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简介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来看看我们日常是怎么学习和进阶的。
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系统化的学习,不讲效用,
比如说学生,为了考分而学习,考完就完全忘掉了;
第二种是解决问题、追求结果式的学习,
比如电子系的学生从大二就开始学习编程、学电路,
然后参加比赛,甚至可以直接去企业做项目;
并不是说第一种方式不好。
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不可能去系统学习所有知识。
比如说 AI,你想让他提高你当下的工作的效率,帮助你做PPT,帮助你写内容。
其实你只需要找到对应实践类课程学习一下就可以快速上手解决问题。
如果说是要系统学习,
那你就要去了解 AI 的发展史、AI 的算法类型等等这些很枯燥的东西,
即便你花费很大的代价学完了,也未必能解决你面临的问题。
最后大脑只是多了一堆信息而已,
而且时间一长还会遗忘。
因为单纯的知识输入并不能对你的大脑编程,
并不能实现你行动上的改变,
最终也不能解决问题。
如何做?
真实情况是,你只需通过少量的实践性的知识输入,
快速行动,
从而实现对大脑的重新编程,
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一点就是常说的“知行合一”。
‘知’并不是对某种系统化知识的认知,也不是所谓的人生道理。
知是行为本身。
比如说你是学生,明天要参加期末考试。
你脑子里的碎碎念是:“好紧张,没复习好,考砸了拿不到学分怎么办。”
这个时候你的潜藏想法、也是你的真实想法是:
“我需要考及格拿到学分,但是我没复习好,需要做好准备。”
确定了真实想法,你就开始追随内心去做事,开始废寝忘食地去复习、去背题。
这就是知行合一。
虽然说你做到了知行合一,
但是你并不能改变自己的‘已知’。
就如上面的例子,你无论再怎么废寝忘食、再怎么吸收知识,你都无法改变‘已知’。
那怎么改变呢?
只能通过行。
继续考试的例子,
比如说你平常能控制自己每天多学两个小时,就不用临时抱佛脚了。
当你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你的知就发生了改变。
经过行动后你发现:“每天多学两个小时也很简单。”
这就实现了对大脑的重新编程。
通过行动改变思想,你想要变成什么人去行动就好了,
精于事情本身。
作者简介
卫朋,《硬件产品经理》作者,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受邀专栏作家,CSDN认证博客专家、嵌入式领域优质创作者,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专家博主。