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IEC 9126 (1991年发布)是一个软件质量的评估标准,后来被最新的软件质量标准ISO/IEC 25010:2011(2011年发布)取代。
ISO/IEC 9126 软件质量模型
ISO9126包含了质量模型的六大特性和27个子特性:
ISO/IEC9126软件质量模型是一种评价软件质量的通用模型,包括3个层次:
- 质量特性
- 质量子特性
- 度量指标
六大特性如下:
-
功能性:指产品满足需求文档和相关标准的能力
- 适合性:软件产品为指定的任务和用户目标提供一组合适功能的能力。(1、软件提供了用户所需要的功能 2、软件提供的功能是用户所需要的)
- 准确性:软件提供给用户功能的精确度是否符合目标。(例如:运算结果的准确,数字发生偏差,多个0或少个0)
- 互操作性:软件与其它系统进行交互的能力。(例如:PC机中WORD和打印机完成打印互通;接口调用)
- 保密安全性:软件保护信息和数据的安全能力。(主要是权限和密码)
- 功能性的依从性:遵循相关标准(国际标准、国内标准、行业标准、企业内部规范)
-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 成熟性:软件产品为避免软件内部的错误扩散而导至系统失效的能力(主要是对内错误的隔离)
- 容错性:软件防止外部接口错误扩散而导致系统失效的能力(主要是对外错误的隔离)
- 易恢复性:系统失效后,重新恢复原有的功能和性能的能力。
- 可靠性的依从性:遵循相关标准。
-
易用性:在指定使用条件下,产品被理解、 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
- 易理解性:软件交互给用户的信息时,要清晰,准确,且要易懂,使用户能够快速理解软件。
- 易学性:软件使用户能学习其应用的能力。
- 易操作性:软件产品使用户能易于操作和控制它的能力。
- 易用性的依从性:遵循一定的标准。
-
效率性:在规定台条件下,相对于所用资源的数量,软件产品可提供适当性能的能力
- 时间特性:平均事务响应时间,吞吐率,TPS(每秒事务数)
- 资源利用性:CPU 内存 磁盘 IO 网络带宽 队列 共享内存
- 效率依从性:遵循一定的标准。
-
软件维护性:“四规”, 在规定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使用规定的工具或方法修复规定功能的能力
- 易分析性:软件提供辅助手段帮助开发人员定位缺陷产生的原因,判断出修改的地方。
- 易改变性:软件产品使得指定的修改容易实现的能力。(降低修复问题的成本)
- 稳定性:软件产品避免由于软件修改而造成意外结果的能力。
- 易测试性:软件提供辅助性手段帮助测试人员实现其测试意图。
- 维护性的依从性:遵循相关标准。
-
软件可移植性:从一种环境迁移到另一种环境的能力
- 适应性:软件产品无需作相应变动就能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 易安装性:尽可能少的提供选择,方便用户直接安装。
- 共存性:软件产品在公共环境中与其它软件分享公共资源共存的软件。
- 易替换性:软件产品在同样的环境下,替代另一个相同用途的软件产品的能力。
- 可移植性的依从性:遵循相关的标准。
ISO/IEC 25010
ISO25010有八个特性和31个子特性,比ISO9126多的两个主特性分别是兼容性(Compatibility)和安全性(Secu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