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罗辑早年是一名玩世不恭的青年学者,对学术研究不感兴趣。罗辑前去给杨冬扫墓时遇见叶文洁,受到关于宇宙社会学的启发。但这使他成为了地球三体组织(ETO)的暗杀目标,进而引起高层的关注,最后被选为第四位面壁者。罗辑不愿成为面壁者,拒绝不成便干脆利用面壁者的权力寻找“梦中情人”,与庄颜相恋并隐居生活。后庄颜及孩子被带走,他开始思考与叶文洁的谈话,最终推出黑暗森林法则,使三体世界妥协。此后,罗辑担任了62年执剑人,期间对三体文明保持很高的威慑度。随着时间流逝,罗辑在民众眼中成为了恐怖的独裁者,与新选举出的执剑人程心交接权力,然而程心威慑失败,人类失去对三体的威慑能力。三体文明将人类迁往澳大利亚时,罗辑成为抵抗组织的精神领袖。因“万有引力号”在太空启动引力波播报,三体和地球世界处于毁灭边缘,罗辑遂前往冥王星修建地球文明博物馆。 地球受到二向箔打击后,罗辑利用最高指令权让程心和艾AA成功逃离,自己则留在冥王星与太阳系一起二维化。
罗辑高中时期是叶文洁女儿杨冬的同学。 他同时具有天文学和社会学学位,曾在北京大学任社会 学教授,但没有责任心,在研究中投机取巧,哗众取宠。 后因和叶文洁在杨冬墓前的谈话招致ETO组织的暗杀,被选为面壁计划的第四位面壁人,由此开始其思考黑暗森林法则、与三体对抗的生涯。
罗辑作为小说人物几乎贯穿了《三体》的后两部。从《三体》故事情节设置上讲,罗辑跨越了从三体危机之初到太阳系被高级文明的“黑暗”打击摧毁四百多年的全部历史,因此,罗辑的人生历程其实不属于他个人,而更像人类四个多世纪的曲折历史进程的体现,是《三体》的科幻诗学的挽结与完成轴心。罗辑最终没有能够拯救人类,但罗辑他带给人类最多的生的希望、同时也看护着人类的死亡。罗辑不可能永生,但他已经功德圆满,他在死前称自己“什么都没有失去”。于是,由这个似乎总是不合“逻辑”、却又功德圆满的“罗辑”所延展开来的反讽诗学之鞭,千回百转、回环往复地抽打着人性的虚荣与骄傲。
在《三体·黑暗森林》中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交错延伸。与暗线的主角章北海相比,引领明线的罗辑起初浑浑噩噩、毫无担当。如此的双线设置意味深长,章北海是革命英雄的传人,他的人格从一开始就近于完成,他的信念清晰而坚定。和军人章北海相比,罗辑是现代社会日常生活中更为普遍的形象,他的成长故事更加真实可感。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罗辑,他们愤世嫉俗却又蝇营狗苟,徒有才智而无担当,在欲望和享乐的泥淖中永劫沉沦。《三体》中的罗辑和他们为同一类人,区别在于,罗辑为奇迹般地自我显现的荒诞存在所玉成,通过决断和担当成为守护人类的英雄,避免了在非本真的状态中碌碌一生。
英雄形象在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中经历了一个褪色、淡化,渐近虚无的过程,这对于刘慈欣而言是切身的文化语境。利用科幻小说这样一个超越现实、容许奇迹的文类,“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最后一处栖身之地”,刘慈欣让已经逝去的英雄和将会到来的英雄在一个不属于英雄的时代写下了英雄的赞美诗,让他们用决断向自己的人格授勋。
”你(罗辑)是我见过最冷静的人之一。”(史强)
“你(罗辑)作为一名学者是不合格的,你从事研究,既不是出于探索的欲望,也不是出于责任心和使命感,只是把它当做谋生的职业而已。这当然无可厚非,但你有很多与一名严肃和敬业的学者不相称的行为:你做研究的功利性很强,常常以投机取巧为手段,哗众取宠为目的,还有过贪污研究经费的行为;从人品方面看,你玩世不恭,没有责任心,对学者的使命感更是抱着一种嘲笑的态度……其实我们都清楚,对人类的命运你并不关心。”(联合国秘书长萨伊)
罗辑让程心想起了弗雷斯,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但都带来了公元世纪某种山一般强大的东西,让程心在这陌生的新纪元有一种依靠。还有维德,那个差点杀了她的像狼一般邪恶凶狠的公元男人,她对他既恨又怕,但在他身上,她居然也感到一种依靠,这感觉真的很奇怪。(程心)
在程心和AA眼中,罗辑也变了,当年那个威严的执剑人已经无影无踪。但她们不知道,现在的罗辑,其实就是四个世纪前成为面壁者之前的那个罗辑,那时的玩世不恭也像从冬眠中苏醒了,被岁月冲淡了一些,由更多的超然所填补。(程心与艾A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