的个人功劳,而是罗恩,赫敏及其他人的努力换来的。哈利本人并没有特别特别的厉害。我有一同学曾经问我,为什么作者不把哈利塑造成一个万般精通的能人异士?我倒觉得罗琳女士塑造的形象特别成功。在现实世界中,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所以没必要塑造出一个神让大家膜拜。反而哈里这个形象更能让人接受。更进一步说,哈利波特系列作为童话书进军儿童市场,罗琳女士给与了千万儿童一个如此现实的人物形象,,对他们的心智成长也是有所帮助的。让他们意识到,团队亲密无间的合作才能让事情完成得更完美。像哈利这一类的人物还有霍格沃茨的校长----阿不思.邓布利多,伟大的人背后还是有着悲痛的经历。
另一个我想说的人是斯内普.西弗勒斯。其实他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角色。在哈利系列的前六部中,斯内普都是以不讨喜的甚至是坏人这样一个身份出现,让我对他并不友好。但是在第七部,罗琳终于为斯内普教授平反了,原来他是浪子回头,是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人。为了爱情,他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暗中做线人;为了爱情,他愿意放下面子暗中保护死对头的儿子;即使这只是他单方面的一份爱情,不曾拥有过,他已是这样做了。在现实中,有多少爱情是金钱堆成的;有多少爱情是大难临头各自飞;有多少爱情是说说而已,已经没有人可以数的清楚了。忠贞的爱情,才是应该存在于生活中的。作者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想的呢?
我想,这套书值得我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书籍就是这样,温故而知新,多读书,多思考,才是一个年轻人所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